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红;邹晓霞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糖尿病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将 AMI 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 AMI 各80例分为临床组与对照组进行 TNF -α与 IL -1β的测定。结果:⒈临床组 TNF -α、IL -1β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有显著性差异;⒉临床组冠脉多支病变77.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p <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MI 合并糖尿病 TNF -α、IL -1β明显升高,冠脉病变更重。
作者:冯静;杨国政;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比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Ⅱ型糖尿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结果:实验组 FPG 及2hFPG 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9%(P <0.05)。结论: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方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纤维桩核冠对于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3年本院收治的142例牙体严重缺损患者,将其按照每组71例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通过金属桩核冠进行修复,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取得了93.1%的牙体缺损修复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修复牙体严重缺损中应用纤维桩核冠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使用金属桩核冠,应用纤维桩核冠修复能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以及需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56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调查问卷以收集相关数据。结果:关于计划生育咨询所占比例高,但对于生殖保健咨询所占比例低,提示育龄妇女对于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范围。结论:在日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应加强生殖健康咨询的广度及深度,从而尽可能满足广大育龄期妇女对于生殖健康以及性知识服务。
作者:郝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中医中药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5例乙肝患者,回顾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中医中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85例患者,显效38例,有效4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3%。结论:根据乙肝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病情。
作者:马文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抢救成批外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流程,强化医护配合理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抢救收治的23批次外伤病人,总结抢救措施以及医护配合流程。结果:在处理成批次外伤病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相互配合,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可以有效的缩短抢救病人的时间,提高处理疾病的有效性,增强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制定科学有效的成批次外伤病人急救护理流程,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吴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小儿哮喘运用综合外治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160例哮喘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运用常规的洗衣实施治疗,观察组的80例患者运用针灸、中药贴敷以及穴位注射等综合外治法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42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未见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达到95.00%;对照组患者中,32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有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哮喘采取综合外治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效果明显提升,对患者来说安全可靠,副作用小,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亚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来探讨八段锦功法对多种系统疾病的康复功效。对现代研究的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们对八段锦的康复功效越来越重视。研究人员将药物、手法、理疗等多种治疗手法与该功法结合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作者:商强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比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的妊高征患者11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结果:麻醉后2min,研究组 HR 较于麻醉前无明显变化,DBP 及SB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麻醉前(P <0.05)。对照组 HR 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患者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势,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胶质瘤术后呕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进行经验总结。方法:通过对2006-2013年我科收治的60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呕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分颅内、颅外两大块因素,通过对呕吐原因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大限度地降低呕吐发生率。结论:胶质瘤术后呕吐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可大限度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分别在护理第7天和14天的留取晨尿进行尿沉渣镜检和尿培养,并观察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循证护理干预组泌尿系感染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干预,能更好的预防脊髓损伤后泌尿系的感染。
作者:冯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应用阿司匹进行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68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把68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各为3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予以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来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射血与凝血功能评分对比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来治疗心肌梗死,所获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室射血评分以及凝血功能,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形式下护理人员所产生的压力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分析压力原因,找到解决压力的方法,使护士正确面对压力并掌握应对技巧减少压力源。结果:通过认真了解护士的形成压力的原因,采取有效解决对策,改善了护士压力状态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益。
作者:张菊梅;刘青莉;马永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的病因诊断及急救措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昏迷患者200例,对其抢救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00例昏迷患者当中,急性中毒患者占35%,其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占25%,而且多以40岁以下人群为主;脑卒中患者占44.5%;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占33%,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急诊内科患者发生昏迷的主要病因是:青年人中毒比例多,中老年人脑卒中比例大,糖尿病并发症比例也占较大比例。结论:参考患者发生昏迷的原因,可以使主治医生尽快明确病因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杨健;徐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高血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90d 的预后。结果:90d 时对照组预后良好的比例高于高血糖组(P <0.05)。结论:入院高血糖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作者:包黎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研究乳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子机制对于后期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发现与鉴定及临床应用等相关方面做了简要概述:乳腺癌细胞中有一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特点,同样也是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主要原因;针对乳腺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是预防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蓉;苏丽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加冰生理盐水联合泮托拉唑治疗 Cushing 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 Cushing 溃疡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静脉滴注泮托拉唑80mg,每日2次,并口服(或鼻饲)云南白药0.5g 加冰生理盐水50ml,每日4次。对照组58例静脉滴注泮托拉唑80mg,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对照组为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云南白药加冰生理盐水联合泮托拉唑治疗 Cushing 溃疡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祖坤;戴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5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22例下肢静脉完全阻塞,9例部分阻塞,11例部分再通,10例少部分再通;其中15例周围型血栓,12例为中央型血栓,25例为混合型血栓。结论: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在下肢静脉血栓病变诊断中彩超可准确观察血栓阻塞的范围、程度,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因此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康建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采用血常规检测的方法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诊断。方法:随机抽选40例来我院就诊的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同时健康体检者也选取40例,分为 A、B、C 组,通过血常规检测验,得到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A 组和 B 组与 C 组的 RBC、RBC /HB、MCV、MCH、MCHC、RDW的差异都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 两组之间的 RBC、HB、RDW 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在对 IDA 和 THAL 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非常大,可以为患者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以达到为治疗争取更充裕的时间的目的,使误诊和漏诊的现象减少,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作者:罗娟;叶慧明;陈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 MRI 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进行 MRI 检查,回顾性分析他们的 MRI 征象及与病理状态的关系。结果:脑海绵状血管瘤的 MRI 表现具有特异性,呈爆米花样或桑葚状、结节状高低混杂信号并伴有 T2WI 周围低信号环是其特征性表现,T2*及 DWI 可以增加病灶的检出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MRI 平扫并结合 T2*或 DWI 序列对准确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宁川;任龙;王杜春;姜丹;杨柳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