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患者血浆uPA浓度的变化

刘磊;周逢强;徐宏

关键词:胃癌, uPA
摘要: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浓度变化情况,探讨uPA血浆含量变化作为胃癌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胃癌患者血液标本各40例,并以正常人血液标本作对照,用 ELISA 法检测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uPA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9.92±4.67 ng/ml)相比,胃癌(18.36±9.14 ng/ml)患者血浆中uP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中的uPA浓度升高可作为胃癌诊断辅助指标,uPA参与胃癌的生物学过程。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及眼角膜化学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以及眼角膜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接受羊膜移植术治疗的角膜溃疡患者39例及眼角膜化学伤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62例(40例角膜溃疡和22例眼角膜化学伤)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观察组的视力改善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结论:羊膜移植术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减少新生心血管并缓解炎性反应,用于治疗角膜溃疡以及眼角膜化学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宇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癫痫发作对线粒体脑病的诊断价值

    线粒体脑病在神经内科中比较常见其临床特点比较隐匿不典型,绝大部分患者被误诊为癫痫或其他肌肉疾病,本文通过对多数患者以癫痫发作这一临床表现形式对线粒体脑病进行系统回顾,通过论述线粒体脑病与癫痫发作的关系为临床神经科医师对线粒体脑病这种神经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新进展提供一个全新认识,使得本病的诊断更为准确,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

    作者:高杰(综述);邓艳春(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策略

    目的:对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策略进行探讨。方法:每周定期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两月组织召开医院感染持续改进会议。结论:采用该护理方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家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作为临床医学诊断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在整个医疗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质量问题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及促进当地医学的发展等都密切相关。但是就目前河南省内乡县妇幼保健院的实际情况而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在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对该技术质量管理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再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促进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香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高、低频探头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高、低频超声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我科运用高、低频超声对比扫查的110例术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频超声诊出阑尾炎75例.符合率68.1%。低频超声结合高频超声诊出阑尾炎98例,符合率89%。结论:高、低频超声互相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明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4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效果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并实施有效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42例支气管护张患者,对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4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给予雾化治疗护理后,显效者为23例,有效者17例,无效者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8%;在临床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咳嗽症状,但未经处理给予护理处理后,临床症状迅速消失,未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结论:实施妥布霉素雾化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能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感染概率和减少不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于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实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5%(17/2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65%(13/20),两组患者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产生较好效果,总有效率较高,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屈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对照性分析

    目的:对比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以及对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罗派卡因镇痛分娩,对照组应用布比卡因镇痛分娩。结果:实验组镇痛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为80.00%(P>0.05);实验组给药后30min、1h、2h、3h时MB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中,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运动神经沮滞作用,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沈森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膈疝致胸片误诊的X线影像分析

    目的:了解膈疝的X线影像学特征,并深入探究膈疝致胸片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X线检查并因发生膈疝而诱发胸片误诊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膈疝影像特征多表现为肺部疾病型、液气胸型、横膈病变型及肿瘤型,经由CT检查、胃肠造影等检查手段可进行确诊,术前X线胸片检查误诊诱因主要包括经验、检查手段缺乏及诊断方向偏离等。结论:临床上必须要采用多种影像技术对膈疝进行诊断,有助于减少误诊率,指导临床早期治疗。

    作者:杨生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

    目的:针对门诊部的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护患之间的不良沟通,提高分诊质量,防止同类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的二次反生,预防门诊部出现预料以外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概率。方法:对我院门诊部2011年整体发生的35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剖析,包括不同事件,不同分诊科室,计算出百分比,针对涉及不同原因产生的护患危机事件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我院门诊部2011年全年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总结出以下几点高概率事件:①给药时出现错误;②护理用针不当,致使患者被刺伤;③护理投诉;④患者出现压疮现象;⑤患者被烫伤;⑥患者跌倒;⑦患者坠床;⑧给药时药物出现外渗;⑨管道滑脱;⑩收集标本错误。通过对以上十种不良事件的分析,我院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且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有良好的预防作用。2012年全年护患沟通和评估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使命感,强化护士的业务熟练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对紧急事件的处理制定出相关的治理措施,有助于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使护理人员的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与缓解,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蒋官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治疗办法比较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采用球囊式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矢状面指数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obb角、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P<0.05)。结论:应用球囊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运动功能,且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及预后均较为满意,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建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应用的护理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相关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肠内营养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健康教育,以利于更好的做好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预防并发症,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郁丁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单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单孔法在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单孔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我科收治手汗症患者35例,手术治疗接受率100%,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耐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系统的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是治愈原发性手汗症的重要护理工作。

    作者:杨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60例疗效观察

    高尿酸血症俗称通风,是嘌呤代谢障碍使患者尿酸累积而造成的疾病。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患者的软组织、关节以及肾脏中,引起炎性反应,疼痛难隐。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治宜清利湿热为主,笔者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佐治通风,可以快速改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缓解或消散炎症,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孔翠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1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肺炎患儿18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胸片改善情况、体温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7.19%)相较于对照组(83.45%)明显较高,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体温短时间内均得以恢复正常,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肺炎患儿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患儿病情有效改善,促使体温尽快恢复正常,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冯均丽;汪桂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带器妊娠行药物流产8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带器早期妊娠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81例带器妊娠药物流产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取同期100例非带器妊娠行药物流产孕妇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带器早期妊娠者药物流产成功率91.36%,取器成功率100%,阴道出血量少量者占85.16%,未发生中重度生殖道感染。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带器早期妊娠(适时取环),不影响成功率,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妊娠囊排出时间没有增加,不增加感染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终止早孕方法。

    作者:高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腹腔镜手术术中寒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术中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异氟醚麻醉,观察组于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Wrench分级调查术中寒战的发生情况,同时评价术后镇痛效果并记录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寒战发生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93.8%(P<0.05),且观察组寒战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术中寒战的预防效果较好,可在腹腔镜手术中进行推广。

    作者: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议640层CT冠脉造影与护理的相关性

    目的:针对640层CT在检查冠脉造影中以及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的重要性做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640层CT冠脉造影检查时所做的相关护理以及相关的检查图像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结果:采用640层CT冠脉造影检查具有高效的诊断效果,效果显著,患者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现象。结论: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良好配合,做好检查过程中的相关护理工作,能够提高冠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于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的预防压疮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6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预防压疮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08%,压疮发生率为27.08%;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83%,压疮发生率为6.2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龄股骨骨折的患者进行预防性压疮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方式,旨在为临床科学诊断甲状腺滤泡肿瘤并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所积累病例中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滤泡肿瘤31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瘤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常规超声进行针对,比较图像特征。结果:研究组患者形态不规则率为32.26%、无细晕率为67.74%、边界不清率为25.81%、回声低或极低率为58.06%、实性率为77.42%,显著高于对照组,微钙化率为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滤泡肿瘤和腺瘤经常规超声诊断有较多相似处,但是甲状腺滤泡癌超声显示形态不规则、无细晕、边界不清、回声低或极低、有微钙化、实性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诊断时应首先考虑甲状腺滤泡癌的可能性。

    作者:赵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