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心玲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临床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护理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实验结果,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及患者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以循证护理或行以预见性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均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医院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更为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案。
作者:万登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的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FTS技术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行围术期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情况比较,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治疗费用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如咽喉疼痛、恶心呕吐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胀、吻合口瘘等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重置胃管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胃肠道手术疗效好,安全性高,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早恢复健康,快速康复外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裴成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评价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前者给予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后者给予麻杏甘石汤辩证加减治疗,统计前后症候积分,评判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6.67%、痊愈+显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36.67%、76.67%,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咳嗽(0.4±0.2)分、咳痰(0.3±0.1)分低于对照组(1.1±0.4)分、(1.0±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在患者依从性良好的前提下,以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较于西药治疗,更有助于化痰止咳,改善症候,从而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杨善军;王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统计马王堆医院近年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分析其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的变化状况,为提高医院检验水平和了解细菌来源及抗菌药物的不同特点,探讨其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对本院近一年的患者细菌临床标本14021例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阳性标本3420份。阳性率为24.39%。其中革兰阳性需氧菌436株,占比12.74%;革兰阴性需氧菌2418株,占比70.7%;真菌384株,占比11.23%;支原体183株,占比5.33%。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多重耐药性菌菌种分布比较广泛,一般主要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等。结论:主要细菌的耐药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加强对细菌分布及耐药菌的检测,了解其变化状况,对临床合理选用耐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将14例不典型肝脓肿的核磁共振特点进行总结,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研究MRI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4例手术病理治愈的不典型肝脓肿的MRI表现,进一步分析了不典型肝脓肿的发病特点及好发部位,MRI 的诊断价值等等。14例不典型肝脓肿T2 WI中出现了高信号,同时也出现了强化,这都表明了肝部存在异常。而不典型肝脓肿的各处如包膜和脓肿壁等部位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本文对不典型肝脓肿的信号特点及强化特点进行了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有更高的准确率。
作者:吴辉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对食道型颈椎病患者,对其实施针灸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10日-2014年5月12日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完成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在症状评分以及体征评分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食道型颈椎病患者,选择D1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终获得的治疗效果肯定,成功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 -loid cells, TREM)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个受体家族,包括3个激活型受体(TREM-1,TREM-2,TREM-3)和1个抑制型受体(TREMlike transcript-1,TLT-1)。TREM-1主要表达于血液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表面,选择性地表达于肺泡液、肠液及其他体液的巨噬细胞表面,能够增强Toll样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主导作用。其通过特殊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促进促炎介质的产生、抑制抗炎介质的表达而激活和放大炎症级联反应。其释放的亚型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众多感染性疾病中均升高,能够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国内外有多篇有关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的表达研究[1,2]。但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sTREM-1)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研究较少[3,4]。本文研究 sTREM-1在RA、SLE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sTREM-1在这二种风湿病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林星;吴茂春;陈武;俞建钰;陈晗;余华;刘城亮;邓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接收治疗的5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次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延缓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成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产科对于胎膜早破的方法和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引起医学研究工作者和临床实践工作者的相应思考,并提供一定得借鉴。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年间收治住院的98例出现胎膜早破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年间收治住院、未出现胎膜早破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结果:对于研究组孕妇和对照组孕妇的妊娠情况进行研究后可发现,研究组孕妇顺产的比率72.44%低于对照组孕妇89%,而接受阴道助产比率5.26%、新生儿窒息比率32.65%、剖宫产率22.14%则高于对照组孕妇的阴道助产比率2%、新生儿窒息比率9%、剖宫产率9%。数据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层医院的妇产科而言,及时、准确的处理胎膜早破,可以显著降低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和难产率,大程度的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单位的母婴保健服务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确诊为尿道损伤且自愿接受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患者70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以及随访时的数据资料。结果:70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均未出现尿瘘、尿失禁以及勃起功能障碍;平均手术时间(23.17±6.58)min,术中出血量(108.25±45.35)ml,灌注液体量(345.27±26.79)ml,住院时间(3.27±1.06) d;92.86%(65/70)经尿道造影检查显示尿道断端愈合理想;4.26%(3/70)显示尿道狭窄,2.85%(2/70)显示尿道变细,经对症治疗后均可自行排尿。结论:尿道损伤患者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外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5例外阴炎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外阴炎、阴道炎的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寻找不同外阴炎、阴道炎的病原菌特点,分析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本研究,对于各种外阴炎、阴道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因为外阴部暴露在外面,而且尿道、阴道和肛门等都与其毗邻,所以会使其处在经常湿润的状态,导致细菌极易容易产生和繁殖。此外,外阴部和外界接触的时间更多,更容易受到各种物理和化学性的刺激,这也是外阴部容易发生炎症的原因,而且这可能和阴道炎同时存在。此外,因为外阴炎和阴道炎的致病原因非常多,所以很多阴道炎比如非特异性外阴炎,病毒性外阴炎阴道炎等都属于传播性疾病。结论:治疗外阴炎阴道炎,需要弄清病因,对号入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才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才能够解除广大女性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桂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检验科做出明确标记存在误差的50例血液标本的情况。结果:造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因素为送检因素,19例(38%),占第二位的因素为采集量不符合检验要求,13例(26%),第三位的是标本溶血,11例(22%),因检验因素引起的误差为4例(8%),因患者因素引起误差的为3例(占6%)。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存在多样性,为了降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机率,必须加强标本的采集、存放、检验等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增强各环节操作者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
作者:朱江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9年7月-2013年7月本院诊治的130例脑血栓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缺损情况、ADL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ADL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且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富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崔晓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同种检测方法下血清样本以及三种抗凝血浆,包括肝素锂血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血浆以及枸橼酸钠血浆的常规生化检测项目结果差异。方法:选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者84例。利用相同的检测方法对其10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包括:ALT、AST、TC、TG、ALB、TP、LDH-C、HDL-C、BUN、Cr。结果:肝素锂血浆组生化指标AST、TC、TG、LDH-C与血清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血浆组除LDH-C外其余生化指标与血清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枸橼酸钠血浆组10项生化指标与血清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处理方法下的血液样本其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检验医师应根据WHO标准选择合适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提高准确性。
作者:汪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70.6%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4.1%;不良反应发生率以14.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骨肽对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注射用骨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76.9%,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高度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阳;杨涛;曹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9/4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4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疤痕癌(cicatricial carcinoma)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皮肤疤痕或疤痕疙瘩因奇痒而挠抓,摩擦致疤痕破损和糜烂,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恶变而成的皮肤癌。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逐渐病变发展而成。瘢痕癌由于局部血循环不良,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均疗效不佳,故一经确诊即应手术切除。瘢痕癌病程进展慢,转移发生较晚,早期手术预后较好。
作者:贺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难治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是妇科疾病中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等,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生活和工作。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难治性念珠菌性阴道炎,选取临床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进行对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洗相结合的方法,均以2周为1疗程,观察临床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27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0%;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8例,无效12里,有效率占6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晓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