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莉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为源于支气管黏膜和细支气管肺泡的恶性肿瘤.它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肺癌120万例,每30秒钟就有1人死于肺癌.我国肿瘤登记中心2012年《肿瘤登记年报》[1]数据显示,国内肺癌发病率为53.57/10万,死亡率为45.57/10万,占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例分别为18.74%和25.24%,均排名第一.目前该病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及中医药治疗等措施,其中中医药疗法是我国肺癌治疗的特色.本文就近年来单纯中医药治疗及中医药配合西医疗法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肺癌属中医“咳嗽”、“肺积”、“息贲”、“胸痛”等范畴.现代医家普遍认为肺癌的本质是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肺癌的主要病因病机,贯穿于肺癌发病的始终.阳虚是肺癌正虚的关键,又直接与邪实的产生和发展有关.痰瘀毒结是肺癌的主要病理表现,又是导致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的致病因素.阮广欣等[2]认为肺癌是由于或邪毒内侵、或痰湿内聚、或正虚邪恋,而使肺络受阻,气机不畅,肺气宣降失司而发病.贾英杰[3]认为癌毒瘀血裹结是病机的关键,应该从毒疮的角度认识肺癌.肺癌病位虽在肺,但与肾、脾、肝、心密切相关,以肺、肾、心、脾、肝虚损为本.庞德湘[4]认为肺癌涉及心、肝、脾、肾及大肠.朴炳奎[6]认为肺癌不离肺脾,以肾为根.周林水等[5]运用《脾胃论》中有关阴火产生的机制,解释肺癌化疗患者毒副反应的病机.
作者:刘匡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HPV感染CIN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方法: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患者且合并高危型HPV阳性者3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INⅠ的患者合并高危HPV感染者266例,研究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1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共130例;CIN Ⅰ-Ⅱ、CINⅡ合并高危HPV感染者130例,研究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6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共64例,治疗3个月后对所有病例进行追踪复查,对复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TCT和HPV检测结果统计,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组针对无论是CINⅠ还是CINⅠ Ⅱ、CINⅡ患者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纯微波治疗组.结论:微波联用干扰素治疗宫颈癌前病变,能加速创面结痂形成、脱落,促进炎症等损伤粘膜和脱痂后创面的更新与修复,提高免疫力提高清除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既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又可减少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防治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尔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6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治疗常规护理措施,在A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B组患者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等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DS、SAS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B组得分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0.3%,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4%.两组对比,B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邓粤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使用舒肝宁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进行研究,并将这例68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肝宁进行治疗.测定所有患者的胆红素含量和日均总胆红素下降量以及总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观察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是是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的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的日均总胆红素下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体内的血清总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要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舒肝宁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黄武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医院护理模式亟待改革,新的护理模式对于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加强护理管理,建立健全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制度,保障护理管理的质量对于临床护理治疗的提高,有效的推进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管理工作,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就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熊学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昏迷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高级神经中枢结构与功能活动受损所引起的严重意识障碍.它不仅见于神经系统的许多病因,也可由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及中毒等因素造成.由于昏迷病因复杂,且常造成严重残疾或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昏迷患者给予及时准确的诊断以及正确抢救措施至关重要.本人根据多年临床工作,总结出典型病例,浅谈昏迷的诊治体会.
作者:周云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5岁.主因肛周反复溢脓35年加重6月余,入院诊断为化脓性汗腺炎.观其精神状况良好,查视诊:肛门位置正常,闭合欠佳,左侧臀部及肛周肤色呈黑褐色,截石位1、3、5点见一长约5 10cm不等手术瘢痕,截石位3、6点肛门口可见粉红色肉芽样肿瘤组织增生,截石位1、2、3点距肛门口约3cm处各有一破溃口,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截石位5点距肛门约8.0cm处可见一圆形硬币样溃疡,见脓血性分泌物及坏死脱落组织排出.指诊:肛门括约肌功能差,左侧臀部皮肤质硬,呈龟壳样,未及占位,指套血染.由于肛周皮肤长期受慢性炎性刺激,形成肉芽肿性变,取部分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示高分化粘液腺癌,由于患者体质较弱,病情重,病变侵犯范围较广,出现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给予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为主,肛门局部给予2.5%5-FU纱条瘘道填塞引流,局部杀灭肿瘤细胞,机体状况好转给予化疗.
作者:王爱武;海燕;胡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阳化水汤用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患舒张性心力衰竭症的80例患者为对象,行常规治疗加温阳化水汤联合治疗,为观察组;另选80例同期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有效,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80例患者中5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2.5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师依照舒张性心力衰竭症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自拟温阳化水汤,与常规治疗方案配合,为患者施治,具有更高疗效.
