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潘晓;王瑷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血液净化患者,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血液净化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3±1.6)天,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5±3.8)天,满意度为85.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病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病发症发生率为18.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恢复健康有较大的帮助。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方式,旨在为临床科学诊断甲状腺滤泡肿瘤并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所积累病例中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滤泡肿瘤31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瘤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常规超声进行针对,比较图像特征。结果:研究组患者形态不规则率为32.26%、无细晕率为67.74%、边界不清率为25.81%、回声低或极低率为58.06%、实性率为77.42%,显著高于对照组,微钙化率为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滤泡肿瘤和腺瘤经常规超声诊断有较多相似处,但是甲状腺滤泡癌超声显示形态不规则、无细晕、边界不清、回声低或极低、有微钙化、实性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诊断时应首先考虑甲状腺滤泡癌的可能性。

    作者:赵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定咳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对感染后咳嗽患者采取定咳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4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53例治疗组和51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斯美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定咳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定咳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咳嗽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杜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由于“肠胃生痈”导致的“毒邪壅滞气血”。归属于“泄泻、肠风、滞下”等范畴。疾病多由“禀赋异常,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所致患者“气血壅滞,肠络受损,传导失司,下痢赤白”。病位主要在肠,且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临床常遵循“健脾补肾益气升阳、清利湿热理肠导滞、活血通络止痛”的辩证施药原则,疗效显著。

    作者:孟宪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病理分析及中西医治疗简述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胆弥蔓性炎症,或广泛的肝实质变性和坏死继续发展的结果,其肝胆病变特点为弥蔓性显微组织增生、结构紊乱、变性及质地变硬。一、肝病特点分析1.病因分类(1)肝炎后肝硬化,包括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所引起的。(2)血吸虫性肝硬化。(3)酒精性(营养不良性)肝硬化。(4)胆汁性肝硬化。

    作者:郑召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组给予抗感染、消炎、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加强全身治疗支持疗法,对照组则没有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不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其他治疗方法与观察组一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对其进行复检,观察组的复发率要小于对照组。结果: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和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350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对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0.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是预防产时及产后出血的关键,同时也是母儿健康的重要保障。

    作者:钱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成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9例,人性化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人性化护理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口腔的保健与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儿童口腔的保健与预防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146例3~6岁儿童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口腔保健与预防护理,而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了常规的护理工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龋齿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生活中进行口腔保健与预防工作,可降低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泌尿系结石48例诊治与护理分析观察

    祖国医学阐述泌尿结石属于“沙淋、石淋、血淋”等病症范畴,脾失健运、气滞不宣日久成血癖、肾虚则膀脆气化失调,癖积成石。发病多以青壮年且病情缠锦。目前微创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术后合理使用中医药,促进了尿路黏膜的愈合,清除残留结石,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发挥辅助积极的治疗作用,意义重大。

    作者:姜广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躯体疾患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抑郁心理障碍与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200例,将其和健康体检者对比,分析抑郁心理障碍发生率和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00例老年患者中,抑郁症发病率为35%,主要跟患者病程、合并疾病及年龄等有关。结论:抑郁心理障碍与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之间关系密切,需要对这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缓解其抑郁症状,以更好进行疾病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徐亚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专职护士培养在建立B超监视下E RC P术团队中的临床作用

    目的:专职护士培养在建立B超监视下ERCP术团队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4名原ERCP室专职护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系统培训,一组未经过转型培训,按原有经验配合同一术者行B超引导监视下ERCP术。比较其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5±5)min vs (60±5)min,t=11.32,P<0.05,成功率分别为95% vs 60%,X2=0.096,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vs 5%,P<0.05。结论:B超引导监视下新型ERCP专职护士的临床应用不仅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有利于手术配合,更是为医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作者:李雪雁;郑少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十二指肠降部后壁穿孔修补术后高位肠瘘患者的护理

    肠瘘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科疾病,一般分管状瘘和唇状瘘两种。唇状瘘无自愈可能,其特征是小肠黏膜外翻与皮肤愈着,如瘘口位置较高则其状如口唇。从瘘口可排出肠液、气体和食物,肠液中含有大量胆汁和胰液,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瘘口周围皮肤糜烂、组织被腐蚀,体液丢失很多,造成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等,给患者精神和肉体造成极大的痛苦[1],高位肠瘘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其高流量、高消耗性引起严重的水电介质平衡失调、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多脏器功能衰竭,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我院在2013年12月收治了1例高位肠瘘患者,经肠内营养、充分引流、胆汁回输等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门诊管理的实践探析

    医院门诊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特别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医院一定要加强门诊的建设、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服务模式、建立一个更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制定一个专业、科学的门诊制度。我们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多服务项目、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我们的医疗服务,力争达到患者和家属都满意。门诊部在医院的现代化建设、人民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占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因此门诊部是医院很重要的部门。

    作者:孙宗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68例急腹症患者的观察及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急腹症患者68例,对其采取手术或用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并采取详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观察其疗效。结果:68例患者中痊愈的有62例,占91.18%;出现病变后又经治疗后痊愈的有4例,占5.88%;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有2例,占2.94%。结论:对急腹症患者采取细心观察及悉心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效率,还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丹;赵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综合疗法与护理体会

    自身免疫疾病、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均可以引发肝硬化,临床治疗多采用中西结合等综合疗法。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纠正蛋白质、氨基酸和电解质失衡;饮食低盐限水、多吃蔬菜、保持营养均衡、戒烟酒;选择护肝利胆退黄的药物,控制感染与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兆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计划生育宣教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实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护理的应用价值,为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效率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计划生育办管辖的已婚女性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观察组女性给予计划生育宣教护理,对照组女性不给予计划生育宣教护理,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女性再次妊娠率和生育率情况,判断计划生育宣教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女性的再次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育率和计划外生育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实施计划生育宣教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计划位生育率和再次妊娠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郁菊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临床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护理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实验结果,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及患者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以循证护理或行以预见性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均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医院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更为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案。

    作者:万登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病案管理的运用

    优化病案管理是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病案管理的优化涉及整个医院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传统的病案管理如纸张病案体系,花费时间多,传输效率低,对内容的保存等方面都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病案管理需求,而且还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存储空间等资源。因此,为了优化病案管理,必须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

    作者:胡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室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急救室是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集中、重要的场所,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肩负着抢救患者生命的使命,承担着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任。因此,急诊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抢救成功率和社会公益影响力。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深化,如何在急诊室进行优质护理,防范安全隐患是医院护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1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肺炎患儿18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胸片改善情况、体温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7.19%)相较于对照组(83.45%)明显较高,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体温短时间内均得以恢复正常,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肺炎患儿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患儿病情有效改善,促使体温尽快恢复正常,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冯均丽;汪桂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