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焦虑的护理进展研究

崔菲菲;袁慧云

关键词:术前焦虑, 心理护理
摘要: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在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典型的就是焦虑反应,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有效的进行术前焦虑状况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分析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造成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近3年内我院发生不良反应和未使用国头孢菌类药物的患者二百例进行分组对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未使用过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涉及到不同品种,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过敏反应、肾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虽然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种类也过于繁多,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复方桑忍颗粒熏洗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桑忍颗粒熏洗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软组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冷感型好及施予以外部敷贴,观察组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予以外部熏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的观察组其于治疗过程中,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这之中瘀斑、肿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压痛改善情况却补给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有助于改善瘀斑、肿胀状况,且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剑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生儿 PICC 管的应用及护理

    PICC 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 PICC 管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液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了患儿因长期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相比,该操作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不易脱管等优点,从而减轻了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减轻了临床护理的工作压力。

    作者:朱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013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统计分析

    目的:确分析医院麻醉药品使用合理性和处方开具规范化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3年处方按门急诊与病区进行统计了解用药量和用药患者分布,审核处方了解医师用药合理性。结果:我院医师为癌痛患者开具的处方主要为吗啡类口服缓释剂,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对于癌症疼痛和慢性疼痛基本不在使用。

    作者:罗贤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间接蓝光照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93.33%)与对照组(91.7%)相比,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儿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占5.0%,对照组有8例占13.33%,两组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施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阑尾炎患者术后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术后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加强疼痛预防,必要时给予止痛方案。结果: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仅为16.67%,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93.36%,临床成效明显。结论: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查志华;芮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塑造积极心态,缔造幸福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大进步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极大的幸福感,原因就是人的心态起到了关键作用。拥有积极的健康的心态的人,就会获得更大的幸福感。本文拟从积极心理学的涵义、如何塑造阳光心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周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形脚圈对老年人足部减压效果的研究

    目的:使用脚圈对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病人的足部进行支持减压,预防足部压疮的发生。方法:选择100例老年病房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使用气垫床的病人,Brand 评分都在15分以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病人的左右脚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左脚用"C"形脚圈抬高足跟的作为实验组,右脚使用小枕或气圈垫高足跟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足跟,内踝,外踝是否有压红甚至是否有压疮的形成,同时发放调查表,了解病人使用的舒适满意度情况。结果:病人作为实验组的左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右脚,足跟,内外踝的压红和压疮发生率左脚明显少于右脚,病人的舒适满意度也明显是左脚高于右脚,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C"形脚圈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茂;于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对照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连续治疗10周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lR 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S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效果,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78例中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体会,为指导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及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找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总结在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护理工作。结果:表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分为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两种,其中骨密度属于保护因素,年龄大、长期低钙饮食、发生跌倒、脆性骨折史为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从饮食、体育锻炼及药物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他们具有自身典型的特点与特殊性,需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关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危害及临床处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危害以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到2014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60例进行分析,其中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127例,经阴道分娩剔除23例。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正常产妇相比妊娠期间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产妇,采取分娩过程中剔除肌瘤的方法可成功剔除肌瘤。结论:子宫肌瘤对于产妇妊娠过程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直径〉10cm 的肌瘤应及时剔除以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安全。

    作者:封晶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生儿破伤风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破伤风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新生儿破伤风呼吸衰竭治疗的患儿43例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护理进行分析与评价,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具有针对性、全面和周密的护理措施,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43例患儿中40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3.0%。结论:在对新生儿破伤风呼吸衰竭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全面、具体以及周密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的减少造成患儿呼吸衰竭的诱因,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与护理

    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率,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切实保障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使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做好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兰师萍;喻青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临床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临床诊断价值,以提高盆腔积液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避免部分医院把盆腔积液与盆腔炎划等号,把抗炎治疗作为首选方案。方法:选取某院妇科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女性盆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妇科超声检查后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声像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00例女性盆腔积液患者经妇科超声诊断后,正常排卵25例、盆腔感染26例、宫外孕破裂23例、盆腔脓肿15例、黄体破裂9例、巧克力囊肿2例。结论:妇科超声检查操作简便、诊断准确、检查无创无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盆腔积液诊断各异,临床上切勿把抗炎治疗作为首选,以免存在医疗隐患,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普永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研究乳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子机制对于后期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发现与鉴定及临床应用等相关方面做了简要概述:乳腺癌细胞中有一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特点,同样也是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主要原因;针对乳腺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是预防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蓉;苏丽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胶质瘤术后呕吐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胶质瘤术后呕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进行经验总结。方法:通过对2006-2013年我科收治的60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呕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分颅内、颅外两大块因素,通过对呕吐原因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大限度地降低呕吐发生率。结论:胶质瘤术后呕吐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可大限度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8,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7.75,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疗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礼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例颈6、7骨折脱位伴四肢瘫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伴四肢瘫合并脑脊液漏相对少见,此类患者除了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外,对呼吸道护理、脑脊液漏护理的要求很高,因此全面的观察、正确的护理意义重大。2012年7月7日,我科收治一名颈6、7骨折脱位伴四肢瘫痪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经过急救、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双子宫同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子宫同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在我站接受节育的1例双子宫妇女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同时在两个宫腔内各放置吉妮环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结果:第一次随访月经量稍多,彩超发现环位正常,无明显不适。第3、6、12个月各做彩超一次,环位正常,月经量及周期异常,无腹痛、腰痛症状。第32个月彩超检查,双子宫大小正常,环位正常,双附件无异常。结论: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经济、简便、长效的避孕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麦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7-14天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理想的患者83例,血糖控制并不理想的患者27例;其中发生1-2次低血糖的患者11例,皮下产生硬结、针眼处发红4例。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需要注意置泵前与置泵后的护理全面而专业,以保证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胡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