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邓平

关键词:中医, 辨证治疗, 冠心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9/4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4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保守治疗子宫平滑肌瘤46例疗效观察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数患者无症状表现,少数患者可以腹部触摸出肿物以及阴道出血等体征。该病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不育不孕、习惯性流产、排尿障碍等危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子宫平滑肌瘤是由于“女性七情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至,治疗上应采取辨证施治的原则,病在气则理气行滞;病在血则活血破瘀。

    作者:王阿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临床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护理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实验结果,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及患者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以循证护理或行以预见性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均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医院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更为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案。

    作者:万登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阴道彩超与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TVS)及MRI对于子宫肌腺症的诊断价值以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患者40例,均在术前1月内实施TVS以及MRI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误诊原因。结果: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为75.0%,显著高于MRI的55.0%;TVS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2.5%、12.5%,显著低于MRI的20.0%、25.0%(P<0.05)。结论: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 ,影像学特征缺乏典型性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合并症等,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0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中药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试验组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手术率,药物副作用不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学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在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埃索美拉唑联合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反应,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赵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进行抽样,依据不同体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依据产妇自身状况自由择取体位(侧卧位、坐位、卧位或蹲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应用截石体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结果:实验组产程异常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产程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更为人性化,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邵银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难治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是妇科疾病中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等,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生活和工作。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难治性念珠菌性阴道炎,选取临床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进行对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洗相结合的方法,均以2周为1疗程,观察临床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27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0%;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8例,无效12里,有效率占6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晓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情况与药敏情况

    目的: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情况以及药敏试验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于我科的107例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标本做为研究对象,对尿标本实施细菌检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分析该类患者尿液中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通过细菌检验共分离出菌株10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为77株,革兰氏阳性杆菌数量为24株。对上述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对头胞菌素类、丁胺卡那霉素敏感性较强;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对三代头胞菌素敏感性较强。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主要地位,不同类型的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同,为了对临床医师的准确用药做出科学指导,必须做好该类患者病原菌的相关检测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工作。

    作者:古丽扎提·阿哈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级检验应用于肾脏生化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80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受检者均分别进行分级监测和传统拉网监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有传统拉网式检验,研究组应有分级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大部分检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漏诊及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检验在肾脏临床生化检验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项目指标的检验符合率,降低漏诊和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万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女性慢性盆腔炎诊治观察及健康宣教

    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不稳定,复发频繁,导致病情日益加重;我院继承祖国医学理论精髓,审因论治。在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发作的同时配合以“活血化淤、理气散结、热解毒祛湿”的中药辅佐,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治愈效果。同时依据患者不同的体征表现,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加强个性化护理;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日常生活健康生活指导工作,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董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综合疗法与护理体会

    自身免疫疾病、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均可以引发肝硬化,临床治疗多采用中西结合等综合疗法。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纠正蛋白质、氨基酸和电解质失衡;饮食低盐限水、多吃蔬菜、保持营养均衡、戒烟酒;选择护肝利胆退黄的药物,控制感染与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兆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策略

    目的:对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策略进行探讨。方法:每周定期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两月组织召开医院感染持续改进会议。结论:采用该护理方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家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加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2月17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0例,随机将1800例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90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在护理后的6周和12周检测患者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后,研究组患者在空腹2小时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明显降低且优于参照组,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很满意800人,满意58人,比较满意32人,不满意10人;参照组患者很满意741人,满意64人,比较满意15人,不满意80人,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然低于研究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培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加满意,值得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肖莲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肝癌患者的护理

    肝癌是恶性瘤之一,早期症状隐形,要大力开展普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肝癌患者科学地做好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赵金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计划生育宣教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实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护理的应用价值,为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效率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计划生育办管辖的已婚女性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观察组女性给予计划生育宣教护理,对照组女性不给予计划生育宣教护理,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女性再次妊娠率和生育率情况,判断计划生育宣教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女性的再次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育率和计划外生育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实施计划生育宣教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计划位生育率和再次妊娠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郁菊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谈谈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防治措施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气道慢性炎症常见病。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医生或家属首先积极查找致敏原,避免发病诱因,做好预防宣教措施。用药治疗上一般使用茶碱类药物,必要时吸氧,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症儿童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我院采用中西结合疗法,具有明显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抑制白细胞介素的产生;改善外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

    作者:东秀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综合疗法分析观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地区,青壮年男性发病居多;表现下肢趾端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足趾持续性变冷甚至出现肢端溃疡等体征。临床根据病情及病变范围采用多种疗法,我院多采用综合疗法,目的在于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尽量恢复劳动力;同时加强患者院外健康指导教育。要求患者绝对禁烟;保持足部清洁与干燥、防止感染及外伤;应经常变换体位,以利于血液循环。

    作者:陈显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眼睑板腺按摩操作方法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行睑板腺按摩的操作、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行睑板腺按摩的28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0例患者共进行睑板腺按摩662次,经睑板腺按摩后,患者睑板腺分泌物均恢复正常,主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眼睑板腺按摩可有效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按摩过程中注意给予正确的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进会;宋晓燕;林春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个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血液净化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3±1.6)天,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5±3.8)天,满意度为85.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病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病发症发生率为18.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恢复健康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潘晓;王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强心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高切全血粘度(7.24±0.82)mPa·s,低切全血粘度(13.42±1.37) mPa·s,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与研究价值。

    作者:张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