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论治肠痈38例疗效观察

张喜娟

关键词:肠痈, 中医辨证论治, 疗效
摘要:中医认为肠痈多因“热毒内聚,瘀结肠中”而生。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包块”为主症。热毒蕴肠证者多表现“右少腹触痛、反跳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施治常以“排脓消肿、清热解毒、软坚通便”;气滞血瘀者多表现“右少腹疼痛固定不移、脘腹胀闷、恶心、舌有瘀斑、脉弦涩”,施治常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热毒炽盛者多表现“腹痛剧烈、高热、大便秘结、舌红绛而干、脉弦数”。施治常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实习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予适当的策略进行更正,不断的提高护生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加深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不断的提高护理的水平。“教学相长”,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显著的提高。

    作者:邓雪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膈疝致胸片误诊的X线影像分析

    目的:了解膈疝的X线影像学特征,并深入探究膈疝致胸片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X线检查并因发生膈疝而诱发胸片误诊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膈疝影像特征多表现为肺部疾病型、液气胸型、横膈病变型及肿瘤型,经由CT检查、胃肠造影等检查手段可进行确诊,术前X线胸片检查误诊诱因主要包括经验、检查手段缺乏及诊断方向偏离等。结论:临床上必须要采用多种影像技术对膈疝进行诊断,有助于减少误诊率,指导临床早期治疗。

    作者:杨生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个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血液净化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3±1.6)天,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5±3.8)天,满意度为85.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病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病发症发生率为18.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恢复健康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潘晓;王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化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措施分析

    对于医院的工作来讲,病历档案的管理相当重要,应当制定出严格的政策促进管理效益的增强。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原则和重难点,同时对工作今后发展的措施和基本政策加以严格的分析,旨在不断促进现代化工作的进步,完善管理的细节,为更好的推动医院的前进和管理效益的增强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曹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测定初步报告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 -loid cells, TREM)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个受体家族,包括3个激活型受体(TREM-1,TREM-2,TREM-3)和1个抑制型受体(TREMlike transcript-1,TLT-1)。TREM-1主要表达于血液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表面,选择性地表达于肺泡液、肠液及其他体液的巨噬细胞表面,能够增强Toll样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主导作用。其通过特殊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促进促炎介质的产生、抑制抗炎介质的表达而激活和放大炎症级联反应。其释放的亚型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众多感染性疾病中均升高,能够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国内外有多篇有关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的表达研究[1,2]。但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sTREM-1)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研究较少[3,4]。本文研究 sTREM-1在RA、SLE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sTREM-1在这二种风湿病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林星;吴茂春;陈武;俞建钰;陈晗;余华;刘城亮;邓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治疗55例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74.1%,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早搏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患者早搏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能显著减少早搏次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友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洁净手术部环境物品管理在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

    目的:为了手术患者的安全,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是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认真探寻洁净手术部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对于控制感染的路径。方法:我院自2010年2月启用洁净手术部,通过四年临床工作实践,结合我科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各类人员管理,组织手术部全体护士和相关人员进行洁净手术部理论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种操作技术规范、工作标准以及操作流程;加强手术部一次性物品、可复用的器械和物品的贮存、使用,以及使用后处理的管理。结果:通过对洁净手术部环境、物品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无菌物品合格率100%,无菌手术间空气质量在静态环境中细菌菌落数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洁净手术部空气环境卫生学标准,为手术营造了一个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对预防医院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重要保障的作用。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结论:通过加强洁净手术部环境管理和物品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潘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重症脑外伤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术治疗),均34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带管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带管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带管时间、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在治疗重症脑外伤疾病临床上气管切开术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张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从3420例标本的检测结果看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

