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生理体验,妊娠分娩使催产素、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作用于子宫,引起持续而强烈的宫缩,导致子宫肌肉缺血缺氧,而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疼痛,是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常见原因。由于产妇社会文化和经验等的不同,对疼痛的耐受性及应对方式也不同。在过去,手术后疼痛被认为是必然的,现在不同了,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方法[1]。术后PCEA可明显减轻疼痛、缓解焦虑和改善患者术后精神状态,促进伤口愈合。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对273例剖宫产实施PCEA,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观察报告总结如下。
作者:陈旭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保守疗法治疗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腰椎间突出患者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推拿、牵引及药物等保守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椎和腰椎间突出患者,给予推拿、牵引及药物等保守治疗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采用球囊式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矢状面指数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obb角、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P<0.05)。结论:应用球囊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运动功能,且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及预后均较为满意,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建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中临床应用研究,从而改善手术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5月-2013年6月实施优质护理培训前后手术后患者100作为研究对象,以及护理人员的相关考核量化表。分为优质护理培训前和优质护理培训后,按照优质护理“五个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表和患者满意度评量表,培训前后进行调查评分,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五个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后,在手术室中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五个加强”优质护理培训,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简优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清除尿毒症毒素及对自主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尿毒症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各28例,分别给予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分析三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临床治疗无差异,甲组治疗前后无差异,乙组和丙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乙组和丙组治疗后指标情况对比(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改善自主神经,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谭龙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35例,回顾分析其围手术期护理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合理的手术治疗配合以充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3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通过加强手术前后胃肠减压、疼痛、并发症和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何新艳;欧阳莉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手术对受术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尊量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方法,对50例受术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50例整形美容受术者中,术前焦虑、抑郁状态者分别为57%和27%。受术者术后自尊量表分值较术前上升2.631(P<0.01),体像障碍及精神质量表、神经质量表和掩饰程度分值分别下降6.131(P<0.01)、1.966(P<0.05)、3.458(P<0.01)和2.829(P<0.01)。术前受术者体像障碍与抑郁状态相关性r=0.193(P<0.05),回归方程为y=0.125x+30.278。结论:受术者的自尊和体像障碍状态在整形美容手术术后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张君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腹腔镱手术冶疗穿孔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0年12到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6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3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疼痛,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徐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门诊部的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护患之间的不良沟通,提高分诊质量,防止同类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的二次反生,预防门诊部出现预料以外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概率。方法:对我院门诊部2011年整体发生的35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剖析,包括不同事件,不同分诊科室,计算出百分比,针对涉及不同原因产生的护患危机事件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我院门诊部2011年全年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总结出以下几点高概率事件:①给药时出现错误;②护理用针不当,致使患者被刺伤;③护理投诉;④患者出现压疮现象;⑤患者被烫伤;⑥患者跌倒;⑦患者坠床;⑧给药时药物出现外渗;⑨管道滑脱;⑩收集标本错误。通过对以上十种不良事件的分析,我院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且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有良好的预防作用。2012年全年护患沟通和评估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使命感,强化护士的业务熟练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对紧急事件的处理制定出相关的治理措施,有助于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使护理人员的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与缓解,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蒋官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中胃裸区以及左肾上腺受累的腹部CT特点以及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AP患者115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与CT表现。结果:本组115例患者中,34例(29.6%)胃裸区受累,21例(18.3%)左肾上腺受累;胃裸区受累与左肾上腺受累对并发症及死亡的预测特异度、准确度与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CT检查可显示AP患者胃裸区与左肾上腺受累,且受累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临床预后有关。
作者:周文明;张柯;付维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抑郁心理障碍与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200例,将其和健康体检者对比,分析抑郁心理障碍发生率和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00例老年患者中,抑郁症发病率为35%,主要跟患者病程、合并疾病及年龄等有关。结论:抑郁心理障碍与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之间关系密切,需要对这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缓解其抑郁症状,以更好进行疾病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徐亚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颌畸形同期正颌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88例双颌畸形病人在全麻下同期行上颌骨lefort I型骨切开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双颌正颌术,术后苏醒期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88例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苏醒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双颌畸形全麻下同期行双颌正颌术,术后苏醒期易发生并发症,具有危险性,应严密监测,加强观察及护理,以确保病人安全平稳度过苏醒期。
作者:黎庆芳;陈文平;岑金燕;罗秋英;陈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消化性溃疡出血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采取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西药泮托拉唑静脉给药,起效快,抑制胃壁细胞膜上质子泵H+-K+-ATP酶,为止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诸要合力,消除患者脾胃郁滞,恢复正常运化功能。护理方面,首先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消除恐慌心理情绪;准确检测患者出血量以及患者pH值,积极配合止血治疗。
作者:姜云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让儿童的家长掌握正确的儿童保健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随机的挑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2月-2012年2月的儿保科接收的100名儿童作为观察的对象。将100名儿童不同时期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运用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对家长普及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结果:儿童保健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家属的焦虑程度有了一定的下降,满意度明显提高了。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测做到了早诊断、早治疗。结论:健康教育的系统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儿童保健工作的顺利完成,改善儿童和家长的行为,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
作者:崔敏;董月莲;买热也木尼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方法:根据老年人的药物代谢特点、老年人药效学特点、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及全面评估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护理人员掌握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老年人用药的安全。
作者:王新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对CA(心跳骤停)患者,完成CPR(心肺复苏)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CA患者50例。研究患者临床复苏的方法,并且分析对患者进行急救的时间以及患者复苏后的情况等相关指标。为CA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结果:进行急救的50例CA患者,临床复苏成功的患者9例,复苏失败的患者41例。有2例患者临床痊愈终出院。针对CA患者所选择的复苏方式、对患者进行复苏的时间等相关性因素针对CA患者的心肺复苏会产生相应的影响。结论: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便是患者出现了心跳骤停的情况,要求医院急诊抢救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其有效进行心肺复苏,成功提高患者的临床存活率。
作者:亢光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的预防压疮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6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预防压疮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08%,压疮发生率为27.08%;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83%,压疮发生率为6.2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龄股骨骨折的患者进行预防性压疮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对照组20例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显著减少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
作者:田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司肤泰克软聚硅酮黏胶类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用2.5%碘伏消毒,外涂百多邦软膏和表皮因子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则选择司肤泰克软聚硅酮黏胶类敷料美皮康品种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换药次数、愈合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愈合所需时间亦明显较对照组为短。结论:司肤泰克软聚硅酮黏胶类敷料可以保持溃疡创面的湿润,减少换药次数,促进溃疡的愈合,并可以减少护理的工作量。
作者:田杰;朱旭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根治成功率高达94.87%,对照组仅为79.4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2%)虽少于对照组(53.85%),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根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胡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