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泻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

黄毓海

关键词:小儿腹泻, 临床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出现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补液以及相关的对症治疗.结果:本组患儿在接受系统治疗后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3~12天,平均住院时间7天.结论: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根据不同患儿的患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叮嘱家属积极预防腹泻的发生,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条件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58例失败原因分析及策略

    急诊抢救室是危重患者初期获得生命再生的重要场所.为达到早期有效的循环血量,深静脉置管无疑是危重患者保持循环稳定的可靠方法.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由于患者体位好放置,定位明确,易固定,易护理,不影响患者颈部及四肢活动,更是深静脉置管中首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由于在急诊条件下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了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成功率.我们特此对急诊条件下紧急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作者:王瑞烈;赵代军;黄发贵;梁昌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为神经系统变性病症,十分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环境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负担.人们对PD的认识已有195年,近的30余年对PD的治疗手段的探索有了很大的进展.首选的诊治PD的手段为药物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严格遵循药物诊治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的操作.

    作者:黄宝群;龚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种繁杂且十分重要的工作,护理人员必须要严密细致观察患者病情,主要探讨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我科颅脑手术后行脑室引流的病例30例,并配合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本组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27例,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无一例出现因引流管护理不当而致并发症,影响病情及预后.结论:引流管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贾建敏;戴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0年9月~2012年12月间选取科室收治的274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相关的宫颈病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避孕措施、产次、接触性阴道出血等7个因素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将宫颈炎患者分入对照组,针对宫颈癌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宫颈肥大、多产历史、和较低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分别为7.773、12.012和5.892);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主要的保护因素有接触性阴道出血、分泌物异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1).结论:针对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较多,因,宫颈癌的防治,要重视建立宫颈癌发现系统,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加强人群的健康宣教工作,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有效控制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侯华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乳糖酸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在经过常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实验组患儿不理想,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9.55%,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45%,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糖酸阿奇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在药物动力学特性和抗菌作用方面由于其他药物的疗效,临床用量较小,患儿住院时间较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李贤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影响气胸发生率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影响气胸发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行CT导引穿刺活检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特点及医师穿刺活检的操作因素,分析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对气胸发生的影响.结果:影响气胸发生率的主要因素为穿刺路线经过人体肺部通气肺组织的长度、肺气肿发生情况及人体胸膜的穿刺次数.结论:医师必须在CT导引下选择佳穿刺点,注重进针路径的选择,尽量避免穿透胸膜及其他血管、肺大泡等部位,降低气胸发生率.

    作者:杨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留置导尿管导致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置留导尿管导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98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对导尿后1、5、10d的尿液进行细菌学检查并给予护理,分别比较男性与女性、60岁以上与59岁以下、感染前使用抗生素与没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感染率.结果:198例患者中,女性患者、60岁以上患者、感染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分别明显高于男性、59岁以下和59岁以下患者;导尿后尿液检查出的感染率10d>5d>1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留导尿管导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抗生素的应用及留置尿管的时间;临床上要针对发生泌尿道感染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几率.

    作者:王真真;任娟;郑会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 2014年3月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26例,并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等是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外,没有进行常规检查等造成的产后出血等能够提升发生率.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提升孕妇的保健意识,对健康知识进行系统的宣传,对高危产妇要实行提前入院待产,做好产前的保健工作、产程细致观察、产后严格护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

    作者:王若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概述肺癌是指因为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肺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男性发病率占癌症发病率的22%,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率的35%.女性发病率为9%,死亡率为17%.肺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远处转移)两类.常见的原发性癌症是鳞癌(40%-50%),腺癌(25%),小细胞未分化癌(20%-25%),大细胞未分化癌(15%).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并辅以放疗、化疗.1 护理措施1.1 遵医嘱人院后测量血气之后.每天或当临床症状改变时监测血气,观察P02的变化.氧分压(P02)指氧气对动脉产生的压力.P02降低提示存在低血氧.

