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华
目的: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成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9例,人性化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人性化护理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本地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8例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彝族患者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结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彝族地区群众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对该病毒认识。同时,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作者:邹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强心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高切全血粘度(7.24±0.82)mPa·s,低切全血粘度(13.42±1.37) mPa·s,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与研究价值。
作者:张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带器早期妊娠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81例带器妊娠药物流产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取同期100例非带器妊娠行药物流产孕妇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带器早期妊娠者药物流产成功率91.36%,取器成功率100%,阴道出血量少量者占85.16%,未发生中重度生殖道感染。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带器早期妊娠(适时取环),不影响成功率,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妊娠囊排出时间没有增加,不增加感染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终止早孕方法。
作者:高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络活喜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能够在保障患者正常代谢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其血压水平,保护其肾脏功能,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皮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治疗,比较2组听力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在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指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在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利于促进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改善纤毛功能,联合中耳炎常用药地塞米松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预后,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黄榆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9/4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4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高龄段股骨粗隆间骨折特点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30%较对照组总满意率67.8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高龄段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家丽;张成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40例,以传统拉网式检测及分级检验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并将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分级检验结果接近于传统拉网式检测,其检测准确率为95%(38/40)。结论: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该检测方法更为简单快捷,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组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彭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合作医疗的深入开展,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社区门诊以其便捷的特点,使得社区的服务深受老年人的青睐。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特殊性,安全输液护理,“一针见血”的穿刺操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卢乐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X线胸片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及价值。方法:137例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入院时及治疗后对X线片的表现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诸药有以下四种表现:肺间质性病变:表现为肺部纹理不同程度的增粗、紊乱,边缘模糊,可伴有肺门影的增大,表现为自肺门向外呈扇形或扫帚样改变的增粗、僵直的肺纹理。肺段实质性浸润病变:可累及1个或者累及2个肺段呈片状阴影,阴影密度不均,其内可见斑点状或条索状阴影,形状大小不均,偶可累及一个肺叶。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表现为肺部中、下野内带的大小不均的片状、斑片状及云雾状阴影,边缘模糊。胸膜改变:表现为胸膜反应,可由少量胸腔积液。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多样化,但掌握其特点与鉴别诊断,对早期诊断及愈后均有指导意义。
作者:段顺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324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4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单用抗菌药物处方2797张、联用抗菌药物处方443张,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5.93%和13.67%;注射用和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7.38%和52.20%;内科和急诊使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为64.29%和10.22%;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排序为第一,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6.43%。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切除范围。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132例I、II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全部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安全切缘≥1 cm,术后放疗和全身辅助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患者恢复情况。结果:132例患者均获36个月以上随访。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9.2%。乳房美容优良率达93.2%。2例局部复发。1例远转移死亡。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安全切缘≥1 cm,并且冰冻切片确认阴性,术后进行必要治疗,能够保证良好的疗效和满意的乳房美容效果。
作者:刘福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引产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根据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给予利凡诺羊膜腔穿刺术引产。观察比较两组引产情况。结果:在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用药至分娩开始时间,产时至产后2小时出血量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引产成功率,分娩期并发症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引产和利凡诺羊膜腔穿刺术引产均为安全有效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临床引产方法,临床应根据孕妇的要求来选择引产方法。
作者:戴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行各类宫颈病变锥形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0例行高频电波刀(Leep)锥形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关注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发现,治愈率达到100%。结论:Leep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治愈率高,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方法。适当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夏玉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每组60人,治疗组给予中药自拟方灌肠,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灌肠。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灌肠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刚;杜强;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患者行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加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呋喃妥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细菌清除率以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尿路感染患者行加替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阿卜力孜·阿塔伍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价值和其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之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全部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根据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三级康复训练治疗。护理前和护理进行6个月的时候,采用QOL量表评价患者生活改善情况,并采用四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结果: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对照组的QOL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三级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提高运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胡传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探讨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者260例,随机分成室温保存组和冷藏保存组,测定结果进行对照,记录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情况。结果:室温保存24h血常规指标中WBC、RBC、Hb、MC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HCT、PLT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冷藏保存72 h血常规指标中WBC、RBC、MCH、Hb比较稳定,HCT、PLT在48 h内比较稳定,超过48h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不同温度下保存血液样品随着时间的增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在临床应用时要结合保存条件在优时间内进行检验。
作者:管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在临床上的毒副作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预防不良反应。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MTX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对患者给予合适的用药治疗,根据不同的不良反应给予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安全度过化疗期。结论: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护理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可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东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