作者:孙江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产妇阴道分娩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曾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孕妇120例,这些孕妇根据其出血情况共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孕妇出血,作为观察组,另外一组孕妇未出血,将其作为对照组,利用容积法对产妇非产后出血量进行测算,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收集所有产妇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另外也有很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分娩次数、方法以及新生儿体重与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影响产妇阴道分娩产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在临床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产妇产后出血进行预防,从而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的质量.
作者:董力;刘丽;高燕;李玲;杨够美;董建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产科特色的临床支持和个性化服务.方法:对2011年1~12月1520个住院分娩的产妇母婴床旁护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婴床旁护理使产妇及家属在住院期间获得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提高育儿信心,护士的满意度达到99%.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实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的各层次需要,促进产后母婴亲情,和谐了护患关系,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认同与好评.
作者:白昊;田叶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瘢痕子宫形成的常见原因是剖宫产手术,其次为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子宫畸形矫治术后等.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术后再次妊娠而导致瘢痕子宫妊娠的几率也在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但是目前50%左右的剖宫产率使得瘢痕子宫妊娠率不断上升.超声具有无创、实时、经济、可重复检查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成为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1 一般资料本文对我院从2011 2013年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3例瘢痕子宫妊娠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年龄25 40岁,平均年龄为29.5岁,均有剖宫产手术史,停经40-61天,12例有阴道流血,HCG高达8000U/L,其中,误诊2例,一例是难免流产,一例是不全流产.其中8例在超声引导下做了人流术,4例保守治疗,6例转院到上级医院(随访到终结果),3例没追踪到结果.
作者:宋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六味地黄汤(丸)原是宋代钱乙根据《金匮要略》中,金匮肾气丸化裁而得.由熟地黄24g,山萸肉12g,茯苓9g,山药12g,丹皮9g,泽泻9g组成.原书用于治疗小儿肾虚所致的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目中白晴多,面白等症而设.开辟了养阴补肾之先河,对后世影响甚大,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倍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信赖与赞誉.余行医25载应用该方于临床治疗各科疾病,均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今抽样举病案五则,简介如下:便浊:患者,男,46岁,农民.1年来小便常呈乳白色,有时伴有白色脂状凝块,无有滴沥淋痛之感,曾多处求医治疗,不但无效,反而病情有加剧之势,特延余诊治.
作者:谷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配伍万托林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对照研究.按患儿入院编号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万托林治疗.实验组采用普米克配伍万托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①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此外,实验组呼气流量峰值(PEF)改善更佳明显(P<0.05).结论:应用普米克配伍万托林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乔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并发症可导致心、脑、肾、神经等组织器宫的损害,成为严重威胁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维生素D不仅调节钙磷代谢,而且具有保护胰岛B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作者就维生素D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财德;柳蕾;郭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120例儿童颅内肿瘤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120例儿童颅内脑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幕上72例,幕下48例.根据肿瘤组织学分类:星形细胞瘤52例(43.33%),髓母细胞瘤38例(31.67%),室管膜瘤22例(18.33%),其余8例(6.67%).各年龄层段的儿童都有发生,且多发于男孩.结论:本病好发于男孩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患者也逐年增多.而临床表现多与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肿瘤位于幕上者居多,位于幕下着偏少.幼儿若出现无征兆呕吐或异常哭闹时家长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张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威胁着世界各地人们健康的疾病;也是一种进行性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疾病,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联合国大会指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疾病,与之所引发的并发症将会给家庭,国家和整个世界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2].目前糖尿病只能控制,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3].而在糖尿病治疗中,饮食和运动治疗是其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是控制患者血糖的重要部分,是要严格的、长期的执行.因此,如何提高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的有效性,已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一个全球性公共问题.1 糖尿病的饮食教育现存的文献显示,在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中,为了有效的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病,生活方式干预(饮食,锻炼)比药物治疗更有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能得以下降[4].多年来,不合理的饮食是引起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的潜在危险因素[5],通过选择健康的食物,保持或提高健康状况,减少并发症的风险[6].
作者:戴君;王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对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接收治疗的84例心血管疾病且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有42例患者.对照组是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实验组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定量的兰索拉唑,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和胃黏膜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上消道化症状及胃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的胃黏膜损伤,采用兰索拉唑进行预防,效果显著,是一种可行的、疗效可靠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积极应用.
作者:郭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50例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彻底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可实现显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婷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完善,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质量、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处理好,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对工作及病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作者:李淑梅;武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以减少不安全用药的情况,提高医院的药物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600例处方进行审核,找出不合理处方,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一共发现68例不合理处方(11.3%),其中不合理处方中药物的类型占前三位的依次为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以及肠道外营养用药;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前三位依次为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禁忌以及溶媒用量不当.结论:应严格规范用药,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靳灵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