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肖莲花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分析,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究加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2月17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0例,随机将1800例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90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在护理后的6周和12周检测患者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后,研究组患者在空腹2小时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明显降低且优于参照组,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很满意800人,满意58人,比较满意32人,不满意10人;参照组患者很满意741人,满意64人,比较满意15人,不满意80人,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然低于研究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培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加满意,值得临床中借鉴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讨论微创小切口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者23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4例,采用撬拨辅助微创外侧小切口复位,术中侧位,轴位及Broden位X线透视观察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形态及关节面恢复情况满意后,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所以病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物断裂,无骨折不愈合,术后Bolher角及Gissane角均恢复正常,关节面恢复平整,患者负重行走后跟骨高度无明显丢失。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定优13例良7例一般3例优良率87%结论:微创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

    作者:纪东兴;张良;朱晓林;王星明;白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膀胱原发印戒细胞癌病理、影像、超声和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病理、影像、超声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例膀胱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膀胱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患者均发生尿频、尿急现象,75.00%患者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经CT检查可知75.00%患者膀胱两侧壁及下壁局限性增厚;经超声检查可知均出现膀胱左侧壁低回声占位(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及时对疑似膀胱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患者进行病理检查。

    作者:廖其军;黄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进一步探究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从而科学合理地指导临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治疗的68例老年哮喘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号单双号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强了依从性,降低了复发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冯焕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食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食道型颈椎病患者,对其实施针灸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10日-2014年5月12日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完成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在症状评分以及体征评分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食道型颈椎病患者,选择D1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终获得的治疗效果肯定,成功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加强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轻度脑外伤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方案的应用(对照组,n=50)与加强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观察组,n=50)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均有降低,但观察组临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轻度脑外伤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可缓解焦虑、抑郁情张,提高护理满意度,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机体康复进程。

    作者:高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十二指肠降部后壁穿孔修补术后高位肠瘘患者的护理

    肠瘘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科疾病,一般分管状瘘和唇状瘘两种。唇状瘘无自愈可能,其特征是小肠黏膜外翻与皮肤愈着,如瘘口位置较高则其状如口唇。从瘘口可排出肠液、气体和食物,肠液中含有大量胆汁和胰液,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瘘口周围皮肤糜烂、组织被腐蚀,体液丢失很多,造成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等,给患者精神和肉体造成极大的痛苦[1],高位肠瘘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其高流量、高消耗性引起严重的水电介质平衡失调、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多脏器功能衰竭,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我院在2013年12月收治了1例高位肠瘘患者,经肠内营养、充分引流、胆汁回输等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炎琥宁应用于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炎琥宁应用于老年人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组(30例)和炎琥宁治疗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炎琥宁治疗组止疱时间(3.07±1.23)天,止痛时间(5.66±1.37)天,结痂时间(7.05±1.08)天,总病程(9.21±1.49)天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的(4.61±1.13)天,止痛时间(8.61±2.14)天,结痂时间(9.34±2.77)天,总病程(14.69±4.88)天(P<0.05)。炎琥宁治疗组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86.7%(P<0.05)。结论:炎琥宁应用于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农村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能力建设效果评价

    目的:对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能力建设效果进行研究,为基层医院高血压防治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意义的指导。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4年1月襄汾县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106人,对其采用不记名自填封闭式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干预前后农村医务人员对高血压知识及态度的变化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对其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对成人日蔬菜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日饮酒限量、成年男女肥胖判断的腰围标准和低焦油含量香烟危害性的认知显著性增加,增加幅度依次为52.64%、80.00%、300.00%和33.35%,与干预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层医务工作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识及态度处于较低水平,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培训能使农村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知识明显提高、态度发生明显转变。

