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分析

王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护理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症为主的代谢性病症,长期的高血糖病症很容易引起内分泌的紊乱,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则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也是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此病发病较为隐匿,容易导致肾功能不全,使尿毒症进行性加重.患有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治疗比非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生存率低,如何治疗及护理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对小儿肺炎的病状体征进行分析,并合理运用中西药相结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结果:给予抗炎、抗病毒、平喘及吸氧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成药(小儿肺咳颗粒、小儿热速清颗粒等)加减运用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论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并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方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压氧在腕管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腕管综合症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腕管综合症患者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19例,占27.94%,好转45例,占66.18%,无效4例.结论:腕管综合症患者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王海云;李长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胃镜空肠置管全肠道营养在胃癌术后胃瘫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空肠经胃镜置管行肠道营养对胃癌术后胃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行胃镜空肠置管给予全肠道营养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肠外营养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免疫功能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全肠道营养治疗前后在体重、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后在相关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肠经胃镜置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胃瘫,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其免疫能力,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在后期临床胃瘫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梅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分泌型中耳炎的保守治疗方法及分析

    目的:对分泌型中耳炎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3年9月本院接诊的11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患者给予鼓室内注射氨溴索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平均语频气导听阈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显著优于对照组77.2%,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听阈值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型中耳炎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听力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临床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维护与增进人们健康水平,使病人尽可能恢复正常躯体心理与社会功能.护士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取得病人的合作,以便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各种治疗计划,并及时了解与解决病人的心理反应,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检查方面各有优缺点,两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 2009年10月100例妇产科患者做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和经腹部超声检查(TAS),后将结果对比分析.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相辅相成,同时应用,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董丽秋;李俊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细胞病理学样本组织学分类及分子病理学检测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病理学样本组织学分类及分子病理学检测.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 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患者乳腺癌中的PR、ER、PPARγ、PTEN、Her-2蛋白的表达,分析乳腺癌中PPARγ、PTEN蛋白的表达和患者PR、ER、以及Her 2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患者乳腺癌中PPARγ、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3.8%、68.5%,PPARγ阳性表达占核膜的87.4%;PTEN阳性表达在细胞核中占72.91%,在胞浆中占27.13%.有关分析表示PPARγ与PR、ER、Her-2蛋白表达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PTEN与PR、ER、Her 2以及PPARγ蛋白表达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 PPARγ与PTEN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4.07%,48.94%,阴性表达转移率分别为43.73%,46.11%.结论:PPARγ、PTEN蛋白可以单独作为乳腺癌预后的标志物,为生物治疗乳腺癌及临床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应康;田培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留置导尿管导致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置留导尿管导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98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对导尿后1、5、10d的尿液进行细菌学检查并给予护理,分别比较男性与女性、60岁以上与59岁以下、感染前使用抗生素与没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感染率.结果:198例患者中,女性患者、60岁以上患者、感染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分别明显高于男性、59岁以下和59岁以下患者;导尿后尿液检查出的感染率10d>5d>1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留导尿管导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抗生素的应用及留置尿管的时间;临床上要针对发生泌尿道感染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几率.

    作者:王真真;任娟;郑会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体会.方法:对12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采取一系列舒适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通气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卖施舒适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宋磊;洪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胆囊炎胆结石症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胆囊炎结石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观察和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过相应手术治疗后,治疗效果为治愈、好转的人数依次为78例、36例,其余6例死亡,其中因心肌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均2例.结论:依据老年患者胆囊炎胆石症的实际情况及表现特点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手段,对于提升疗效,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兴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腹泻患儿96例,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取设计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两组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腹泻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

    作者:毛恩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措施,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73.53%(50例)患者的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26.47%(18例)患者血糖未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低血糖情况,无死亡、皮肤感染及压疮的患者.结论:有效的护理对策及健康教育,不仅很好的控制了血糖情况,加强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同时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仝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概述肺癌是指因为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肺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男性发病率占癌症发病率的22%,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率的35%.女性发病率为9%,死亡率为17%.肺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远处转移)两类.常见的原发性癌症是鳞癌(40%-50%),腺癌(25%),小细胞未分化癌(20%-25%),大细胞未分化癌(15%).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并辅以放疗、化疗.1 护理措施1.1 遵医嘱人院后测量血气之后.每天或当临床症状改变时监测血气,观察P02的变化.氧分压(P02)指氧气对动脉产生的压力.P02降低提示存在低血氧.

    作者:苏红波;赵秀玲;张兰香;赵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价值

    目的:对骨髓铁染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及继发性贫血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 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贫血症患者(包括5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8例继发性贫血患者),取患者的骨髓进行细胞内、外铁含量的检测,即对骨髓样本进行染色处理,并在显微镜下行铁检测.结果:无论在缺铁性贫血还是继发性贫血患者的细胞中均可观测到铁含量显著减少的情况,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缺铁性贫血患者细胞外铁含量降低,而继发性贫血患者细胞外铁含量有所增加;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临床诊断与判别贫血患者的贫血性方面(缺铁性贫血、继发性贫血)而言,骨髓铁染色十分简便、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成刚;杨会;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查法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123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高敏C反应蛋白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分别比较单纯高敏C反应蛋白检查、单纯血常规检查和联合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高敏C反应蛋白检查法确诊率为54.47%,单纯血常规检查法确诊率为52.02%,联合检查法的确诊率为74.80%,联合检查法的确诊率明显优于单纯高敏C反应蛋白检查和单纯血常规检查,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方法可有效的提高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对于患儿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碧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枝特区农村学校环境卫生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学校供水、学校环境卫生、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掌握相关卫生需求.方法:对学校供水、环境卫生进行现场调查、对学生相关健康知识进行问卷调查,采取10所学校所供水水质进行检验和每所学校采取50名学生大便进行肠道寄生虫检验.结果:农村学校环境卫生较差,多数学校无供水设备,学生蛔虫感染率高.结论:加强学校卫生管理,预防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和改善肾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C组),每组30例.三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口服厄贝沙坦,其中B组加前列地尔治疗,C组在前列地尔基础上加银杏叶片治疗,共28天,均测定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通过显效、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结果:三组24h尿总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C组明显优于B和A组.B、C组治疗后肌酐均有明显下降(P<0.05),C组下降更明显(P<0.05),三组未出现干咳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能更有效地改善肾功、降低蛋白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卞晓璐;杨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双段骨折

    目的:总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双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2013年间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双段骨折63例.结果:1例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换成外支架后3个月感染得到控制,15个月骨折愈合.7例远端骨折处8个月仍无生长迹象,二期予以自体髂骨植骨处理后12个月骨折愈合.11例远端骨折处在术后3~4个月未见骨痂生长,予以拔除近端锁钉动力化处理后12个月骨折愈合.42例患者术后16~24个月骨折愈合.3例患者失访.结论:交锁髓内钉是胫骨干双段骨折为适合的固定方式,预见性植骨可提高远端骨折处端愈合率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适时动力化处理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严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谈谈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

    本文结合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出运用西医知识理解中医,采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江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 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中医药内服外敷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8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愈35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7.5%.治疗后VAS评分明显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方法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较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吴永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