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炎琥宁应用于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观察

陈永佳

关键词:炎琥宁, 老年人, 带状疱疹, 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应用于老年人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组(30例)和炎琥宁治疗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炎琥宁治疗组止疱时间(3.07±1.23)天,止痛时间(5.66±1.37)天,结痂时间(7.05±1.08)天,总病程(9.21±1.49)天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的(4.61±1.13)天,止痛时间(8.61±2.14)天,结痂时间(9.34±2.77)天,总病程(14.69±4.88)天(P<0.05)。炎琥宁治疗组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86.7%(P<0.05)。结论:炎琥宁应用于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液治疗64例口腔溃疡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8.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3.2±1.6)d,少于对照组的(7.5±2.4)d;观察组平均治疗费用为(125.3±24.1)元,少于对照组的(158.6±27.3)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能显著缩短口腔溃疡消退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琼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制定健康教育的目标、全方位评估病人、选择教育内容、运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在短期内系统学习糖尿病病知识,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对照组20例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显著减少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

    作者:田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随访半年以上,好转26例(32.5%)、中残12例(15.0%)、重残14例(17.5%)、植物生存8例(10.0%)、死亡20例(25.0%)。结论:在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早期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佳的治疗方法,维持患者血容量正常和血压稳定,对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勇;任继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应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服用氨氯地平10mgqd联合替米沙坦40mgqd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qd联合替米沙坦40mgq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的血压和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以及DB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间的SBP、DBP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cr、24h尿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24h尿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Scr、24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5/75),对照组为4.00%(3/75),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倍剂量的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延缓患者的肾功能恶化,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杨遂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32例锁骨骨折的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采取两种治疗方法观察对锁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2例锁骨骨折患者,并分成保守复位治疗组20例和内固定手术治疗组12例,对保守复位治疗组只采取保守治疗,对于骨折错位的在复位后,在进行保守治疗。内固定手术治疗组通过X线检查后,进行手术切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三个月后,肩评分分别为保守组88.2分,保守组89.3分。评分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保守组的优良率为91%,手术组的为93.1%,经比较两组的优良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两组治疗对比显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锁骨骨折治疗中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医生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及要求选择较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尽量及时做出决定,选择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德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从3420例标本的检测结果看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

    目的:统计马王堆医院近年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分析其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的变化状况,为提高医院检验水平和了解细菌来源及抗菌药物的不同特点,探讨其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对本院近一年的患者细菌临床标本14021例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阳性标本3420份。阳性率为24.39%。其中革兰阳性需氧菌436株,占比12.74%;革兰阴性需氧菌2418株,占比70.7%;真菌384株,占比11.23%;支原体183株,占比5.33%。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多重耐药性菌菌种分布比较广泛,一般主要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等。结论:主要细菌的耐药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加强对细菌分布及耐药菌的检测,了解其变化状况,对临床合理选用耐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疗与护理模式相结合的治疗情况分析。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近期我院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1例,对其采用临床诊疗的方法与护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结果分析与探讨。结果:采用了临床治疗手段与护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后,11例患者中治愈8例,治愈率为72.73%,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无复发。结论:有效的治疗方法与精心的护理模式结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疾病的治愈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可进行广泛使用。

    作者:陈羽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膈疝致胸片误诊的X线影像分析

    目的:了解膈疝的X线影像学特征,并深入探究膈疝致胸片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X线检查并因发生膈疝而诱发胸片误诊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膈疝影像特征多表现为肺部疾病型、液气胸型、横膈病变型及肿瘤型,经由CT检查、胃肠造影等检查手段可进行确诊,术前X线胸片检查误诊诱因主要包括经验、检查手段缺乏及诊断方向偏离等。结论:临床上必须要采用多种影像技术对膈疝进行诊断,有助于减少误诊率,指导临床早期治疗。

