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级检验应用于肾脏生化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刘万富

关键词:分级检验, 肾脏,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80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受检者均分别进行分级监测和传统拉网监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有传统拉网式检验,研究组应有分级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大部分检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漏诊及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检验在肾脏临床生化检验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项目指标的检验符合率,降低漏诊和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护理人员30名,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差错率、护理缺陷率及患者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差错率与护理缺陷率均有显著降幅,护理质量有较大提升,同时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提升,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改善护理工作完成质量,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先大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个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血液净化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3±1.6)天,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5±3.8)天,满意度为85.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病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病发症发生率为18.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恢复健康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潘晓;王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确诊为尿道损伤且自愿接受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患者70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以及随访时的数据资料。结果:70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均未出现尿瘘、尿失禁以及勃起功能障碍;平均手术时间(23.17±6.58)min,术中出血量(108.25±45.35)ml,灌注液体量(345.27±26.79)ml,住院时间(3.27±1.06) d;92.86%(65/70)经尿道造影检查显示尿道断端愈合理想;4.26%(3/70)显示尿道狭窄,2.85%(2/70)显示尿道变细,经对症治疗后均可自行排尿。结论:尿道损伤患者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以优质护理为主,对照组33例以常规护理为主,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应用效果。结果:两组间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等指标对比(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采用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确切。

    作者:王利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抗精神病药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疾病住院患者60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比例进行比较,并使用自制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分析抗精神病药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受损比例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结论: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越易导致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氯氮平导致患者出现血糖代谢异常的比例大于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

    作者:白福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保健及护理干预初探

    目的:分析与研究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保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我院对所辖社区于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进行妇科病普查4856人,对其中的80例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妇女追踪随访,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均给予社区保健及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性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干预、预防妇科疾病、必要的药物干预以及加强围绝经期宣传教育等。结果:本组80例患者进过社会保健及护理干预,阴道干涩、性欲减退、头痛失眠、胸闷心悸、情绪烦躁以及潮热出汗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100%。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保健及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邹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产科处理胎膜早破的临床体会

    目的: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产科对于胎膜早破的方法和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引起医学研究工作者和临床实践工作者的相应思考,并提供一定得借鉴。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年间收治住院的98例出现胎膜早破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年间收治住院、未出现胎膜早破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结果:对于研究组孕妇和对照组孕妇的妊娠情况进行研究后可发现,研究组孕妇顺产的比率72.44%低于对照组孕妇89%,而接受阴道助产比率5.26%、新生儿窒息比率32.65%、剖宫产率22.14%则高于对照组孕妇的阴道助产比率2%、新生儿窒息比率9%、剖宫产率9%。数据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层医院的妇产科而言,及时、准确的处理胎膜早破,可以显著降低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和难产率,大程度的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单位的母婴保健服务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进一步探究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从而科学合理地指导临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治疗的68例老年哮喘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号单双号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强了依从性,降低了复发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冯焕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B超引导下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方法,预防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间来我院进行B超引导下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的124例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探讨对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结果:手术前、手术后都要注意患者的护理。结论:B超引导下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术后较容易发生并发症,良好的护理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31 I治疗甲亢后致甲减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131 I治疗甲亢后导致甲减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78例甲亢行131 I治疗后发生甲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后是否发生甲减的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8例患者治疗后发生甲减,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后未发生甲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结果:131 I治疗甲亢后,观察组患者TRAb升高率为84.21%,对照组患者TRAb升高率为57.50%,两组患者TRAb升高及降低情况比较X2=6.6010(P=0.0102),血清TGAb浓度的比较t=7.2103(P=0.0000),血清TPOAb浓度的比较t=2.6023(P=0.0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甲亢患者采用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的因素种类多,根据患者TRAb、TPO以及TM(前后需要统一,前文中为TGAb)情况进行剂量的调整,能够减低甲减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章婷;黄德斌;林丽萍;罗亚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12年9月-2013年12月53例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53例患者经换药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切口均得到愈合。结论:治疗不及时、病程延长、术中切口保护不当,术中切口缝合缺陷,术中引流管放置不当以及未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引起切口感染是导致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切口感染是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关键。注重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术中、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切口感染,降低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发生。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阑尾炎CT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通过对医院中近些年的急性阑尾炎的手术病例来分析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医院中提供的55份急性阑尾炎手术的病例中,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有47例,CT检查出来的患者有40例,分类正确的36例;其中出现下腹疼痛的阑尾炎患者有30例,CT检查出来26例,分类正确的有20例,剩余患者其中的8例是全腹都疼痛,其他的患者的症状不尽相同。结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检查方法中,CT检查是重要的基本方法。