    目的:统计马王堆医院近年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分析其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的变化状况,为提高医院检验水平和了解细菌来源及抗菌药物的不同特点,探讨其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对本院近一年的患者细菌临床标本14021例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阳性标本3420份。阳性率为24.39%。其中革兰阳性需氧菌436株,占比12.74%;革兰阴性需氧菌2418株,占比70.7%;真菌384株,占比11.23%;支原体183株,占比5.33%。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多重耐药性菌菌种分布比较广泛,一般主要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等。结论:主要细菌的耐药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加强对细菌分布及耐药菌的检测,了解其变化状况,对临床合理选用耐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价值。方法:采用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g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对80例NAFLD患者及30例健康人群进行VTQ值检测。统计分析NAFLD患者及健康人群间的VTQ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NAFLD组与对照组间 VTQ 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二维超声上不同程度的NAFLD患者 VTQ 测值差异存亦在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患者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肝脏的 VTQ 值逐渐增高,两者存在正相关。结论:ARFI 技术作为无创的新兴技术,可较准确的对 NAFLD进行定量分析,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琴;李燕;伍宏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静滴,爱全乐、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行布地奈德与爱全乐、全乐宁雾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3.5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征改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开放手术疗法之我见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开放手术疗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2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实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不管是在手术期间,还是在术后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57例患者在术后排尿通畅,相对于手术前而言,经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大尿流率以及平均尿流率均有所改善。结论:在老年前列腺患生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开放手术来予以治疗,所获疗效显著,在临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刘缀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泌尿系结石48例诊治与护理分析观察

    祖国医学阐述泌尿结石属于“沙淋、石淋、血淋”等病症范畴,脾失健运、气滞不宣日久成血癖、肾虚则膀脆气化失调,癖积成石。发病多以青壮年且病情缠锦。目前微创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术后合理使用中医药,促进了尿路黏膜的愈合,清除残留结石,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发挥辅助积极的治疗作用,意义重大。

    作者:姜广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救治的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及护理,分析其结果。结果:经仔细观察出血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并进行细致护理后,46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具有起病快、发病率和危险率高等特点。对产妇产后状况进行紧密观察,能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现象,及早判别出血原因,对症采取处理措施,并做好其产后护理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病死率,为患者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张留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70.6%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4.1%;不良反应发生率以14.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接收的124例门诊输液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人性化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得知,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引入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臧建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型综合性医院外科系运用循证医学护理理论控制感染管理体会

    目的:对大型综合性医院外科系运用循证医学护理理论控制感染管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6月间外科手术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感染管理;另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间外科手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运用循证医学护理理论进控制感染管理。后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较高,P<0.05。结论:采用循证医学护理理论控制感染管理能有效改善医院感染情况,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尹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进行抽样,依据不同体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依据产妇自身状况自由择取体位(侧卧位、坐位、卧位或蹲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应用截石体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结果:实验组产程异常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产程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更为人性化,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邵银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谈谈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来说,采取中西结合综合用药方法,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乙肝病毒存在变异,彻底清除困难;病情反复迁延,转移肝硬化、肝癌的几率高。所以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辅佐治疗,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清热解毒,疏肝活血,扶正祛邪,健脾补肾,提高转阴率。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崔克宏;刘国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临床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进行临床分析,并为合理用药提出应对措施。方法:抽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在本院就诊的488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2011年114例,2012年149例,2013年225例。对所有患者的用药状况进行分析,对其所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以及错误发放药品等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在488例消化内科患者中,不合理用药的有183例,不合理用药为31.12%。在不合理用药的183例消化内科患者中,2011年有54例,占29.51%;2012年有46例,占25.14%;2013年有83例,占45.36%。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主要有:(1)药物用量过大化。(2)重复使用药物。(3)不合理联合用药。(3)药物联用致使毒副作用提升。其中,由于药物用量过大化的有79例,重复多次使用药物的有32例,不合理联合用药的有41例,药物联用致使毒副作用提升的有31例;分别占43.17%、17.89%、22.41%、16.94%。结论:在消化内科日常工作中,临床医生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对科室用药的药理进行充分掌握,以此提升科室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

    作者:云朝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