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来提·艾则孜
压疮(Pressure Sore)是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压疮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据统计,2000-2004年美国住院患者中压疮患者占7%~9%,2007年欧洲所有医院中压疮的平均发病率为18.1%,我国上海约80%的截瘫患者发生过压疮,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资源的消耗。据统计,全球每年用于防治压疮的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消耗。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降低压疮的发病率并提高压疮的治愈率一直是护理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对压疮护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作者:左宪宏;安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前臂骨折后前臂旋转功能恢复程度与桡骨大弧度定点值关系指导治疗;方法:中医手法整复治疗前臂骨折后,以桡骨大弧度定点值为依据,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将400例前臂骨折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桡骨定点值为依据指导治疗,一组为常规治疗;结论:用桡骨大弧度定点值指导治疗结果对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有意义。
作者:李清峰;张学义;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司肤泰克软聚硅酮黏胶类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用2.5%碘伏消毒,外涂百多邦软膏和表皮因子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则选择司肤泰克软聚硅酮黏胶类敷料美皮康品种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换药次数、愈合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愈合所需时间亦明显较对照组为短。结论:司肤泰克软聚硅酮黏胶类敷料可以保持溃疡创面的湿润,减少换药次数,促进溃疡的愈合,并可以减少护理的工作量。
作者:田杰;朱旭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和细心的护理之后,共有94例患者成功治愈后出院,2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无效死亡,4例患者自动出院,抢救成功率达到9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及时、彻底洗胃进而清除毒物,同时在早期正确合理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认真做好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成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的重要关键性措施。
作者:周洪梅;许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变异性鼻炎就是我们所说的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属于上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我国每年都有大概3000万的人受到这种疾病的折磨,据统计资料分析,变异性鼻炎在全世界范围内显现出高发病率和发病率逐年走高的趋势。特别是变异性鼻炎容易出现在儿童身上,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本文将针对近几年国内外的变异性鼻炎发病情况,就变异性鼻炎治病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李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46例,按双盲法分成两组,23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23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平均为(1.4±0.9)d、(17.6±4.5)h、(3.3±0.6)d、(0.8±0.6)d,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多形性脂肪瘤与梭形细胞脂肪瘤是同一瘤谱的两种不同的形态,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良性脂肪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见于后颈部、背部和肩部的皮下组织。面部、头皮和上肢等少见[1]。现本报告2例,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性,78岁,因左眼新生物5+年,加重伴左眼梗涩感2+年入院,入院症见:左眼新生物,伴眼部梗涩感及流泪增多,无眼红、眼痛、畏光、流泪,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视物变形,无眼前闪光感,无眼球转痛,无复视等。于2012年08月15日在局麻下行左眼眼眶、结膜下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境界清楚。病理检查:肿物圆形,包膜完整,大小约3cmx2.5cmx1cm,切面黄白,质韧。镜下:肿瘤由梭形细胞和脂肪细胞构成,梭形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少见,细胞核短而钝,另见核深染单核或多核畸形巨细胞,胞质呈嗜伊红,细胞的核位于胞质周边排列,也称小花样细胞[2],见图1。间质中可见胶原纤维束将肿瘤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小叶状结构,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见图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梭形细胞及小花样细胞S-100(+)见图3,CD34(+)见图4。病理诊断:左眼结膜下多形性脂肪瘤。
作者:王瑶瑶;陈昱江;唐国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切除范围。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132例I、II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全部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安全切缘≥1 cm,术后放疗和全身辅助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患者恢复情况。结果:132例患者均获36个月以上随访。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9.2%。乳房美容优良率达93.2%。2例局部复发。1例远转移死亡。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安全切缘≥1 cm,并且冰冻切片确认阴性,术后进行必要治疗,能够保证良好的疗效和满意的乳房美容效果。
作者:刘福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X线胸片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及价值。方法:137例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入院时及治疗后对X线片的表现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诸药有以下四种表现:肺间质性病变:表现为肺部纹理不同程度的增粗、紊乱,边缘模糊,可伴有肺门影的增大,表现为自肺门向外呈扇形或扫帚样改变的增粗、僵直的肺纹理。肺段实质性浸润病变:可累及1个或者累及2个肺段呈片状阴影,阴影密度不均,其内可见斑点状或条索状阴影,形状大小不均,偶可累及一个肺叶。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表现为肺部中、下野内带的大小不均的片状、斑片状及云雾状阴影,边缘模糊。胸膜改变:表现为胸膜反应,可由少量胸腔积液。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多样化,但掌握其特点与鉴别诊断,对早期诊断及愈后均有指导意义。
作者:段顺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适应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而双语教师的匮乏和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工作的瓶颈。针对这一情况,文章提出从青年专业教师中选拔双语教师,通过自学、校本培训、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及出国研修的方式全面培养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使其具备专业素养。