    作者:晋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病理分析及中西医治疗简述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胆弥蔓性炎症,或广泛的肝实质变性和坏死继续发展的结果,其肝胆病变特点为弥蔓性显微组织增生、结构紊乱、变性及质地变硬。一、肝病特点分析1.病因分类(1)肝炎后肝硬化,包括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所引起的。(2)血吸虫性肝硬化。(3)酒精性(营养不良性)肝硬化。(4)胆汁性肝硬化。

    作者:郑召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发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初步应用价值

    目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颈动脉的血管内膜结构和血流动力进行监测,探讨超声在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测量4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总动脉内径(Dn)、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 患者颈动脉IMT及颈总动脉内径(Dn)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0.84vs0.62,P<0.01)、增宽(0.84vs0.82,P<0.01);RA 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V:85.43vs 81.38;EDV:31.27vs33.41;RI:0.65vs0.67,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技术能够在RA患者早期发现颈部血管内膜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能够早期反映颈部血管的硬化程度,为临床分析病情的发展及后期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作者:张靖;李保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司肤泰克软聚硅酮黏胶类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司肤泰克软聚硅酮黏胶类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用2.5%碘伏消毒,外涂百多邦软膏和表皮因子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则选择司肤泰克软聚硅酮黏胶类敷料美皮康品种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换药次数、愈合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愈合所需时间亦明显较对照组为短。结论:司肤泰克软聚硅酮黏胶类敷料可以保持溃疡创面的湿润,减少换药次数,促进溃疡的愈合,并可以减少护理的工作量。

    作者:田杰;朱旭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情况观察

    为了观察住院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应用情况,选取我院住院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处方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应用符合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原则。

    作者:蒋琳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跟骨骨刺性跟痛症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跟骨骨刺性跟痛症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之间的200例患有跟骨骨刺性跟痛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即普通治疗组和中医综合疗法组,从而对比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中医综合疗法有利于患有跟骨骨刺性跟痛症的患者的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有益于患有跟骨骨刺性跟痛症的患者的治疗,促进中西医结合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杨健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有效的压疮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72例,对其进行压疮预防及精心护理,并观察预防和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对72例住院老年高危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监控和干预,无一例发生压疮。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和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桂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腔镜胆囊切除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严重并发症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瘘3例,胆管损伤6例,大出血1例。并发症出现后胆管损伤者3例行roux-en-y吻合,1胆总管吻合加T型管引流术,2例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大出血患者给予急诊开腹止血,胆瘘2例给予腹腔引流,1例开腹行胆囊管结扎。终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严格把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术中仔细辨认解剖结构,精细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杨世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检测在慢性咳嗽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符合慢性咳嗽患儿,抽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实时聚合酶联试验(RT-PCR)和采集血清测定抗体(EliSA法)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胸片、PPD试验、痰细菌培养等检查排外诊断。结果:98例慢性咳嗽患儿中PCR和血清抗体阳性共28例,占28.57%,为特异性咳嗽第一位因素。结论:尽管慢性咳嗽原因众多,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为重要因素,故在慢性咳嗽病例中作相关检查尤其是肺炎支原体的RT-PCR和抗体的联合检测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李明;吴澄清;张廷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