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梅;刘青莉;马永霞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探讨研究近况和展望。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3年06月本社区卫生机构将社区内4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列为观察研究对象,将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1例。仅对对照组患者自己控压的结果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包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其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结果: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为8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控制率51.9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在收缩压(SBP)、24h 蛋白尿、血浆白蛋白指标方面,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 <0.05),组间比较160m g 缬沙坦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另外2组(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缬沙坦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对具有良好的降压,降低蛋白尿,维持血浆白蛋白和清除血清肌酐的作用。
作者:张秋莲;王留针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咯血乃至猝死,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被称为肺梗死三联征,而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等症状在肺结核病人中也十分常见,近年来随着对肺栓塞重视及检查手段的提高,发现肺结核合并肺栓塞并不少见,我科2014年1月1日-2014年7月30日共诊治肺结核合并肺栓塞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云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估末稍血及静脉血血糖仪检测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葡萄糖氧化酶法血糖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成年来自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和确诊糖尿病人,年龄性别不限,用京都 GT640型血糖测试仪测定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静脉血葡萄糖氧化酶法对血糖进行测定。结果: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全自动生化仪结果分别为(9.7±4.0)mmol /L、(9.9±3.9)mmol /L、(11.5±4.1)mmol /L,京都血糖仪测定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两组结果间无显著差异(P >0.05),而两组血糖仪结果和静脉血清在生化仪上血糖结果均有一定的差异(P <0.05),存在着方法学误差[1]。结论:快速血糖仪体积小、操作简单、血糖检测速度快、而且用血量少、痛苦小,适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
作者:薛元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危害以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到2014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60例进行分析,其中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127例,经阴道分娩剔除23例。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正常产妇相比妊娠期间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产妇,采取分娩过程中剔除肌瘤的方法可成功剔除肌瘤。结论:子宫肌瘤对于产妇妊娠过程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直径〉10cm 的肌瘤应及时剔除以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安全。
作者:封晶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对降低儿童死亡率的作用。方法:比较分析2012年、2013年两年在我院接受保健服务的儿童,对其保健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在我院接受保健服务的儿童其保健系统管理率较2012年明显提高,两年之间的保健系统管理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医院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提高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同时应不断扩展儿童保健的服务内容,开展专业的技术业务,为儿童提供全面、高质量、多层次的保健服务,强化对儿童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作者:段兰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28例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呼吸道护理、预防感染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马兰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社区医院治疗的急性期 COPD 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沙丁胺醇+氨溴索+氯化钠吸入治疗,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氯化钠吸入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自行缓解。结论: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 COPD,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李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且护理满意度(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1.8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彭曼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烯丙雌醇+硫酸镁疗法,实验组实施烯丙雌醇+利托君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65.79%),且β-HCG、P 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庄海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慢性前列腺炎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现代人的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调理,缺乏运动等使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递增化的趋势。由于前列腺的解剖位置特殊及血-前列腺屏障作用的影响,导致该病治疗效果不确定。患者由于长期的身体不适、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可引发多种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产生不仅不利于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康复,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病情恶性循环,经久不愈。现对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陆佳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手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结论: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促进银屑病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和相对不足,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系统损害。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把糖尿病教育列为糖尿病防治的五大措施之一,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和自我血糖监测[1]。近几年来,我们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按照国际联盟要点,因地制宜地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在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典型的就是焦虑反应,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有效的进行术前焦虑状况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崔菲菲;袁慧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众所周知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大多是车祸、跌落伤所致或者脑出血术后的患者,病情发展急、变化快,随时危及生命。早期气管切开则是解决气道梗阻,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而做好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则尤为重要,气道管理重要的则是气道湿化工作。气道湿化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者水分散成极细微粒,以增加吸入吸入气中的湿度,使气道和肺能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化气道粘膜、稀释痰液、保持纤毛正常活动的一种物理方法[1]。人工气道湿化包括机械通气湿化及非机械通气湿化,这里主要介绍非机械通气湿化管理。
作者:周林玲;夏丽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在县级医院抢救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采取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患者68例,(其中包括多发伤38例、消化道大出血10例、宫外孕并破例6例、全身大面积烧伤10例、胃癌2例、结肠癌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接受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中,所有患者穿刺均一次成功,且均未出现并发症和感染,患者置管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在县级医院抢救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操作中我们需要按照规范进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学军;马史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12例患者,对其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年龄、教育水平、家族史、吸烟、饮酒、超重、饮食、运动等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重视疾病危险因素,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作者:李国芹;丛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经我院治疗的89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片与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仅服用二甲双胍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8.37%(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在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吉米兰木.麦麦提明;赵红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血透患者从遵医嘱服药、充分透析(每周三次或两周五次)、饮食控制、定期抽血复查四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设定目标值,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前血透患者各项平均依从性为42.57%,实施后提高至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运用于血透患者依从性的管理中,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血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程辉;黄秋鹏;庞晴;何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495例进行资料回顾,对这些病人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等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出院随访,发现4例患者出现关节积液肿胀,10例患者切口区疼痛(采用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余皆获满意疗效。结论:科学、合理、程序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海俐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