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强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让儿童的家长掌握正确的儿童保健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随机的挑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2月-2012年2月的儿保科接收的100名儿童作为观察的对象。将100名儿童不同时期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运用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对家长普及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结果:儿童保健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家属的焦虑程度有了一定的下降,满意度明显提高了。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测做到了早诊断、早治疗。结论:健康教育的系统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儿童保健工作的顺利完成,改善儿童和家长的行为,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
作者:崔敏;董月莲;买热也木尼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数患者无症状表现,少数患者可以腹部触摸出肿物以及阴道出血等体征。该病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不育不孕、习惯性流产、排尿障碍等危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子宫平滑肌瘤是由于“女性七情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至,治疗上应采取辨证施治的原则,病在气则理气行滞;病在血则活血破瘀。
作者:王阿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腹泻患儿大便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主要原因。方法:按照 ELISA试剂盒的操作说明,检测疑似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大便。结果:对2795例疑似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的检测,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967例,阳性率为24.1%,男性阳性率为21.3%,女性阳性率为13.2%,男、女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同月份分析,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主要高发于4~5月份和10~12月份,各月份RV阳性率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从不同年龄段上来分析,RV阳性者多集中在7~18月龄组,占73.7%;6月龄以下占18.0%;2岁以上占8.16%。各年龄段RV阳性率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在诊断和治疗上必须针对轮状病毒的发病情况做好预防,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同时降低死亡率。
作者:菅彦丽;李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制定健康教育的目标、全方位评估病人、选择教育内容、运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在短期内系统学习糖尿病病知识,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医师切口感染率,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普外科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9年1月到2013年3月接收的6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其中80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所有患者均符合普外科伤口感染诊断标准,临床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及术前各种并发症。结果:除年龄因素外,其他相关因素均对切口感染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手术类型对感染率的影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手术医师切口感染专率调查,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与控制,可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陈立国;陈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崔晓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提高西药房药品管理人员素质、构建信息化药品管理模式、完善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几个措施,分析有效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对提高西药房工作质量的价值。结果:科学有效的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措施,有效解决目前西药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药品错发等情况,提高工作效率。结论:西药房应用科学的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措施,效果显著,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蒋永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治疗的112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组干预前疼痛Ⅰ级22例,占39.2%,疼痛Ⅱ级17例,占30.4%,疼痛Ⅲ级17例,占30.4%,护理干预后疼痛Ⅰ级54例,占96.4%,疼痛Ⅱ级2例,占3.6%;对照组护理前疼痛Ⅰ级22例,占39.3%,疼痛Ⅱ级18例,占32.1%,疼痛Ⅲ级16例,占28.6%,护理后疼痛Ⅰ级40例,占71.4%,疼痛Ⅱ级9例,占16.1%,疼痛Ⅲ级7例,占12.5%,两组护理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组护理后,干预组疼痛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疼痛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干预、加强饮食指导和基础护理,大大了减少了患者的患者疼痛级别,可减轻癌性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克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对食道型颈椎病患者,对其实施针灸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10日-2014年5月12日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完成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在症状评分以及体征评分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食道型颈椎病患者,选择D1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终获得的治疗效果肯定,成功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根治成功率高达94.87%,对照组仅为79.4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2%)虽少于对照组(53.85%),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根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胡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综述了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相关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肠内营养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健康教育,以利于更好的做好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预防并发症,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郁丁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合作医疗的深入开展,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社区门诊以其便捷的特点,使得社区的服务深受老年人的青睐。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特殊性,安全输液护理,“一针见血”的穿刺操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卢乐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的疗效及阿卡波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72例,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治疗组均服用阿卡波糖,观察周期为4周。对照组36例均服用苯乙双胍,观察周期为4周。在此期间记录、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餐后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低血糖的发生率逐渐下降。第四周后,治疗组的仅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而对照组有仍有5患者发生低血糖,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值(FPG)和餐后血糖值(2hPBG)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 <0.05)。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值为5.63±0.02,平均餐后血糖值为7.32±0.15;对照组平均空腹血糖值为5.31±0.02,餐后血糖值为6.92±0.25。结论:阿卡波糖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并降低餐后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毛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手术对受术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尊量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方法,对50例受术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50例整形美容受术者中,术前焦虑、抑郁状态者分别为57%和27%。受术者术后自尊量表分值较术前上升2.631(P<0.01),体像障碍及精神质量表、神经质量表和掩饰程度分值分别下降6.131(P<0.01)、1.966(P<0.05)、3.458(P<0.01)和2.829(P<0.01)。术前受术者体像障碍与抑郁状态相关性r=0.193(P<0.05),回归方程为y=0.125x+30.278。结论:受术者的自尊和体像障碍状态在整形美容手术术后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张君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采用球囊式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矢状面指数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obb角、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P<0.05)。结论:应用球囊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运动功能,且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及预后均较为满意,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建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32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妇科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人性化服务。使用Likert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对比知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妇科疾病护理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胃癌患者术后中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胃癌手术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在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各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健康宣教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儿童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宣教,观察组患儿则由一名护师以及责任护士宣教烧伤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烧伤知识的问卷得分为(19.5±4.6)分,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问卷得分为(11.5±4.8)分,护理满意度为55.56%。两组之间的比较有较大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患儿的护理工作中融入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家长对烧伤预防以及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让患儿获得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护理,在儿童烧伤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更加满意的治疗以及康复效果,让患者更快康复,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80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受检者均分别进行分级监测和传统拉网监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有传统拉网式检验,研究组应有分级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大部分检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漏诊及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检验在肾脏临床生化检验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项目指标的检验符合率,降低漏诊和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万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的实际效果,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一般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5 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5.4±5.2)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8.4±10.2)分,与对照组的(69.4±5.2)分、(56.4±8.3)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可促进瘫痪肢体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患者自主生活能力。
作者:杜惠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