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慢性盆腔炎诊治观察及健康宣教

董晓东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发作期, 抗生素, 中药辅佐, 健康宣教
摘要: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不稳定,复发频繁,导致病情日益加重;我院继承祖国医学理论精髓,审因论治。在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发作的同时配合以“活血化淤、理气散结、热解毒祛湿”的中药辅佐,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治愈效果。同时依据患者不同的体征表现,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加强个性化护理;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日常生活健康生活指导工作,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为微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为克氏针内固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为27d~45d,平均(34.5±2.6)d,对照组为36d~67d,平均(58.7±3.9)d,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高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分

    目的:探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奥美拉唑,实验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和潘托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90.38%vs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喇晓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结局。结果:在阴道产例、剖宫产例、妊娠期高血压发生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发生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例、新生儿畸形发生例、新生儿窒息发生例、胎死宫中发生例、极低体质量儿发生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例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谈谈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来说,采取中西结合综合用药方法,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乙肝病毒存在变异,彻底清除困难;病情反复迁延,转移肝硬化、肝癌的几率高。所以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辅佐治疗,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清热解毒,疏肝活血,扶正祛邪,健脾补肾,提高转阴率。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崔克宏;刘国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切口妊娠局部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MTX)与单独使用肌注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子宫动脉插管,通过导管灌注甲氨蝶呤(MTX)50~100mg至子宫动脉,灌注毕则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对照组采用单独肌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实验组β-HCG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阴道流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具有微创、预防子宫大出血等优势,显著降低子宫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万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洗手护士工作的安全隐患与防范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手术室洗手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防范措施以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利益。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比较两种换药方式在老年糖尿病足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比较两种换药方式在老年糖尿病足护理中产生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共120例符合Ⅱ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当中选取7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给予观察组的所有患者如下的护理方法:用一定适量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洗,然后选用正确的美皮护、美皮康等墨尼克伤口敷料的相关种类,并进行无菌的外敷方式后进行固定;给予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如下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之后沾有百多邦药膏的纱布进行外敷和固定,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2.1%,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是80.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选择合适的伤敷材料,减少换药的次数,避免由于换药带来加剧伤势的风险,是探讨治愈老年糖尿病足疾病的新的视角。

    作者:田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

    目的:了解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32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20例患者均使用了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涉及了6远大类(19种)抗菌药物。320例患者中,只有10例患者使用单一用药,占3.12%,绝大多数患者使用了联合用药的抗感染治疗方案;278例患者使用了二联抗菌药物,占86.88%,使用的硝基咪唑类+β-内酯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32例患者使用三联抗菌药物,占10%,使用的硝基咪唑类+β-内酯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的有替硝唑、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是存在用药起点过高、更换药品依据性差、疗程过长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唐忠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论治肠痈38例疗效观察

    中医认为肠痈多因“热毒内聚,瘀结肠中”而生。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包块”为主症。热毒蕴肠证者多表现“右少腹触痛、反跳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施治常以“排脓消肿、清热解毒、软坚通便”;气滞血瘀者多表现“右少腹疼痛固定不移、脘腹胀闷、恶心、舌有瘀斑、脉弦涩”,施治常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热毒炽盛者多表现“腹痛剧烈、高热、大便秘结、舌红绛而干、脉弦数”。施治常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

    作者:张喜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压氧在面神经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症状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我科使用高压氧并且联合常规药物、针灸给予患者治疗后,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华;杜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导睡眠监测仪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探究

    目的: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仪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失眠障碍伴焦虑抑郁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并加强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根据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对患者的睡眠情况分为轻、中、重度三类睡眠障碍,本组患者入院时经监测有10名患者为轻度睡眠障碍,24例为中度睡眠障碍,22例为重度睡眠障碍;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检测有18例睡眠障碍消失,轻度睡眠障碍19例,12例中度睡眠障碍,7例重度睡眠障碍。结论:患者在监测过程中应用导睡眠监测仪并配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真实的反应患者的病情,协助医生的治疗,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夏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方式,旨在为临床科学诊断甲状腺滤泡肿瘤并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所积累病例中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滤泡肿瘤31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瘤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常规超声进行针对,比较图像特征。结果:研究组患者形态不规则率为32.26%、无细晕率为67.74%、边界不清率为25.81%、回声低或极低率为58.06%、实性率为77.42%,显著高于对照组,微钙化率为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滤泡肿瘤和腺瘤经常规超声诊断有较多相似处,但是甲状腺滤泡癌超声显示形态不规则、无细晕、边界不清、回声低或极低、有微钙化、实性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诊断时应首先考虑甲状腺滤泡癌的可能性。

    作者:赵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能量代谢失衡与肥胖症

    人体内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是产能的过程,合成代谢是耗能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以上所说的两个过程相对平衡,结果人体不胖不瘦,如果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人就发胖,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人就变瘦。所以能量代谢的失衡是人体趋向过胖或过瘦的根本原因。正常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总能量与人体内代谢及运动消耗总能量应保持相对平衡。如果摄入的能量长期超过机体消耗的能量,不能保持相对平衡,则多余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蓄积体内,导致体重增加。当体重超过正常体重20%时,就引起肥胖症。肌肉活动、精神活动(如烦恼、恐惧或强烈的情绪激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环境温度等是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一般引起肥胖的因素是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外界(环境或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与运动有关的因素等等。因此肥胖是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运动有关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主要的是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的作用。

    作者:奥布力喀斯木·图尔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3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3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9例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模式;观察组19例患者均采用中医治疗模式。治疗结束后,对中、西医两种疗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中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68%。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嵇广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骨肽对骨不连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骨肽对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注射用骨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76.9%,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高度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阳;杨涛;曹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室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急救室是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集中、重要的场所,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肩负着抢救患者生命的使命,承担着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任。因此,急诊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抢救成功率和社会公益影响力。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深化,如何在急诊室进行优质护理,防范安全隐患是医院护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卵巢巨大未成熟畸胎瘤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卵巢畸胎瘤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1例卵巢巨大未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顺利,通过两周的住院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好转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减轻疾病痛苦,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应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昌文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理论指导用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治疗糖尿病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所收治的9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名。针对实试验组患者实施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药物疗法,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西药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45名试验组患者索取得的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实施药物疗法去治疗糖尿病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可以在临床加以推广与应用。

    作者:覃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表达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对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和正常人群(对照组)各40份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的表达及CD3+CD4+/CD3+CD8+比值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CD3+、CD4+细胞表达率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CD8+及CD3+CD4+/CD3+CD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常常伴有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鉴定有助于了解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及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作者:钱起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结核性脑膜脑炎78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研究本地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8例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彝族患者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结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彝族地区群众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对该病毒认识。同时,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作者:邹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