    作者:杨生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护理人员30名,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差错率、护理缺陷率及患者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差错率与护理缺陷率均有显著降幅,护理质量有较大提升,同时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提升,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改善护理工作完成质量,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先大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31 I治疗甲亢后致甲减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131 I治疗甲亢后导致甲减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78例甲亢行131 I治疗后发生甲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后是否发生甲减的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8例患者治疗后发生甲减,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后未发生甲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结果:131 I治疗甲亢后,观察组患者TRAb升高率为84.21%,对照组患者TRAb升高率为57.50%,两组患者TRAb升高及降低情况比较X2=6.6010(P=0.0102),血清TGAb浓度的比较t=7.2103(P=0.0000),血清TPOAb浓度的比较t=2.6023(P=0.0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甲亢患者采用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的因素种类多,根据患者TRAb、TPO以及TM(前后需要统一,前文中为TGAb)情况进行剂量的调整,能够减低甲减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章婷;黄德斌;林丽萍;罗亚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室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急救室是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集中、重要的场所,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肩负着抢救患者生命的使命,承担着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任。因此,急诊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抢救成功率和社会公益影响力。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深化,如何在急诊室进行优质护理,防范安全隐患是医院护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压疮预防的研究进展

    压疮(Pressure Sore)是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压疮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据统计,2000-2004年美国住院患者中压疮患者占7%~9%,2007年欧洲所有医院中压疮的平均发病率为18.1%,我国上海约80%的截瘫患者发生过压疮,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资源的消耗。据统计,全球每年用于防治压疮的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消耗。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降低压疮的发病率并提高压疮的治愈率一直是护理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对压疮护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作者:左宪宏;安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标本溶血程度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测定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样本的溶血程度(HL)对于测定常用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LH750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简称LH750-ABREAI)测定Hb(血清血红蛋白)的水平,并以此为判定HL的指标,使用的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DXC600-ACA)对随即抽选的门诊中的40位患者行血液检测,并比较不同Hb值情况下患者的血清中的11项肝肾功能测定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Hb=0.0 g/L情况比,HL为Hb=3.0g/L情况下,TP、G和AST的水平升高十分明显(P<0.05),而Cr值变化差别不大(P>0.05);而当HL为Hb=6.0g/L情况下,TP、G和AST的水平较Hb=3.0g/L的情况又进一步的明显升高(P<0.05),Cr值则呈现明显下降(P<0.05)。而其余的指标在不同的HL情况下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的HL会引起血清中的Cr、TP、G、A/G和AST等肝肾的功能指标测定水平的明显变化,而对其余6项无显著的影响。

    作者:邱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眼周针刺治疗水液缺乏性干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眼周针刺治疗水液缺乏性干眼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并对其做出客观评价。方法:对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的312例水液缺乏性干眼患者行眼周针刺术,与同期312例行泪然组的水液缺乏性干眼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对角膜染色、泪流量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对于水液缺乏性干眼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泪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液流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眼周针刺术治疗水液缺乏性干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布阿衣夏木·阿布里孜;阿不都外里·玉素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在无痛人流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采用丙泊酚与氯诺昔康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无痛人流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产科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丙泊酚(对照组,n=50)与复合氯昔康(观察组,n=50)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例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VAS评分苏醒时、醒后15min、醒后30min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中,取丙泊酚与氯诺昔康联用,对患者宫缩痛有抑制作用,使丙泊酚在麻醉过程中的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缩短,对减轻循环、呼吸抑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一种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具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木;陈碧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宣教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健康宣教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儿童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宣教,观察组患儿则由一名护师以及责任护士宣教烧伤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烧伤知识的问卷得分为(19.5±4.6)分,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问卷得分为(11.5±4.8)分,护理满意度为55.56%。两组之间的比较有较大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患儿的护理工作中融入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家长对烧伤预防以及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让患儿获得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护理,在儿童烧伤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更加满意的治疗以及康复效果,让患者更快康复,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并发症中西结合疗法及护理配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祖国医学将其称之为“消渴病痹痿”,由于患者久病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络脉瘀滞,筋脉失养所致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多采用中医结合疗法,起到“气血旺盛,运行通畅”的疗效。同时做好各项护理宣教工作,排除各种危险因素,减轻患者痛苦;通过强化药物、饮食、运动等疗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各项生理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宋慧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价值和其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之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全部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根据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三级康复训练治疗。护理前和护理进行6个月的时候,采用QOL量表评价患者生活改善情况,并采用四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结果: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对照组的QOL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三级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提高运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胡传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保守疗法治疗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腰椎间突出患者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推拿、牵引及药物等保守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椎和腰椎间突出患者,给予推拿、牵引及药物等保守治疗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