    作者:柴双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0~3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0~3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结果分析。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500例0~3岁儿童采取DST测试,分别对其的年龄、性别、出身、体重、当前的生长发育指标、家族史、母亲妊娠史、儿童是否属于剖宫产、早产、出生是否出现窒息、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是否留守儿童等进行详细的询问登记。结果:在这500例儿童中其中有10例确定患有器质性病变,初次筛选,没有通过筛选的儿童普遍表现为养育儿童的家长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在患病的儿童中,在出生时有出现窒息、早产、母亲妊娠糖尿病、体重偏轻等的儿童所占比例比较多,达到了90%。结论:对0~3岁儿童采取DST测试,能够大致地对儿童的出生状况和身体及其智能发育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可以通过儿童出生状况及其养育儿童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来准确的对儿童智能发育状况有一个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健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并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将所有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并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使用止痛药上都明显低于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小和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举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组给予抗感染、消炎、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加强全身治疗支持疗法,对照组则没有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不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其他治疗方法与观察组一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对其进行复检,观察组的复发率要小于对照组。结果: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和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对重症肾综合征出学热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时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整理,总结护理方法。结果:56例患者经过相关的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血生化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1例患者治愈,3例放弃治疗,2例转院治疗。结论:对于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相应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吕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周之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1%(123/1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54%(106/13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P>0.05,无明显差别。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西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实践

    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内除特殊医院外的高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患者医疗诊治设备应用的安全可靠性,对于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现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作者:毛光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幽门螺旋杆菌(Hp)胃溃疡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三联疗法治疗,一组接受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四联疗法的患者组,其Hp清除率高于接受三联疗法的患者组,但只是差异并不明显;接受四联疗法的患者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三联疗法的患者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联疗法患者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提高胃溃疡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戴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关于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提高西药房药品管理人员素质、构建信息化药品管理模式、完善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几个措施,分析有效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对提高西药房工作质量的价值。结果:科学有效的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措施,有效解决目前西药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药品错发等情况,提高工作效率。结论:西药房应用科学的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措施,效果显著,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蒋永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综合疗法分析观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地区,青壮年男性发病居多;表现下肢趾端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足趾持续性变冷甚至出现肢端溃疡等体征。临床根据病情及病变范围采用多种疗法,我院多采用综合疗法,目的在于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尽量恢复劳动力;同时加强患者院外健康指导教育。要求患者绝对禁烟;保持足部清洁与干燥、防止感染及外伤;应经常变换体位,以利于血液循环。

    作者:陈显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Tween-20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良好的免疫组化染色是正确判断染色结果的基础和前提,免疫组化技术是现代病理诊断领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研究与诊断手段,尤其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因素很多,包括组织前处理,抗原修复(时间、温度、PH值、离子种类、离子浓度),一抗,二抗,DAB等试剂的孵育时间和温度等[1-4]。在免疫组化实验中,各实验室会选择不同的检测系统。其操作方法亦不尽相同,而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每一步骤及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染色结果。如何降低成本,保证染色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我科经过反复探讨摸索,发现在染色过程中,冲洗环节至关重要,将清洗试剂的缓冲液中加入Twenn20,即能节约试剂,又能减少背景染色和非特异性着色。

    作者:吴赛青;窦红漫;邢学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免疫培养-凝集法快速检出痢疾杆菌的试验

    目的:建立免疫培养-凝集法的快速检出痢疾杆菌方法,为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病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将经大肠杆菌吸附后的福氏和宋内氏混合抗血清加入GN增菌肉汤培养液中,混匀后滴加于玻片凹处,再将离心沉淀后的粪便样品上清液接种于该培养液中,放入湿盒37℃培养4~6h,取出并肉眼观察玻片凹处培养液中的凝集菌团,凡发现一个凝集菌团即为阳性。每份样品以常规细菌培养法做平行试验。吸取凝集菌团并以细菌培养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共检测111份菌痢和腹泻病人粪便样品,免疫培养-凝集法检出阳性41份,检出率为36.9%,与细菌培养法检出阳性的符合率达89.2%,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为优(Kappa=0.763)。凝集菌团被证实为痢疾杆菌占82.9%。结论:免疫培养-凝集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的优点,在疫情调查处理和病人的早期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飞;李剑;王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自我记录在社区糖尿病管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自我记录在社区糖尿病管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我中心为了贴近社区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糖尿病自我记录,对记录前后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记录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好于记录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管理中实行糖尿病自我记录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加强自身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

    作者:高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