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

王萍

关键词:B超引导, 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方法,预防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间来我院进行B超引导下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的124例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探讨对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结果:手术前、手术后都要注意患者的护理。结论:B超引导下细针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术后较容易发生并发症,良好的护理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刍议中医"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治未病"是一种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构建的健康医疗模式,有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理念,降低社会医疗负担,节约医疗资源,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为中西医结合搭建优势平台。

    作者:沈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于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实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5%(17/2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65%(13/20),两组患者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产生较好效果,总有效率较高,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屈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连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5.1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连续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宁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小儿牛黄清心散的治疗效果。方法:把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进行治疗,而治疗组除了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还给予牛黄清心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热退率和发热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和退热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宫惠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0~3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0~3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结果分析。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500例0~3岁儿童采取DST测试,分别对其的年龄、性别、出身、体重、当前的生长发育指标、家族史、母亲妊娠史、儿童是否属于剖宫产、早产、出生是否出现窒息、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是否留守儿童等进行详细的询问登记。结果:在这500例儿童中其中有10例确定患有器质性病变,初次筛选,没有通过筛选的儿童普遍表现为养育儿童的家长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在患病的儿童中,在出生时有出现窒息、早产、母亲妊娠糖尿病、体重偏轻等的儿童所占比例比较多,达到了90%。结论:对0~3岁儿童采取DST测试,能够大致地对儿童的出生状况和身体及其智能发育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可以通过儿童出生状况及其养育儿童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来准确的对儿童智能发育状况有一个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健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单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单孔法在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单孔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我科收治手汗症患者35例,手术治疗接受率100%,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耐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系统的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是治愈原发性手汗症的重要护理工作。

    作者:杨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个性化的限盐、限油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以促进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油、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家庭随访的方法对我社区168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等健内容的康教育,并对其行为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168例家庭中其高油、高盐饮食危害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22.62%,控盐勺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74.40%,控油壶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81.55%,控盐勺、控油壶联合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95.83%,以上数据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干预后仍有96.38%的患者希望相关人员继续对其进行督导。干预前168户家庭的平均盐油摄入量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可以对老年患者的控制油、盐摄入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作者:叶亚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痛胃镜检查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无痛胃镜检查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5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对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心率进行监测。结果:在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压方面,麻醉前与苏醒后、麻醉后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在血氧饱和度方面,麻醉前与苏醒后、麻醉后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较好,同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确保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并发症。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乳清蛋白在运动营养中作用

    在运动营养品中,应用乳清蛋白,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肌肉对能量物质的储备,有效促进肌肉代谢,因此在实际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以下本文就具体分析乳清蛋白在运动营养中的作用。

    作者:孙嘉诚;唐小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32例锁骨骨折的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采取两种治疗方法观察对锁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2例锁骨骨折患者,并分成保守复位治疗组20例和内固定手术治疗组12例,对保守复位治疗组只采取保守治疗,对于骨折错位的在复位后,在进行保守治疗。内固定手术治疗组通过X线检查后,进行手术切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三个月后,肩评分分别为保守组88.2分,保守组89.3分。评分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保守组的优良率为91%,手术组的为93.1%,经比较两组的优良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两组治疗对比显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锁骨骨折治疗中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医生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及要求选择较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尽量及时做出决定,选择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德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微创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讨论微创小切口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者23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4例,采用撬拨辅助微创外侧小切口复位,术中侧位,轴位及Broden位X线透视观察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形态及关节面恢复情况满意后,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所以病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物断裂,无骨折不愈合,术后Bolher角及Gissane角均恢复正常,关节面恢复平整,患者负重行走后跟骨高度无明显丢失。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定优13例良7例一般3例优良率87%结论:微创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

    作者:纪东兴;张良;朱晓林;王星明;白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标本溶血程度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测定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样本的溶血程度(HL)对于测定常用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LH750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简称LH750-ABREAI)测定Hb(血清血红蛋白)的水平,并以此为判定HL的指标,使用的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DXC600-ACA)对随即抽选的门诊中的40位患者行血液检测,并比较不同Hb值情况下患者的血清中的11项肝肾功能测定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Hb=0.0 g/L情况比,HL为Hb=3.0g/L情况下,TP、G和AST的水平升高十分明显(P<0.05),而Cr值变化差别不大(P>0.05);而当HL为Hb=6.0g/L情况下,TP、G和AST的水平较Hb=3.0g/L的情况又进一步的明显升高(P<0.05),Cr值则呈现明显下降(P<0.05)。而其余的指标在不同的HL情况下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的HL会引起血清中的Cr、TP、G、A/G和AST等肝肾的功能指标测定水平的明显变化,而对其余6项无显著的影响。

    作者:邱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探析

    目的:探析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其降压药使用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本院降压药使用频繁前三位分别为缬沙坦(37.33%)、氨氯地平(24.67%)及贝那普利(11.67%)。治疗1个星期,收缩压控制有效率为55%,舒张压控制有效率为72%。此外,降压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前三为培哚普利(25%)、硝苯地平控制片(23.53%)和贝那普利(22.86%),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结论: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使用情况基本满足用药规范要求,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3240张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324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4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单用抗菌药物处方2797张、联用抗菌药物处方443张,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5.93%和13.67%;注射用和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7.38%和52.20%;内科和急诊使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为64.29%和10.22%;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排序为第一,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6.43%。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肝癌患者的护理

    肝癌是恶性瘤之一,早期症状隐形,要大力开展普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肝癌患者科学地做好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赵金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基层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以来收治的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面系统化护理,观察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112.3±3.6、159.8±3.3)mmHg;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为(96.5±2.5、141.2±2.7)mmHg,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对患者血压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小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论治肠痈38例疗效观察

    中医认为肠痈多因“热毒内聚,瘀结肠中”而生。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包块”为主症。热毒蕴肠证者多表现“右少腹触痛、反跳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施治常以“排脓消肿、清热解毒、软坚通便”;气滞血瘀者多表现“右少腹疼痛固定不移、脘腹胀闷、恶心、舌有瘀斑、脉弦涩”,施治常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热毒炽盛者多表现“腹痛剧烈、高热、大便秘结、舌红绛而干、脉弦数”。施治常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

    作者:张喜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性溃疡出血70例诊治观察与护理配合

    消化性溃疡出血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采取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西药泮托拉唑静脉给药,起效快,抑制胃壁细胞膜上质子泵H+-K+-ATP酶,为止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诸要合力,消除患者脾胃郁滞,恢复正常运化功能。护理方面,首先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消除恐慌心理情绪;准确检测患者出血量以及患者pH值,积极配合止血治疗。

    作者:姜云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加强人性化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治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中临床应用研究,从而改善手术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5月-2013年6月实施优质护理培训前后手术后患者100作为研究对象,以及护理人员的相关考核量化表。分为优质护理培训前和优质护理培训后,按照优质护理“五个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表和患者满意度评量表,培训前后进行调查评分,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五个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后,在手术室中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五个加强”优质护理培训,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简优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