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段股骨粗隆间骨折特点及护理对策

林家丽;张成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 骨折, 高龄段,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高龄段股骨粗隆间骨折特点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30%较对照组总满意率67.8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高龄段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癌性疼痛护理干预56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治疗的112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组干预前疼痛Ⅰ级22例,占39.2%,疼痛Ⅱ级17例,占30.4%,疼痛Ⅲ级17例,占30.4%,护理干预后疼痛Ⅰ级54例,占96.4%,疼痛Ⅱ级2例,占3.6%;对照组护理前疼痛Ⅰ级22例,占39.3%,疼痛Ⅱ级18例,占32.1%,疼痛Ⅲ级16例,占28.6%,护理后疼痛Ⅰ级40例,占71.4%,疼痛Ⅱ级9例,占16.1%,疼痛Ⅲ级7例,占12.5%,两组护理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组护理后,干预组疼痛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疼痛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干预、加强饮食指导和基础护理,大大了减少了患者的患者疼痛级别,可减轻癌性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克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后牙隐裂及折裂口腔科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对后牙隐裂及折裂口腔科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09年3月-2014年3月口腔科收治的180位后牙隐裂及折裂患者,共有210颗患牙,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在修复全冠以后,对其进行5年随访。随访第1年,保存活髓成功概率为91.67%,牙髓治疗成功概率97.31%;随访第5年,保存活髓成功概率为83.33%,牙髓治疗成功概率93.54%。结论:在采取治疗修复以后,进行3年以上的随访追踪没有出现异常,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眼睑板腺按摩操作方法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行睑板腺按摩的操作、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行睑板腺按摩的28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0例患者共进行睑板腺按摩662次,经睑板腺按摩后,患者睑板腺分泌物均恢复正常,主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眼睑板腺按摩可有效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按摩过程中注意给予正确的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进会;宋晓燕;林春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对重症肾综合征出学热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时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整理,总结护理方法。结果:56例患者经过相关的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血生化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1例患者治愈,3例放弃治疗,2例转院治疗。结论:对于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相应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吕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个性化的限盐、限油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以促进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油、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家庭随访的方法对我社区168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等健内容的康教育,并对其行为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168例家庭中其高油、高盐饮食危害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22.62%,控盐勺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74.40%,控油壶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81.55%,控盐勺、控油壶联合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95.83%,以上数据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干预后仍有96.38%的患者希望相关人员继续对其进行督导。干预前168户家庭的平均盐油摄入量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可以对老年患者的控制油、盐摄入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作者:叶亚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培养的思考

    为适应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而双语教师的匮乏和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工作的瓶颈。针对这一情况,文章提出从青年专业教师中选拔双语教师,通过自学、校本培训、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及出国研修的方式全面培养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使其具备专业素养。

    作者:刘洁;米亚静;景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究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我院接收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7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并使用Gensini积分(动脉狭窄程度积分)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可得,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结合、非结合胆红素及血清总胆红素会随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减少,但尿酸会增加。结论:检验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能够为诊断冠心病提供有力依据,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受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变异性鼻炎致病环境因素探讨

    变异性鼻炎就是我们所说的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属于上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我国每年都有大概3000万的人受到这种疾病的折磨,据统计资料分析,变异性鼻炎在全世界范围内显现出高发病率和发病率逐年走高的趋势。特别是变异性鼻炎容易出现在儿童身上,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本文将针对近几年国内外的变异性鼻炎发病情况,就变异性鼻炎治病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李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加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2月17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0例,随机将1800例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90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在护理后的6周和12周检测患者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后,研究组患者在空腹2小时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明显降低且优于参照组,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很满意800人,满意58人,比较满意32人,不满意10人;参照组患者很满意741人,满意64人,比较满意15人,不满意80人,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然低于研究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培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加满意,值得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肖莲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宣教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健康宣教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儿童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宣教,观察组患儿则由一名护师以及责任护士宣教烧伤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烧伤知识的问卷得分为(19.5±4.6)分,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问卷得分为(11.5±4.8)分,护理满意度为55.56%。两组之间的比较有较大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患儿的护理工作中融入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家长对烧伤预防以及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让患儿获得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护理,在儿童烧伤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更加满意的治疗以及康复效果,让患者更快康复,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分

    目的:探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奥美拉唑,实验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和潘托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90.38%vs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喇晓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表达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对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和正常人群(对照组)各40份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的表达及CD3+CD4+/CD3+CD8+比值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CD3+、CD4+细胞表达率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CD8+及CD3+CD4+/CD3+CD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常常伴有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鉴定有助于了解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及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作者:钱起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350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对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0.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是预防产时及产后出血的关键,同时也是母儿健康的重要保障。

    作者:钱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泌尿系结石48例诊治与护理分析观察

    祖国医学阐述泌尿结石属于“沙淋、石淋、血淋”等病症范畴,脾失健运、气滞不宣日久成血癖、肾虚则膀脆气化失调,癖积成石。发病多以青壮年且病情缠锦。目前微创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术后合理使用中医药,促进了尿路黏膜的愈合,清除残留结石,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发挥辅助积极的治疗作用,意义重大。

    作者:姜广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评价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生儿接种免疫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结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并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所有5200名新生儿接种后,接种HepB1的为5118名,接种有效率为97.79%,其中HepB124h内及时接种率达97.19%。孕妇中98.10%检测了HBsAg,母HBsAg阳性率达4.78%。结论:可采用重复免疫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免疫,提高应答水平。

    作者:徐殿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颌畸形同期正颌术后苏醒期护理

    目的:探讨双颌畸形同期正颌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88例双颌畸形病人在全麻下同期行上颌骨lefort I型骨切开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双颌正颌术,术后苏醒期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88例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苏醒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双颌畸形全麻下同期行双颌正颌术,术后苏醒期易发生并发症,具有危险性,应严密监测,加强观察及护理,以确保病人安全平稳度过苏醒期。

    作者:黎庆芳;陈文平;岑金燕;罗秋英;陈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60例疗效观察

    高尿酸血症俗称通风,是嘌呤代谢障碍使患者尿酸累积而造成的疾病。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患者的软组织、关节以及肾脏中,引起炎性反应,疼痛难隐。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治宜清利湿热为主,笔者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佐治通风,可以快速改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缓解或消散炎症,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孔翠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成药不良反应案例分析及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就100种中成药不良反应案例分析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100例,男性68例,女性患者32例,认真分析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情况,从临床表现,性别,年龄其他药品等相关资料入手。结果:100例中成药患者中有轻度23例,中度48例,重度29例;其中A型反应患者42例,B型反应患者58例。结论:在中成药的使用过程中,医生要时刻注意患者对于中成药的反映情况。

    作者:丁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45例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讨论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45例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患者为例,对其治疗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后的45例患者,有27例属于优,13例良好,2例基本可以,有3治疗效果不佳,随后的康复治疗6至12个月,45例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都达到了骨性愈合。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以下优点:手术损伤性小,固定性可靠,治疗早期就可以活动肩肘关节,采用该方法治愈率较高,并且引发的并发症也很少,在各类肱骨干骨折治疗中较为适宜。

    作者:宋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用于门诊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本院内分泌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或单独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研究指标。结果:治疗后不论是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还是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血糖达标时间上,研究组(5.1±2.3)d明显优于对照组(8.8±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控制血糖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玲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