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泻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

黄毓海

关键词:小儿腹泻, 临床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出现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补液以及相关的对症治疗.结果:本组患儿在接受系统治疗后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3~12天,平均住院时间7天.结论: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根据不同患儿的患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叮嘱家属积极预防腹泻的发生,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现状与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LCBDE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理想等优点,而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部外周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1 手的感觉是十分精细而复杂的手的正常感觉功能使人得以用手操作物品和体验各种物品的品质,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刺激.人的手一旦失去了正常的神经支配,就如同废手一般,因此必须尽大可能帮助外周神经损伤患者恢复功能.2 正中神经起源于臂丛神经内、外束主要分支支配的肌肉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旋前方肌,部分大鱼际肌及第一、第二蚓状肌.皮肤感觉方面,正中神经分布到桡侧三个半手指的皮肤.食指、中指、中节与远节为其单一神经分布区.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联合红外线治疗面瘫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红外线治疗面瘫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面瘫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红外线照射治疗,实验组同时辅以针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红外线用于治疗面瘫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俞乔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化湿活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化湿活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 2013年6月14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化湿活血方煎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予以苯溴马隆片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与对照组88.6%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化湿活血方在高尿酸血症治疗过程总,可以降低血尿酸,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钟金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CRP、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APACHEII评分、CTS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短期临床疗效好.

    作者:白士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肠胃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特点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肠胃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 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中的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多潘立酮和胰酶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的症状在短时间内消失,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中的治疗有效率是70%,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对患儿使用多潘立酮和胰酶散,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治疗患儿的症状,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永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固精缩尿金樱子

    相传,有兄弟三人都成家立业了,兄弟妯娌之间倒也和睦团结.美中不足的是,兄弟三人中,老大老二虽然娶了妻却没生子,只有老三生了一个儿子.那个时代的人,把传宗接代看作是人生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一家三房个个都把老三的儿子当成掌上明珠.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掌上明珠在全家人的呵护之下也长大了.长得还不错,四方大脸,浓眉大眼,憨憨实实的一个小伙子.老哥仨急着给孩子说媳妇了.可是媒人请了一个又一个,谁也说不成这门亲.原来左邻右舍都知道,小伙子虽然样样都好,就是有个见不得人的病:尿炕.谁家姑娘都不愿意嫁个尿炕的丈夫.老哥仨商量了半天,别无他法,先给孩子治病吧.全家人到处寻药问医,郎中请了一个又一个,药吃了一剂又一剂,却总不见效.全家人天天唉声叹气地愁死了.

    作者:任旻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除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外,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方法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医患的原因,并形成有效的方法措施运用.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中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用人性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为孕产妇提供优质的服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并减少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风险[1-2].结论:使用优质服务在妇产科中的运用,并针对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很好的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焕琴;冀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五常法在肝胆科的应用

    目的:营造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先试点,再全面推广.科室以QC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遵循PDCA循环法.先进行全科培训,再对本病区的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五常法.结果:病区环境管理规范,所有的物品合理配置,分类、定点放置,标签清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各种资源浪费,降低了办公成本.结论:五常法是有效、科学的现场环境管理方法.

    作者:梁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现状及要解决的问题

    急诊科是每个医院重要的一环,它处在抢救重、急、危患者的第一线.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重大事故,都要求当地急诊科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抢救病人的生命.因此,建立一套高效科学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保证公民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乡村医疗设备差距大.县级医院因为受地理条件、经济因素、人才流失等因素的影响,医疗水平难以和市级省级医院相比.而农村人口基数大,安全防患意识弱,县级医院急诊救治任务繁重.加强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改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作者:罗允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牙体治疗中根管预备器械折断的因素分析及处理

    在根管治疗中,使用拔髓针、根管锉、光滑髓针等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时,器械折断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在完善根管治疗术的同时,减少或避免器械折断的问题是每一个牙科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生的器械折断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如何防止器械折断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作者:陈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从2011年2月 2013年10月进入我院感染科诊断治疗的300例感染患者,对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式分析.将300例患者随机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150人,一组进行微生物检测之后的有针对性的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另一组没有进行微生物检测,凭借医生经验直接用药的治疗,设定为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150例患者的感染控制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感染控制效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150例患者患有重度感染与中度感染的比例要明显比对照组少,可见微生物检验可以充分确定感染的病因,对于感染控制具有实际意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两组对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应用于医院感染的临床控制,对患者病原菌的监测和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都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微生物检验可以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使临床的治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微生物检验在医院临床的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叶正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运用手术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手术疗法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自2007年5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保守治疗组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抗炎等传统疗法,手术治疗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方法.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追访,系统统计疾病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后对数据进行汇总.结果:比较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手术疗法对粘连性小肠梗阻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杨森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髌骨骨折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确保手术的成功.方法:针对36例髌骨骨折患者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计划,根据手术的护理要点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38例髌骨骨折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系统科学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孟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诱导麻醉前及麻醉后6小时、12小时的认知功能MMSE(简易精神状况检测法)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24小时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麻醉24小时时,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硬膜外麻醉显著.

    作者:周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江阴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现状初探

    目的:提高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效果.方法:总结近5年的培训现状、效果和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提出改进建议.结果:培训效果显著,近5年共培训123090人,考核合格的共122550人,培训合格率为99.56%.结论:建议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实际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多元化,改进考核方式.

    作者:徐洁;杨君;韦志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初探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儿童保健中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 2013年7月期间进行保健的儿童30例与常规保健管理的儿童3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应用早期发展促进技术保健的观察组儿童和采用常规系统保健管理的对照组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和发育商的情况.结果:应用早期发展促进技术保健的观察组儿童在智力指数、社会适应性、个人社交、大运动等心理发育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保健管理的对照组儿童,发育商(DQ)整体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可有效促进儿童的DQ发育,对儿童的保健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和宣传.

    作者:卿赤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及管理

    目的:分析我院ICU护士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探讨提高洗手依从性的对策.方法:每周定期感染知识的考核和科内主班护士每日暗中观察两种方法.结果:护士洗手依从性由78%提高至91%.结论:暗中观察可有效提高护士洗手依从率.

    作者:支旭;马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 2013年3月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在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在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8周制定为一个疗程,两组在经过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对治疗效果的对比观察能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为61%,总有效率为84%,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73%,97%.(P<0.05).两组中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秋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