学术投稿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张兴伟

关键词:老年胆囊炎, 胆石症,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胆囊炎胆结石症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胆囊炎结石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观察和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过相应手术治疗后,治疗效果为治愈、好转的人数依次为78例、36例,其余6例死亡,其中因心肌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均2例.结论:依据老年患者胆囊炎胆石症的实际情况及表现特点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手段,对于提升疗效,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肝宁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使用舒肝宁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进行研究,并将这例68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肝宁进行治疗.测定所有患者的胆红素含量和日均总胆红素下降量以及总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观察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是是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的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的日均总胆红素下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体内的血清总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要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舒肝宁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黄武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术中发生脑栓塞的患者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erans,ASO)是常见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三大并发症.[1] ASO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以心血管并发症居多.我科于2013年收治一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术中并发脑栓塞,现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4岁,因双下肢疼痛10余年,加重2月于2013年6月11日收治人院,医生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既往有高血压史、脑中风史、慢性支气管炎史4年.患者人科后神志清楚,精神较好,对答切题.于6月17日行下肢动脉造影.术中患者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伴恶心呕吐,立即终止手术,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后急行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死灶.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因考虑患者处于脑梗恢复期,手术风险大,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暂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于2013.9.7出院.

    作者:张晴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

    目的:对小儿腹泻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出现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补液以及相关的对症治疗.结果:本组患儿在接受系统治疗后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3~12天,平均住院时间7天.结论: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根据不同患儿的患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叮嘱家属积极预防腹泻的发生,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黄毓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种繁杂且十分重要的工作,护理人员必须要严密细致观察患者病情,主要探讨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我科颅脑手术后行脑室引流的病例30例,并配合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本组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27例,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无一例出现因引流管护理不当而致并发症,影响病情及预后.结论:引流管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贾建敏;戴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腹腔镜诊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相关因素,探讨腹腔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不孕症患者病例,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可达到开腹手术的相应诊疗效果而且具有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在常规运动、饮食控制、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比较治疗1周、2周、3周、4周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蛋白(mALB)、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护理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行为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对所有的观察指标(安全性、疗效)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所有计量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与治疗前比较,SBP、DBP、mALB、FBG、2hBG P均<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效果显著.在治疗中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通过护士的心理护理、健康行为指导,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下降,护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疗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具有取长补短、起效快、服用方便、治疗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作者:肖坤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73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7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心功能分级为Ⅰ级及Ⅱ级的比率较多,其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增强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进展

    目的:总结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近年来的护理进展.方法:通过回顾近几年的文献,分析与综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进展.结果:与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高,但预后良好,临床上加强护理在促进新生儿黄疸康复中其重要作用.

    作者:纪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没有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治疗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及进展

    目的:探讨并总结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文献,总结相关基础、专科理论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展望护理前景.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身心全面休息、营养支持、身体清洁卫生及健康宣教.结论:护理人员应当树立现代护理观,探索新型护理干预措施,重视社会精神干预,逐步完善专科护理体系,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目的.

    作者:刘友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静脉置管术在临床护理上的应用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以其优越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钢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操作技术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徐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2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肠造瘘口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术后肠造瘘口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老年低位直肠癌肠造瘘口患者进行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营养饮食护理,术后作好造瘘口并发症的护理,并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均获得根治性切除.有1例造瘘口局部坏疽,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造瘘口周围皮炎;2例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经扩肛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信心;术后加强吻合口的观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王丽霞;马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肛肠病无痛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对常见的肛肠病全程无痛手术治疗的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165例肛肠病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的情况来选择出对应的丙泊酚静脉全麻或重比重的布比卡因椎管内麻醉,效果仅局限在肛周,按照不同的病情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及手术后所给予的局部注射长效的止疼剂的治疗方法.结果:这些患者中其中有69例疗效比较显著,治疗有效的患者有81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5例.结论:采用无痛的治疗方法,进行确切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启君;刘侠;谢迪;韦富润;侯颖;唐庭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11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探讨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6例子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轻度及以下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中度及以上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其综合效价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华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会阴B超测量宫颈形态学指标对足月初产妇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预测研究

    目的:应用经会阴B超观察足月初产妇女在临产以前的宫颈形态学各项指标,通过详细的统计分析进行量化,根据足月初产妇女的实际情况,分析宫颈形态学指标与临产时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宫颈形态学指标对分娩方式的预测参考.方法:使用GE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主要是针对在我院检查分娩的9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进行经会阴B超检查[1].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以更加详细的检查,避免误诊发生.另外,我院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一方面是考虑到足月初产妇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检查的权威着想.结果:通过对90例足月分娩初产妇进行检查,综合计算以后,发现初产妇的平面分娩孕周在41.14±1.87周.且剖宫产的概率为35.5%,经会阴B超观察宫颈显示率达到了100%.显示会阴B超测量宫颈形态学指标的有效性较高,对足月初产妇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预测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结论:对于足月初产妇经会阴B超可以清晰的显示宫颈形态,利用超声诊断仪可以准确测量形态学,各项指标的统计具备较高权威性,日后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梅永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中医治疗湿疹,探讨湿疹在临床应用的研究探讨.方法:随即抽取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人,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西医西药的的治疗方法,同时对两组人员进行治疗,对照其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4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8例,病情好转8例,无效4例,有效治愈率为90%;对照组4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2例,病情好转8例,无效10例,有效治愈率为75%.结论:通过结果分析,在临床上使用中药治疗湿疹的方法比西药的治愈率高,而且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加以推广.

    作者:何向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 2014年2月间收治的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39例,分析患者的临症状与影像学资料,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基本痊愈25例,好转11例,2例患者的分流管发生阻塞,二次手术后好转,死亡1例.术后随访发现,患者基本已经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结论:脑积水为颅脑外伤的主要并发症,病情危重,临床中需及时发现并尽快给予对症处理,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分流手术.

    作者:刘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药物在使用中,虽剂量相同但也会在患者身上出现不良反应.而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中,使用正常的药剂量,但和治疗目无关的药物或者因药物相互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药物反应,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医院对患者临床用药时,需要全面的考虑,根据用药史,和病例对症下药,选择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在临床学中,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是对患者用药的前提,也是其核心.儿童的身体状况不比成人,抵抗药物治疗的能力相对较弱.一般这种情况是发生在不合理的使用药剂以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儿童更可能产生对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据统计,婴幼儿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概率约6%至7%之间.概率更高的是新生儿,可达25%.儿童使用药物的整个过程都会存在此问题,对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不易及时发现.

    作者:姚丽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焦化厂焦炉工人肺功能调查

    目的:了解焦炉工人肺功能情况,探讨焦炉逸散物对焦炉工人肺功能的影响,为职业卫生的评价和检测提供资料.方法:选取焦化厂中192名焦炉工人作为暴露组,120名非接触焦炉的工人作为对照组.对焦炉工人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肺功能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露组的咳嗽阳性率、咳痰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肺功能每分钟大呼气量(MVV)、用力呼气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中段呼气流速(MMEF)、大呼气流速(PEFR)、2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25)和各项肺功能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炉工人的肺功能比非焦炉工低.

    作者:何平中;何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