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梅
目的:分析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12年9月-2013年12月53例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53例患者经换药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切口均得到愈合。结论:治疗不及时、病程延长、术中切口保护不当,术中切口缝合缺陷,术中引流管放置不当以及未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引起切口感染是导致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切口感染是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关键。注重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术中、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切口感染,降低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发生。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参芪玉屏降气汤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3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芪玉屏降气汤口服。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改变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参芪玉屏降气汤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且用药安全。
作者:李金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探讨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予适当的策略进行更正,不断的提高护生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加深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不断的提高护理的水平。“教学相长”,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显著的提高。
作者:邓雪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高、低频超声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我科运用高、低频超声对比扫查的110例术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频超声诊出阑尾炎75例.符合率68.1%。低频超声结合高频超声诊出阑尾炎98例,符合率89%。结论:高、低频超声互相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明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了观察住院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应用情况,选取我院住院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处方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应用符合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原则。
作者:蒋琳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45例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患者为例,对其治疗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后的45例患者,有27例属于优,13例良好,2例基本可以,有3治疗效果不佳,随后的康复治疗6至12个月,45例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都达到了骨性愈合。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以下优点:手术损伤性小,固定性可靠,治疗早期就可以活动肩肘关节,采用该方法治愈率较高,并且引发的并发症也很少,在各类肱骨干骨折治疗中较为适宜。
作者:宋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救治的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及护理,分析其结果。结果:经仔细观察出血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并进行细致护理后,46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具有起病快、发病率和危险率高等特点。对产妇产后状况进行紧密观察,能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现象,及早判别出血原因,对症采取处理措施,并做好其产后护理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病死率,为患者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张留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9年7月-2013年7月本院诊治的130例脑血栓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缺损情况、ADL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ADL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且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富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9/4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4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将1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与1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并将1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该院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了血细胞的检验,而主要分析的血液指标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血细胞(RBC)、RBC/MCV等。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A的患者RBC、RBC/MCV指标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观察组B;观察组A与对照组患者的RBC、Hb要高于观察组B,但RDW都低于观察组B;观察组A与观察组B的MCH、MCV都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血液检验符合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是76%、94%、67%,观察组B血液检验符合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是81%、96%、70%。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其各项血液指标测定可以为贫血诊断提供相对可靠有效的信息,从而使贫血类型得到有效的区分,使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
作者:陈又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配合生活方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张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自身免疫疾病、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均可以引发肝硬化,临床治疗多采用中西结合等综合疗法。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纠正蛋白质、氨基酸和电解质失衡;饮食低盐限水、多吃蔬菜、保持营养均衡、戒烟酒;选择护肝利胆退黄的药物,控制感染与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兆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以促进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油、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家庭随访的方法对我社区168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等健内容的康教育,并对其行为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168例家庭中其高油、高盐饮食危害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22.62%,控盐勺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74.40%,控油壶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81.55%,控盐勺、控油壶联合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95.83%,以上数据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干预后仍有96.38%的患者希望相关人员继续对其进行督导。干预前168户家庭的平均盐油摄入量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可以对老年患者的控制油、盐摄入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作者:叶亚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制剂、腰椎牵引、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中医三联治疗法治疗的观察组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对照组56例患者。结果:本院对两组患者按照方案进行三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07%),常规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21%),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使用中医三联治疗法可以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率,该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谢小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应用于老年人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组(30例)和炎琥宁治疗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炎琥宁治疗组止疱时间(3.07±1.23)天,止痛时间(5.66±1.37)天,结痂时间(7.05±1.08)天,总病程(9.21±1.49)天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的(4.61±1.13)天,止痛时间(8.61±2.14)天,结痂时间(9.34±2.77)天,总病程(14.69±4.88)天(P<0.05)。炎琥宁治疗组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86.7%(P<0.05)。结论:炎琥宁应用于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进行抽样,依据不同体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依据产妇自身状况自由择取体位(侧卧位、坐位、卧位或蹲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应用截石体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结果:实验组产程异常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产程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更为人性化,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邵银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血液样本的溶血程度(HL)对于测定常用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LH750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简称LH750-ABREAI)测定Hb(血清血红蛋白)的水平,并以此为判定HL的指标,使用的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DXC600-ACA)对随即抽选的门诊中的40位患者行血液检测,并比较不同Hb值情况下患者的血清中的11项肝肾功能测定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Hb=0.0 g/L情况比,HL为Hb=3.0g/L情况下,TP、G和AST的水平升高十分明显(P<0.05),而Cr值变化差别不大(P>0.05);而当HL为Hb=6.0g/L情况下,TP、G和AST的水平较Hb=3.0g/L的情况又进一步的明显升高(P<0.05),Cr值则呈现明显下降(P<0.05)。而其余的指标在不同的HL情况下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的HL会引起血清中的Cr、TP、G、A/G和AST等肝肾的功能指标测定水平的明显变化,而对其余6项无显著的影响。
作者:邱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病程在30d以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每组41人,分别给予3组患者实施平衡阴阳针刺法、常规针刺治疗以及西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P<0.001),总有效率观察组、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分别为100%、92.7%和75.6%。观察组与西药治疗组的疗效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以及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的疗效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带器早期妊娠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81例带器妊娠药物流产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取同期100例非带器妊娠行药物流产孕妇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带器早期妊娠者药物流产成功率91.36%,取器成功率100%,阴道出血量少量者占85.16%,未发生中重度生殖道感染。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带器早期妊娠(适时取环),不影响成功率,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妊娠囊排出时间没有增加,不增加感染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终止早孕方法。
作者:高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表现为复杂的内分泌紊乱及临床表现: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ence,IR)、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ism,HI)、高雄激素血症、促性腺激素(SHBG)水平异常、体毛增多、肥胖、月经紊乱甚至闭经、不排卵、不孕、并且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性改变。育龄期妇女发病率为5%-10%。排卵障碍性不孕者中有75%与此相关,是无排卵不孕症重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胰岛素抵抗做了大量相关研究,并且在妇产科研究领域也有许多重要发现。本文对PCOS和IR这两种复杂并相互牵涉的广泛病理生理变化的病症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谢阳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