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留菊
疤痕癌(cicatricial carcinoma)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皮肤疤痕或疤痕疙瘩因奇痒而挠抓,摩擦致疤痕破损和糜烂,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恶变而成的皮肤癌。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逐渐病变发展而成。瘢痕癌由于局部血循环不良,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均疗效不佳,故一经确诊即应手术切除。瘢痕癌病程进展慢,转移发生较晚,早期手术预后较好。
作者:贺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32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妇科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人性化服务。使用Likert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对比知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妇科疾病护理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并实施有效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42例支气管护张患者,对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4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给予雾化治疗护理后,显效者为23例,有效者17例,无效者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8%;在临床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咳嗽症状,但未经处理给予护理处理后,临床症状迅速消失,未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结论:实施妥布霉素雾化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能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感染概率和减少不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社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生化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可以被广泛推广。
作者:杨花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健康宣教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儿童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宣教,观察组患儿则由一名护师以及责任护士宣教烧伤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烧伤知识的问卷得分为(19.5±4.6)分,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问卷得分为(11.5±4.8)分,护理满意度为55.56%。两组之间的比较有较大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患儿的护理工作中融入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家长对烧伤预防以及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让患儿获得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护理,在儿童烧伤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更加满意的治疗以及康复效果,让患者更快康复,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5.1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连续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宁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64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和康复中实施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伴有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降压治疗,分析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比较早期血压控制水平与基础血压水平,分析早期血压控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伴有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在急性早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如果将收缩压与基础差值控制在0-15mmHg,舒张压与基础差值控制在0-10mmHg,患者病灶扩张达到小且GCS评分高。结论:通过控制血压,将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基础水平的差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谢平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患者麻醉后出现的问题。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接收并经麻醉后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400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麻醉,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麻醉后均经全程监测及观察,医生与护理人员在手术中发现的因麻醉而引起的高血压或低血氧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患者,都已及时进行了处理,在麻醉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死亡病例的发生。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时,应选取适量的药剂及相应的方法进行麻醉。并对麻醉过程中全程监测及观察,便于患者出现不良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减少患者因麻醉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或死亡病例的发生。
作者:鹿莉莉;张琳;许丹阳;陈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方法:根据老年人的药物代谢特点、老年人药效学特点、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及全面评估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护理人员掌握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老年人用药的安全。
作者:王新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静滴,爱全乐、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行布地奈德与爱全乐、全乐宁雾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3.5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征改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钢板前置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通过使用钢板前置内固定进行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痊愈,其中优良率高达85%,并发症发生率为25%,通过克氏针进行固定后,其优良率为70%,并发症发生率为3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显著,固定良、安全有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柏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0~3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结果分析。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500例0~3岁儿童采取DST测试,分别对其的年龄、性别、出身、体重、当前的生长发育指标、家族史、母亲妊娠史、儿童是否属于剖宫产、早产、出生是否出现窒息、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是否留守儿童等进行详细的询问登记。结果:在这500例儿童中其中有10例确定患有器质性病变,初次筛选,没有通过筛选的儿童普遍表现为养育儿童的家长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在患病的儿童中,在出生时有出现窒息、早产、母亲妊娠糖尿病、体重偏轻等的儿童所占比例比较多,达到了90%。结论:对0~3岁儿童采取DST测试,能够大致地对儿童的出生状况和身体及其智能发育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可以通过儿童出生状况及其养育儿童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来准确的对儿童智能发育状况有一个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健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子宫脱垂是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一般分为三度,一度:宫颈口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下;二度: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外,而宫体或部分宫体仍在阴道内;三度:宫体、阴道前壁及部分阴道口壁均翻出阴道口外。此疾病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不仅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也给她们带来无尽痛苦和烦恼,阴式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罗鸿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施孕期管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产妇在妊高征、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的新生儿在各种并发疾病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对产妇妊娠期控制好产妇的血糖,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作者:丁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进行抽样,选取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基于常规治疗前提下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感染状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死亡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感染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胎膜早破产妇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母婴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在腹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212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行腹腔镜诊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总结腹腔镜在腹部外科急腹症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切口感染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断和治疗腹部外科急腹症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易被广大患者及普外科医师所接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以促进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油、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家庭随访的方法对我社区168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等健内容的康教育,并对其行为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168例家庭中其高油、高盐饮食危害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22.62%,控盐勺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74.40%,控油壶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81.55%,控盐勺、控油壶联合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95.83%,以上数据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干预后仍有96.38%的患者希望相关人员继续对其进行督导。干预前168户家庭的平均盐油摄入量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可以对老年患者的控制油、盐摄入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作者:叶亚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进行抽样,依据不同体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依据产妇自身状况自由择取体位(侧卧位、坐位、卧位或蹲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应用截石体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结果:实验组产程异常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产程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更为人性化,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邵银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讨论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选择35例患者,给予针灸、推拿并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设为观察组,同时再随机选择35例患者只给予针灸治疗,设为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治愈率、平均缓解时间及平均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2.56%,对照组治愈率为34.29%;观察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及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4例。结论: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