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

张瑛

关键词:肝病, 糖尿病, 人性化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成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9例,人性化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人性化护理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眼周针刺治疗水液缺乏性干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眼周针刺治疗水液缺乏性干眼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并对其做出客观评价。方法:对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的312例水液缺乏性干眼患者行眼周针刺术,与同期312例行泪然组的水液缺乏性干眼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对角膜染色、泪流量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对于水液缺乏性干眼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泪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液流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眼周针刺术治疗水液缺乏性干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布阿衣夏木·阿布里孜;阿不都外里·玉素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小儿牛黄清心散的治疗效果。方法:把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进行治疗,而治疗组除了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还给予牛黄清心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热退率和发热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和退热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宫惠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析温馨服务在医院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目的:通过强化门诊导医服务台护士的仪容、仪表、服务意识、服务情绪、服务方式,为患者提供满意、温馨的优质服务。方法:明确温馨服务的宗旨,主动、热情接待就诊患者,耐心周到的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真诚帮助患者解决就诊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结果:体现护理品牌效应,赢得了患者的好评,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结论:充分发挥温馨服务的主导作用,在医院导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范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出血患者双硫仑样反应误诊为脑疝形成一例

    目的:提高大家对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临床分析一例因酒精擦浴导致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结果: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停药第五天,酒精擦浴导致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抗过敏治疗有效。结论:头孢菌素类是临床较为常用抗生素,但应用该药期间直接或间接接触含酒精类物质时,个别患者会出现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如对双硫仑反应认识不足,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赵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谈谈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来说,采取中西结合综合用药方法,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乙肝病毒存在变异,彻底清除困难;病情反复迁延,转移肝硬化、肝癌的几率高。所以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辅佐治疗,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清热解毒,疏肝活血,扶正祛邪,健脾补肾,提高转阴率。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崔克宏;刘国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中缺陷防范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缺陷防范管理。方法:自护理的角度着手,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所存在的缺陷和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规范且真实的护理记录以及健全的规章制度,增强对质量缺陷的管理和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均能够降低在手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结论:增强护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和强化相应的管理是方法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缺陷的关键。

    作者:黄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临床16例鼾症患者术后病情观察、护理、指导,防止呼吸道梗阻引起窒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一系列护理使手术危险性降低,16例鼾症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对鼾症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玉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研究

    目的:探讨并研究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7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3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病患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病发的相关因素以及抢救措施等。结果:30例病患中,有20例病患在取出了动脉鞘管后的25分钟内出现血管迷走现象;有6例病患手术结束后于病房中出现血管迷走现象,有4例病患在术后的2个小时内出现血管迷走现象,通过抢救措施的实施,5例病患思想意识在10分钟内开始清醒,其余25例病患心脏功能均在30分钟内基本恢复至正常。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为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应在手术过程中,合理且准确地对病患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判断,以此为抢救工作的实施奠定好基础。

    作者:俞家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避孕药具管理思路和对策

    避孕药具是专门用于避免怀孕的器具和药物,包括避孕药、避孕套和宫内节育器等。在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全面落实中,避孕药具是主要的物质保障,加强药具管理也是计划生育相应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研究避孕药具的管理思路及对策。

    作者:卢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发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初步应用价值

    目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颈动脉的血管内膜结构和血流动力进行监测,探讨超声在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测量4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总动脉内径(Dn)、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 患者颈动脉IMT及颈总动脉内径(Dn)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0.84vs0.62,P<0.01)、增宽(0.84vs0.82,P<0.01);RA 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V:85.43vs 81.38;EDV:31.27vs33.41;RI:0.65vs0.67,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技术能够在RA患者早期发现颈部血管内膜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能够早期反映颈部血管的硬化程度,为临床分析病情的发展及后期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作者:张靖;李保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治疗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对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共收治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将其分为两组,喹硫平组(26例)与阿立哌唑组(26例),分别给予患者喹硫平与阿立哌唑,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对患者的PANSS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喹硫平组较阿立哌唑组的下降幅度小,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多;且经治疗后,喹硫平组与阿立哌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与91.3%。结论:在临床上,阿立哌唑比喹硫平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因此,阿立哌唑在临床上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包玲;胡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70.6%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4.1%;不良反应发生率以14.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周之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1%(123/1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54%(106/13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P>0.05,无明显差别。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西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诊断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48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检验结果。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检验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正常人,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非乙醇性脂肪肝,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黄盛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鼠神经营养因子及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神经营养因子及Bax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与一般对照组,一般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各15只,治疗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一般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其成效。结果:一般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降低,脑组织BDNF、BDNF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Bax及Bax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能够上调脑梗死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

    作者:杨兴;侯新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了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4例疝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疝气修补术,22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53.1±16.2min)、术后活动时间(11.8±3.0h)、并发症几率(18.2%)、复发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显著,符合局部组织解剖结果,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大大降低了并发症与复发几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苟天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椎弓根钉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究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29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9例患者在随访的过程中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系统肿瘤化疗应用PICC导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评价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护理和优质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服务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8例患者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对照组给予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则给予PICC导管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不良护理事件出现几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89.36%(84/94);观察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6.81%(91/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有18例出现不良护理事件,占该组患者总数的19.15%(18/94);观察组仅有4例出现不良护理事件,占该组患者总数的4.26%(4/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4.68%(89/94);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8.94%(93/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中,采用PICC导管护理和优质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有效提高患者配合医疗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临床护理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概率,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

    作者:郭春晓;马丽佳;吴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观察探究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共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复发率低。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肾损伤标志物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在儿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才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由于多中原因导致的肾损伤性疾病患者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L乙酰-β-D氨基酸核苷酶(NAG)、IgG、微白蛋m-ALB的水平,共357例,分为肾病组、过敏性紫癜及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应用Dunnett法检验肾病组和过敏性紫癜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肾病组、过敏性紫癜组与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比较,以及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001,肾病组肾损伤标志物水平联合应用,阳性率100%,过敏性紫癜组联合应用阳性率为87.3%,而正常对照组仅为2.3%。结论: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损伤,可检测多种肾损伤标志物的水平,辅助临床早期发现肾损伤部位及程度,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用药方案。

    作者:黄生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