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
目的:探讨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钢板前置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通过使用钢板前置内固定进行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痊愈,其中优良率高达85%,并发症发生率为25%,通过克氏针进行固定后,其优良率为70%,并发症发生率为3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显著,固定良、安全有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柏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 -loid cells, TREM)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个受体家族,包括3个激活型受体(TREM-1,TREM-2,TREM-3)和1个抑制型受体(TREMlike transcript-1,TLT-1)。TREM-1主要表达于血液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表面,选择性地表达于肺泡液、肠液及其他体液的巨噬细胞表面,能够增强Toll样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主导作用。其通过特殊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促进促炎介质的产生、抑制抗炎介质的表达而激活和放大炎症级联反应。其释放的亚型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众多感染性疾病中均升高,能够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国内外有多篇有关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的表达研究[1,2]。但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sTREM-1)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研究较少[3,4]。本文研究 sTREM-1在RA、SLE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sTREM-1在这二种风湿病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林星;吴茂春;陈武;俞建钰;陈晗;余华;刘城亮;邓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采用丙泊酚与氯诺昔康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无痛人流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产科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丙泊酚(对照组,n=50)与复合氯昔康(观察组,n=50)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例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VAS评分苏醒时、醒后15min、醒后30min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中,取丙泊酚与氯诺昔康联用,对患者宫缩痛有抑制作用,使丙泊酚在麻醉过程中的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缩短,对减轻循环、呼吸抑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一种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具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木;陈碧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对早产儿进行规范化氧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出生的符合氧疗指证的早产患儿186例,对其进行规范化吸氧治疗,并监测其血氧饱和度,观察达到目标血氧饱和度范围和为达到血氧饱和度范围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77.4%患儿血氧饱和度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血氧饱和度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的患儿其疗效优于为控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未控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规范化的氧疗,控制目标血氧饱和度范围,可过得较好的疗效,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武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保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我院对所辖社区于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进行妇科病普查4856人,对其中的80例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妇女追踪随访,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均给予社区保健及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性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干预、预防妇科疾病、必要的药物干预以及加强围绝经期宣传教育等。结果:本组80例患者进过社会保健及护理干预,阴道干涩、性欲减退、头痛失眠、胸闷心悸、情绪烦躁以及潮热出汗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100%。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保健及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邹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多发病,病灶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主要体征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嗳气、反酸等,病机演变繁杂,经常涉及多个脏腑。现代医学理论将其归属为“胃脘痛、痞满”范畴,病因在于“胃气失和、气机不利”。用药以“理气止痛”本,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对于患者来说,防病与治病同等重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尽快解除焦虑,稳定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限量,戒烟酒;规律起居,适当参加劳动及锻炼,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鑫;梁英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本院内分泌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或单独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研究指标。结果:治疗后不论是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还是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血糖达标时间上,研究组(5.1±2.3)d明显优于对照组(8.8±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控制血糖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玲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骨折病人愈合快慢及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的作用效果,为更好地改善患者恢复情况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研究组愈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手术治疗前提下,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病人的骨折愈合速度和患者关节恢复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叶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自“十一五”以来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也需要进行创新方能跟随时代的步伐。对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要从工作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进行信息反馈、宣传品管理以及相关干部的培训等,以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作者:郁菊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基础护理干预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38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患者实施优质基础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4.74%,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52.63%,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与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ICU的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基础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管淑芳;彭慧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对肺结核患者伴发焦虑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肺结核伴发焦虑状态住院患者,分为干预组(65例)及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10.5mg qd 丹麦灵北制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在入院1周内及3个月、9个月后分别进行临床评估;同时在入院时及9个月后行胸片检查,观察病灶吸收情况。结果:对照组3个月及9个月后焦虑评分高于干预组(63.71±3.65,51.71±3.25,p<0.05)(65.21±4.56,47.53±5.21 p<0.05);对照组9个月后肺部情况病灶吸收较干预组差(30(46.9),37(61.7),p<0.05)。结论:1.肺结核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高2.早期应用抗焦虑药物能显著提高肺结核伴发焦虑状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海艳;阳薇;周玲媛;尹凤鸣;周友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29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9例患者在随访的过程中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针刺拮抗肌配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下肢肌张力的恢复及增高做以探讨,探寻出一套有效地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予以恢复,保证生命健康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被确诊为缺血性中风后下肢张力增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针刺拮抗肌培训配以康复训练来进行治疗,而参照组则采用一般的针刺配以康复训练来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采用针刺拮抗肌配以康复训练治疗方法来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参照组所采用的一般针刺配以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两种治疗方法针对缺血性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病症均有效,但实验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参照组,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医认为肠痈多因“热毒内聚,瘀结肠中”而生。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包块”为主症。热毒蕴肠证者多表现“右少腹触痛、反跳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施治常以“排脓消肿、清热解毒、软坚通便”;气滞血瘀者多表现“右少腹疼痛固定不移、脘腹胀闷、恶心、舌有瘀斑、脉弦涩”,施治常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热毒炽盛者多表现“腹痛剧烈、高热、大便秘结、舌红绛而干、脉弦数”。施治常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
作者:张喜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比较两种换药方式在老年糖尿病足护理中产生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共120例符合Ⅱ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当中选取7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给予观察组的所有患者如下的护理方法:用一定适量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洗,然后选用正确的美皮护、美皮康等墨尼克伤口敷料的相关种类,并进行无菌的外敷方式后进行固定;给予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如下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之后沾有百多邦药膏的纱布进行外敷和固定,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2.1%,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是80.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选择合适的伤敷材料,减少换药的次数,避免由于换药带来加剧伤势的风险,是探讨治愈老年糖尿病足疾病的新的视角。
作者:田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结果:两组观察对象总胆汁酸、血清胆固醇、白蛋白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等肝功能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不同等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也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肝功能检验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肝炎肝硬化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速试验在确定血液制品有效期中的应用。方法:于2013年03月至2014年03月在我公司选取的血液制品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三组,即一组、二组和三组,将不同组样品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出样品作相关物质及含量等相关项目的检测,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样品的有效期。结果:不同组别样品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结论:在确定血液制品有效期时,可以通过采用加速实验法来做初步统计计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药煎煮是中医临床中复方汤剂制作的主要方法,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笔者对于中药煎煮中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整理,对于目前影响中药煎煮的常见质量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一系列提高中药煎煮质量的意见。中药煎煮的过程中,要严格的保证中药煎煮的时间、火候、加水量、下药顺序的合理,保证煎煮过程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得到良好的溶出与保留,保证复方汤剂的临床治疗效果。下文就中药煎煮的常见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列举,在中医临床用药中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作者:赵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70.6%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4.1%;不良反应发生率以14.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350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对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0.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是预防产时及产后出血的关键,同时也是母儿健康的重要保障。
作者:钱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