    作者:苏红波;赵秀玲;张兰香;赵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精确性验证

    目的:验证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误差.方法:采用国产的体部定位框架,STAR-2000型三维TPS系统.定位时用魔十字加以联合体部定位框架同时定位,CT扫描结束时在肿瘤中心层利用激光灯标出体表标记并记录对应定位框架Z轴坐标,与魔十字定位和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比较,后用胶片照相法检验靶中心坐标的误差.结果: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误差有时达10mm,魔十字定位误差在2-4mm,CT扫描激光灯标出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经胶片照相法检验误差在2mm..联合定位误差一般在2mm内,可省去胶片验证.结论:立体定向框架定位时因多种原因影响,需与CT扫描激光灯标出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比较和校正.

    作者:尹忠文;张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改进后的护理流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应用改进护理流程后,研究组下肢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健侧下肢周径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肌肉萎缩和肢体僵硬情况.

    作者:王林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安全管理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安全使用翻身床的相关方法,降低护理差错及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制定系统的翻身程序、常见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方案等对翻身床的使用进行安全管理.结果:翻身床使用安全管理实施后,近两年来,10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使用翻身床的过程中均为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结论:制定系统的翻身床翻身程序和应对常见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可有提高翻身床的使用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伍美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人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不同手术人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8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据住院尾号的单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4例,B组患者采用双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A组患者采用单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预后质量.结果:A组患者的良好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单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症为主的代谢性病症,长期的高血糖病症很容易引起内分泌的紊乱,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则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也是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此病发病较为隐匿,容易导致肾功能不全,使尿毒症进行性加重.患有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治疗比非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生存率低,如何治疗及护理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BCT在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CBCT在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4例阻生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CBCT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曲面断层片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确定去骨部位、是否需分根及拔牙通道和脱位方向等判断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是否需否劈/截冠的判断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在阻生牙拔除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为手术提供充分的三维影像信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军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80例确诊为CAP、84例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达到SIRS水平,采取免疫荧光法对CAP与肺结核患者的PCT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应比较,通过绘制ROC曲线,按曲线下的面积评价PCT对CAP以及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过临床各项指标检测,研究结果表明CAP患者的PCT水平明显要比肺结核患者的PCT水平高,P<0.05,通过对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CT在肺结核病人痰涂阳和痰涂阴两组中的差异并不明显.绘制ROC曲线之后,曲线下面积为0.923,95%可信度为(0.844,1.000),在0.20mg/ml的临界值时,其灵敏度是85%、特异度是86%.结论:在0.20mg/ml的临界值时,降钙素原对于达到SIRS水平的CAP与肺结核患者具有极好的诊断价值.但PCT对肺结核痰涂阳与涂阴者没有诊断价值.

    作者:王俞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 2013年12月之间,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终止12 16周妊娠的240例妇女,对妊娠妇女的流产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240例妊娠妇女中,11例妊娠妇女药物流产失败,21例妊娠妇女在使用米非司酮后,就出现宫缩,并排出妊娠物.剩余215例妊娠妇女在使用2 5次的米索前列醇才将妊娠物排出.结论: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在终止12 16周妊娠中的使用,不仅彻底清除孕妇子宫中的妊娠物,有效降低了妊娠妇女所要承担的痛苦,而且还减少了孕妇子宫内膜受到的损伤,降低了清宫术的重复性,大大降低了孕妇流产的风险与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万庭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发生的手术室安全方面的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出安全方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寻求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近3年内发生手术室安全护理不良事件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主要原因,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全部12例患者中,发生手术中压疮的患者4例,术中管道脱落、折叠等事件5例,院内感染2例,皮肤灼伤1例.归结原因为:1、制度、规定的不完善,责任到人分工不明确;2、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够强,技术掌握不到位;3、操作不够规范.结论:根据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我院情况的具体措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增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提高专业水平,严格操作规范,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方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姜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氧雾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氧雾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儿均为1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消炎、止咳、化痰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消炎、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肝素等氧雾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体征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67%,实验组患儿在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提高(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2.63±1.52)天,对照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4.91±1.35)天,实验组患儿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3.63±0.91)天,对照组患儿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7.12±1.87)天,实验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显著缩短(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氧雾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许越琳;王庆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