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琼
医院门诊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特别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医院一定要加强门诊的建设、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服务模式、建立一个更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制定一个专业、科学的门诊制度。我们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多服务项目、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我们的医疗服务,力争达到患者和家属都满意。门诊部在医院的现代化建设、人民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占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因此门诊部是医院很重要的部门。
作者:孙宗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精确静脉全麻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剖宫产的应用。方法:剖宫产手术分两组,各40例,正常组(硬膜外麻醉),患者血小板在100x109/L-300x109/L,无凝血障碍;全麻组(得普利麻复合瑞芬太尼)。血小板<100×109/L,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精确静脉全身麻醉,记录麻醉前T0、术前T1、手术开始时(即气管插管后时刻)T2、胎儿娩出时T3、术中20 minT4及术毕孕妇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BIS ;胎儿娩出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PCO2、PO2;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术中呕吐情况。结果:T1,观察两组间的HR、SBP和DB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HR、SBP和DBP均低于全麻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正常组HR、SBP均低于全麻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患者HR正常组组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正常组较全麻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时间正常组长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5例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全麻组无呕吐;术中失血量、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新生儿插管处理率、脐动脉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麻醉效果佳、肌肉松弛、对新生儿呼吸抑制小,麻醉深度易控制,有效控制了患者出血,无麻醉意外发生。结论:精确麻醉,在BIS监测下,血小板减少症孕产妇行剖宫产麻醉选用丙泊酚联合瑞米芬太尼静脉麻醉,麻醉深度易控制,肌松满意,对母婴影响小,安全,患者舒适,无麻醉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家友;张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拜新同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216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缬沙坦联合拜新同和单用拜新同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等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0.72%)明显高于对照组(7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好。
作者:孙思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以及眼角膜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接受羊膜移植术治疗的角膜溃疡患者39例及眼角膜化学伤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62例(40例角膜溃疡和22例眼角膜化学伤)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观察组的视力改善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结论:羊膜移植术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减少新生心血管并缓解炎性反应,用于治疗角膜溃疡以及眼角膜化学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宇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统计马王堆医院近年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分析其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的变化状况,为提高医院检验水平和了解细菌来源及抗菌药物的不同特点,探讨其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对本院近一年的患者细菌临床标本14021例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阳性标本3420份。阳性率为24.39%。其中革兰阳性需氧菌436株,占比12.74%;革兰阴性需氧菌2418株,占比70.7%;真菌384株,占比11.23%;支原体183株,占比5.33%。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多重耐药性菌菌种分布比较广泛,一般主要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等。结论:主要细菌的耐药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加强对细菌分布及耐药菌的检测,了解其变化状况,对临床合理选用耐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感染后咳嗽患者采取定咳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4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53例治疗组和51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斯美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定咳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定咳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咳嗽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杜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小儿肺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患肺炎较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我院自2010年3月-2014年3月以来共收治了112例小儿急性肺炎患者,均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均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并与同期单独给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现将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来说,采取中西结合综合用药方法,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乙肝病毒存在变异,彻底清除困难;病情反复迁延,转移肝硬化、肝癌的几率高。所以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辅佐治疗,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清热解毒,疏肝活血,扶正祛邪,健脾补肾,提高转阴率。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崔克宏;刘国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肺结核患者只有早诊断早治疗,方可使病灶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尽早康复。现代医学理论阐述该病由虚症所致,临床上在联合用药抗结核药物的同时,辩证施用滋阴补气的中药,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无副作用。同时患者及家属要配合医护宣教措施,按期规律用药,是确保成功治愈的前提条件。
作者:于显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医师切口感染率,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普外科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9年1月到2013年3月接收的6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其中80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所有患者均符合普外科伤口感染诊断标准,临床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及术前各种并发症。结果:除年龄因素外,其他相关因素均对切口感染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手术类型对感染率的影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手术医师切口感染专率调查,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与控制,可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陈立国;陈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不断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也随着发展,我国对于卫生医疗越发的重视,其主要就是对于卫生检测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在管理学中的质量管理就是要确保管理规定的同时,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其中,质量的全面管理是对整个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的进行观察和监视,对进行详细的记录,防止一些不符合规定的事情发生。然而,卫生检测实验室作为卫生事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还对于我国检测质量的提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作者从我国卫生检测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再提出一些关于卫生检测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对它们进行研究。
作者:魏明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浓度变化情况,探讨uPA血浆含量变化作为胃癌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胃癌患者血液标本各40例,并以正常人血液标本作对照,用 ELISA 法检测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uPA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9.92±4.67 ng/ml)相比,胃癌(18.36±9.14 ng/ml)患者血浆中uP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中的uPA浓度升高可作为胃癌诊断辅助指标,uPA参与胃癌的生物学过程。
作者:刘磊;周逢强;徐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进行临床分析,并为合理用药提出应对措施。方法:抽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在本院就诊的488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2011年114例,2012年149例,2013年225例。对所有患者的用药状况进行分析,对其所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以及错误发放药品等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在488例消化内科患者中,不合理用药的有183例,不合理用药为31.12%。在不合理用药的183例消化内科患者中,2011年有54例,占29.51%;2012年有46例,占25.14%;2013年有83例,占45.36%。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主要有:(1)药物用量过大化。(2)重复使用药物。(3)不合理联合用药。(3)药物联用致使毒副作用提升。其中,由于药物用量过大化的有79例,重复多次使用药物的有32例,不合理联合用药的有41例,药物联用致使毒副作用提升的有31例;分别占43.17%、17.89%、22.41%、16.94%。结论:在消化内科日常工作中,临床医生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对科室用药的药理进行充分掌握,以此提升科室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
作者:云朝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32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20例患者均使用了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涉及了6远大类(19种)抗菌药物。320例患者中,只有10例患者使用单一用药,占3.12%,绝大多数患者使用了联合用药的抗感染治疗方案;278例患者使用了二联抗菌药物,占86.88%,使用的硝基咪唑类+β-内酯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32例患者使用三联抗菌药物,占10%,使用的硝基咪唑类+β-内酯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的有替硝唑、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是存在用药起点过高、更换药品依据性差、疗程过长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唐忠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本地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8例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彝族患者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结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彝族地区群众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对该病毒认识。同时,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作者:邹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切除范围。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132例I、II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全部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安全切缘≥1 cm,术后放疗和全身辅助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患者恢复情况。结果:132例患者均获36个月以上随访。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9.2%。乳房美容优良率达93.2%。2例局部复发。1例远转移死亡。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安全切缘≥1 cm,并且冰冻切片确认阴性,术后进行必要治疗,能够保证良好的疗效和满意的乳房美容效果。
作者:刘福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就100种中成药不良反应案例分析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100例,男性68例,女性患者32例,认真分析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情况,从临床表现,性别,年龄其他药品等相关资料入手。结果:100例中成药患者中有轻度23例,中度48例,重度29例;其中A型反应患者42例,B型反应患者58例。结论:在中成药的使用过程中,医生要时刻注意患者对于中成药的反映情况。
作者:丁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根治成功率高达94.87%,对照组仅为79.4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2%)虽少于对照组(53.85%),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根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胡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45.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阿卡波糖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有理想的降脂和降糖效果,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配合臭氧治疗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4月到我院接收康妇炎胶囊配合臭氧进行阴道炎治疗的228例患者,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28例患者,其中有90例是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有118例是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经过治疗后非特异性阴道炎治愈率82.22%有效率100%。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愈率83.05%有效率100%。结论:患者经过使用康妇炎胶囊配合臭氧经过治疗后,效果十分明显,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作者:杨晓红;苏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