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病案管理的运用

胡静

关键词:现代化, 信息技术, 技术优化, 病案管理, 医院管理工作, 管理科学化, 管理需求, 存储空间, 传输效率, 组成, 资源, 纸张, 体系, 保存
摘要:优化病案管理是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病案管理的优化涉及整个医院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传统的病案管理如纸张病案体系,花费时间多,传输效率低,对内容的保存等方面都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病案管理需求,而且还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存储空间等资源。因此,为了优化病案管理,必须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患者伴发焦虑状态的临床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对肺结核患者伴发焦虑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肺结核伴发焦虑状态住院患者,分为干预组(65例)及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10.5mg qd 丹麦灵北制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在入院1周内及3个月、9个月后分别进行临床评估;同时在入院时及9个月后行胸片检查,观察病灶吸收情况。结果:对照组3个月及9个月后焦虑评分高于干预组(63.71±3.65,51.71±3.25,p<0.05)(65.21±4.56,47.53±5.21 p<0.05);对照组9个月后肺部情况病灶吸收较干预组差(30(46.9),37(61.7),p<0.05)。结论:1.肺结核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高2.早期应用抗焦虑药物能显著提高肺结核伴发焦虑状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海艳;阳薇;周玲媛;尹凤鸣;周友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

    目的:针对门诊部的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护患之间的不良沟通,提高分诊质量,防止同类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的二次反生,预防门诊部出现预料以外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概率。方法:对我院门诊部2011年整体发生的35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剖析,包括不同事件,不同分诊科室,计算出百分比,针对涉及不同原因产生的护患危机事件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我院门诊部2011年全年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总结出以下几点高概率事件:①给药时出现错误;②护理用针不当,致使患者被刺伤;③护理投诉;④患者出现压疮现象;⑤患者被烫伤;⑥患者跌倒;⑦患者坠床;⑧给药时药物出现外渗;⑨管道滑脱;⑩收集标本错误。通过对以上十种不良事件的分析,我院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且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有良好的预防作用。2012年全年护患沟通和评估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使命感,强化护士的业务熟练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对紧急事件的处理制定出相关的治理措施,有助于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使护理人员的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与缓解,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蒋官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T检查对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检查在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04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60名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复查,结合患者资料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经过CT检查得出60例患者复发、转移的检出率86.7%、准确率85%;病理学诊断证实60例患者复发、转移的检出率95%、准确率95%,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X2=2.50,P>0.05)。结论:CT检查对卵巢癌的复发、转移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及准确率,是术后复查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建荣;王敏;余娟;唐艳芬;周菁华;刘培俊;黄康;刘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疗效的比较

    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比较,为临床手术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收治的慢性阑尾炎患者45例作为实验组,并且选取同期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是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的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恢复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少,手术治疗效果也要好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慢性阑尾炎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进行治疗的推广和应用,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发现患者的并发症比较高,需要进行治疗的改进。

    作者:阿卜来提·艾则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高、低频探头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高、低频超声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我科运用高、低频超声对比扫查的110例术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频超声诊出阑尾炎75例.符合率68.1%。低频超声结合高频超声诊出阑尾炎98例,符合率89%。结论:高、低频超声互相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明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随访半年以上,好转26例(32.5%)、中残12例(15.0%)、重残14例(17.5%)、植物生存8例(10.0%)、死亡20例(25.0%)。结论:在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早期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佳的治疗方法,维持患者血容量正常和血压稳定,对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勇;任继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

