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氨蝶呤化疗毒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张东霞

关键词:甲氨蝶呤若, 化疗, 毒副作用,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在临床上的毒副作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预防不良反应。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MTX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对患者给予合适的用药治疗,根据不同的不良反应给予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安全度过化疗期。结论: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护理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可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根治成功率高达94.87%,对照组仅为79.4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2%)虽少于对照组(53.85%),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根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胡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临床16例鼾症患者术后病情观察、护理、指导,防止呼吸道梗阻引起窒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一系列护理使手术危险性降低,16例鼾症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对鼾症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玉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骨肽对骨不连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骨肽对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注射用骨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76.9%,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高度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阳;杨涛;曹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评价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生儿接种免疫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结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并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所有5200名新生儿接种后,接种HepB1的为5118名,接种有效率为97.79%,其中HepB124h内及时接种率达97.19%。孕妇中98.10%检测了HBsAg,母HBsAg阳性率达4.78%。结论:可采用重复免疫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免疫,提高应答水平。

    作者:徐殿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12年9月-2013年12月53例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53例患者经换药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切口均得到愈合。结论:治疗不及时、病程延长、术中切口保护不当,术中切口缝合缺陷,术中引流管放置不当以及未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引起切口感染是导致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切口感染是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关键。注重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术中、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切口感染,降低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发生。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患者,选择普拉克索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PD合并抑郁患者45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PD合并抑郁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20例)与B2组(对照组25例)。B1组: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治疗,普拉克索剂量从0.375mg/d起,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可以逐步加大剂量,但每日不得超过4.5mg;B2组: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口服l片,3次/日,疗程3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B1组与B2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两组PD合并抑郁患者完成治疗后,在HAMD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PD合并抑郁患者极为显著(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B1组高于B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PD合并抑郁患者,普拉克索在缓解PD患者的抑郁症状方面效果满意,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祝美蓉;徐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防控护生职业伤害的探讨

    了解护士职业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护生常见职业伤害及原因,说明学校职业安全教育势在必行,提出职业安全教育要在医学基础课中融入、在基础护理学中贯穿、在临床护理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在实习前强化及在临床实习中巩固,护生通过学校职业安全教育,可预防和控制护生职业性伤害的发生。

    作者:杨再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治疗89例脑血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辛伐他汀对脑血栓治疗的二级预防及其临床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9例脑血栓患者,将8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是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是常规治疗,经过半个月之后,依照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8%,根据数据可见,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应用辛伐他汀的脑血栓患者,有显著的效果,明显了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了死亡率,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秀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情况观察

    为了观察住院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应用情况,选取我院住院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处方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应用符合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原则。

    作者:蒋琳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临床病理特点研究

    本文笔者以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临床病理特点为目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2004-2011年间德州市人民医院出现白蛋白尿的2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得数据分析,后做出一系列的相关讨论,并给出一些医疗建议。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强心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高切全血粘度(7.24±0.82)mPa·s,低切全血粘度(13.42±1.37) mPa·s,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与研究价值。

    作者:张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将1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与1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并将1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该院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了血细胞的检验,而主要分析的血液指标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血细胞(RBC)、RBC/MCV等。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A的患者RBC、RBC/MCV指标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观察组B;观察组A与对照组患者的RBC、Hb要高于观察组B,但RDW都低于观察组B;观察组A与观察组B的MCH、MCV都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血液检验符合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是76%、94%、67%,观察组B血液检验符合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是81%、96%、70%。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其各项血液指标测定可以为贫血诊断提供相对可靠有效的信息,从而使贫血类型得到有效的区分,使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

    作者:陈又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护理人员30名,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差错率、护理缺陷率及患者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差错率与护理缺陷率均有显著降幅,护理质量有较大提升,同时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提升,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改善护理工作完成质量,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先大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参治疗糖尿病有效成分分析

    目的:了解人参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人参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分析人参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结果:在对64例患者进行治疗后,显效36例(56.25%),好转27例(42.19%),无效1例(1.56%),总有效率为98.44%。结论:人参治疗糖尿病效果颇佳,有效成分包括人参多糖、人参皂苷、人参多肽等,可抑制食欲,阻滞肠道葡萄糖与脂肪吸收,改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活性与胰岛素抵抗,加快抗胰岛β细胞死亡。

    作者:郑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腹泻患儿大便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主要原因。方法:按照 ELISA试剂盒的操作说明,检测疑似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大便。结果:对2795例疑似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的检测,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967例,阳性率为24.1%,男性阳性率为21.3%,女性阳性率为13.2%,男、女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同月份分析,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主要高发于4~5月份和10~12月份,各月份RV阳性率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从不同年龄段上来分析,RV阳性者多集中在7~18月龄组,占73.7%;6月龄以下占18.0%;2岁以上占8.16%。各年龄段RV阳性率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在诊断和治疗上必须针对轮状病毒的发病情况做好预防,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同时降低死亡率。

    作者:菅彦丽;李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结核性脑膜脑炎78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研究本地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8例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彝族患者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结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彝族地区群众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对该病毒认识。同时,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作者:邹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性溃疡出血70例诊治观察与护理配合

    消化性溃疡出血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采取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西药泮托拉唑静脉给药,起效快,抑制胃壁细胞膜上质子泵H+-K+-ATP酶,为止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诸要合力,消除患者脾胃郁滞,恢复正常运化功能。护理方面,首先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消除恐慌心理情绪;准确检测患者出血量以及患者pH值,积极配合止血治疗。

    作者:姜云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切口妊娠局部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MTX)与单独使用肌注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子宫动脉插管,通过导管灌注甲氨蝶呤(MTX)50~100mg至子宫动脉,灌注毕则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对照组采用单独肌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实验组β-HCG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阴道流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具有微创、预防子宫大出血等优势,显著降低子宫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万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得普利麻复合瑞芬太尼精确全身麻醉在小板减少症患者剖宫产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确静脉全麻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剖宫产的应用。方法:剖宫产手术分两组,各40例,正常组(硬膜外麻醉),患者血小板在100x109/L-300x109/L,无凝血障碍;全麻组(得普利麻复合瑞芬太尼)。血小板<100×109/L,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精确静脉全身麻醉,记录麻醉前T0、术前T1、手术开始时(即气管插管后时刻)T2、胎儿娩出时T3、术中20 minT4及术毕孕妇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BIS ;胎儿娩出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PCO2、PO2;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术中呕吐情况。结果:T1,观察两组间的HR、SBP和DB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HR、SBP和DBP均低于全麻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正常组HR、SBP均低于全麻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患者HR正常组组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正常组较全麻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时间正常组长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5例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全麻组无呕吐;术中失血量、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新生儿插管处理率、脐动脉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麻醉效果佳、肌肉松弛、对新生儿呼吸抑制小,麻醉深度易控制,有效控制了患者出血,无麻醉意外发生。结论:精确麻醉,在BIS监测下,血小板减少症孕产妇行剖宫产麻醉选用丙泊酚联合瑞米芬太尼静脉麻醉,麻醉深度易控制,肌松满意,对母婴影响小,安全,患者舒适,无麻醉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家友;张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施孕期管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产妇在妊高征、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的新生儿在各种并发疾病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对产妇妊娠期控制好产妇的血糖,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作者:丁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