作者:刘洁;米亚静;景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宣传教育工作,是整个计划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人口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推进新政策的实施,倡导新型的生育文化,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生育旧观念的转变,形成稳定的社会氛围等,成为新时期人口的人口计生工作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热依汗古丽·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3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3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9例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模式;观察组19例患者均采用中医治疗模式。治疗结束后,对中、西医两种疗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中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68%。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嵇广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与艾滋病人的接触增加。职业暴露危险性日益增加。因此,根据自己在医院工作的经验和所学医学知识,浅谈基层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些许防范措施。
作者:张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气道慢性炎症常见病。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医生或家属首先积极查找致敏原,避免发病诱因,做好预防宣教措施。用药治疗上一般使用茶碱类药物,必要时吸氧,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症儿童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我院采用中西结合疗法,具有明显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抑制白细胞介素的产生;改善外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
作者:东秀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探讨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方式,旨在为临床科学诊断甲状腺滤泡肿瘤并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所积累病例中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滤泡肿瘤31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瘤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常规超声进行针对,比较图像特征。结果:研究组患者形态不规则率为32.26%、无细晕率为67.74%、边界不清率为25.81%、回声低或极低率为58.06%、实性率为77.42%,显著高于对照组,微钙化率为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滤泡肿瘤和腺瘤经常规超声诊断有较多相似处,但是甲状腺滤泡癌超声显示形态不规则、无细晕、边界不清、回声低或极低、有微钙化、实性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诊断时应首先考虑甲状腺滤泡癌的可能性。
作者:赵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成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9例,人性化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人性化护理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免疫培养-凝集法的快速检出痢疾杆菌方法,为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病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将经大肠杆菌吸附后的福氏和宋内氏混合抗血清加入GN增菌肉汤培养液中,混匀后滴加于玻片凹处,再将离心沉淀后的粪便样品上清液接种于该培养液中,放入湿盒37℃培养4~6h,取出并肉眼观察玻片凹处培养液中的凝集菌团,凡发现一个凝集菌团即为阳性。每份样品以常规细菌培养法做平行试验。吸取凝集菌团并以细菌培养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共检测111份菌痢和腹泻病人粪便样品,免疫培养-凝集法检出阳性41份,检出率为36.9%,与细菌培养法检出阳性的符合率达89.2%,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为优(Kappa=0.763)。凝集菌团被证实为痢疾杆菌占82.9%。结论:免疫培养-凝集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的优点,在疫情调查处理和病人的早期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飞;李剑;王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门诊部的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护患之间的不良沟通,提高分诊质量,防止同类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的二次反生,预防门诊部出现预料以外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概率。方法:对我院门诊部2011年整体发生的35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剖析,包括不同事件,不同分诊科室,计算出百分比,针对涉及不同原因产生的护患危机事件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我院门诊部2011年全年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总结出以下几点高概率事件:①给药时出现错误;②护理用针不当,致使患者被刺伤;③护理投诉;④患者出现压疮现象;⑤患者被烫伤;⑥患者跌倒;⑦患者坠床;⑧给药时药物出现外渗;⑨管道滑脱;⑩收集标本错误。通过对以上十种不良事件的分析,我院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且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有良好的预防作用。2012年全年护患沟通和评估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使命感,强化护士的业务熟练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对紧急事件的处理制定出相关的治理措施,有助于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使护理人员的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与缓解,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蒋官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骨肽对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注射用骨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76.9%,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高度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阳;杨涛;曹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肝癌是恶性瘤之一,早期症状隐形,要大力开展普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肝癌患者科学地做好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赵金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