    目的:了解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32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20例患者均使用了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涉及了6远大类(19种)抗菌药物。320例患者中,只有10例患者使用单一用药,占3.12%,绝大多数患者使用了联合用药的抗感染治疗方案;278例患者使用了二联抗菌药物,占86.88%,使用的硝基咪唑类+β-内酯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32例患者使用三联抗菌药物,占10%,使用的硝基咪唑类+β-内酯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的有替硝唑、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是存在用药起点过高、更换药品依据性差、疗程过长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唐忠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非洛地平联合健康教育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非洛地平联合健康教育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有58人。B组实施常规降压药物治疗,A组使用非洛地平联合健康教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与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82.8%,数据差异(P<0.05)。A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4.8%,B组优良率为69.0%,依从性对比(P<0.01)。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健康教育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程跃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为微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为克氏针内固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为27d~45d,平均(34.5±2.6)d,对照组为36d~67d,平均(58.7±3.9)d,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高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静滴,爱全乐、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行布地奈德与爱全乐、全乐宁雾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3.5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征改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白血病并发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分析

    目的:探讨白血病并发肛周脓肿患者临床护理的作用,总结经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90例,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换药护理、防感染护理和饮食护理,记录护理情况并总结经验。结果:90例白血病并发肛周囊肿患者的创口愈合情况较好,且都没有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甚至恶化的现象,缩短了治疗时间。结论: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加速创面的愈合程度,减少换药时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问碧莹;黄明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应用的护理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相关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肠内营养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健康教育,以利于更好的做好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预防并发症,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郁丁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某院门急诊人次预测

    目的:本文运用直线方程法及季节比重预测医院门急诊量,为医院编制、完善管理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直线方程法和季节比重法,预测门诊、急诊量。结果:通过直线方程法分析5年门急诊量属直线型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显示第6年门急诊量仍是增长趋势,结合季节比重法进行季节预测,得出每年2月是谷底、12月是高峰的变化规律。结论:采用直线方程法和季节比重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既能分析门急诊量的发展趋势,又能促进医院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作者:宋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在无痛人流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采用丙泊酚与氯诺昔康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无痛人流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产科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丙泊酚(对照组,n=50)与复合氯昔康(观察组,n=50)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例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VAS评分苏醒时、醒后15min、醒后30min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中,取丙泊酚与氯诺昔康联用,对患者宫缩痛有抑制作用,使丙泊酚在麻醉过程中的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缩短,对减轻循环、呼吸抑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一种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具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木;陈碧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护士长应具备的管理艺术

    通过临床实践分析,总结护士长管理艺术的作用和意义。从护士长的素质,管理效果,人际关系探讨管理艺术方法,措施。护士长管理艺术是人文管理,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会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一个护士长是人,财,物的综合管理者,对内有医疗管理,医护等管理,对工作尚有护患管理,物资分配,人员调配,掌握管理艺术,才能做好护士长。

    作者:秦惠琴;赵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抗精神病药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疾病住院患者60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比例进行比较,并使用自制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分析抗精神病药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受损比例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结论: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越易导致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氯氮平导致患者出现血糖代谢异常的比例大于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

    作者:白福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乳腺脂肪瘤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乳腺脂肪瘤位于皮下脂肪层内或腺体层,超声检测多为中强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瘤体边界清楚,是一种常发于中老年女性的发良性肿瘤。乳腺脂肪瘤表面为分叶状,外层有纤维包膜,单个表现居多,且周边组织物粘连。鉴别诊断:乳腺脂肪瘤也是一种良性肿瘤,常规彩超显示呈低回声,境界不甚清楚;乳汁淤积而形成积乳囊肿,随淤积时间延长而致乳汁钙化;分叶型乳腺纤维瘤以及乳腺错构瘤,生长较快且质较硬;乳管内乳头状癌肿块表面不光滑,乳管可有扩张和破坏。

    作者:丁晶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3240张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324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4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单用抗菌药物处方2797张、联用抗菌药物处方443张,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5.93%和13.67%;注射用和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7.38%和52.20%;内科和急诊使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为64.29%和10.22%;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排序为第一,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6.43%。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强心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高切全血粘度(7.24±0.82)mPa·s,低切全血粘度(13.42±1.37) mPa·s,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与研究价值。

    作者:张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崔晓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