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急诊临床中肝素锂抗凝血生化检验的可行性

韩瞡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 肝素锂抗凝血, 可行性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了如何在生化检验中采用肝素锂进行抗凝血的可能性。方法:实验选取了我院在2012年到2013年两年间接收的120位入院参与生化检查的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使用了肝素锂来起到抗凝血浆和血清的效果。实验数据在经过收集之后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分析,确保所有的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用来得到临床结论,探讨肝素锂的临床抗凝血效果并应用到实际治疗当中。结果:在经过了大量长时间的临床检验之后,大量患者参与到了肝素锂抗凝血浆的实验当中,经过专业的软件分析,发现钾、钠、肝素锂等元素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统计学意义,可以用来得到后的实验结果。结论:在医院广泛进行的生化实验检验当中使用肝素锂来进行抗凝血浆的工作,能得到良好的抗凝血效果,应当在临床生化检验当中大力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中的有效应用

    众所周知,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医患矛盾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90%是由于沟通不良造成的。巧妙运用沟通的技巧,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成就护理事业。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进行一下探讨。

    作者:吴卫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脑梗死的相关性,并深入探究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就医的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实验组,记为 A 组,另选62例体检健康者(诊断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记为 B 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维生素 B12、叶酸(FA)等,并将测试结果做比对分析。结果:A 组患者重血浆 Hcy 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的比例(41.9%)要明显高于 B 组健康者的(8.06%)(P <0.05),就平均血浆 Hcy 水平,A 组也要明显高于 B 组。关于 Hcy 血症的严重程度,A 组的中型和重型比例明显较高(P <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脑梗死有较密切的关系,是促使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关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诱因主要为叶酸和维生素 B12的缺乏。

    作者:那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66例病人,在分析与评估其原有护理程序的基础上优化护理流程,查看优化护理流程之后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优化护理流程之后,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已有明显提升,管道脱落与伤口渗血的发生几率均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研究发现,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能有效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水平对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本次选取糖尿病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抽取空腹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就临床结果与同期选取的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50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脂异常率为54%,明显高于对照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含胆固醇量均居较高水平(P <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所含胆固醇量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重视糖尿病患者血脂定期检验,对疾病诊治和并发症的预防意义重大,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

    作者:蒙正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3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3例慢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9例,占52.9%,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5例,占31.3%,治疗总有效率为68.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荣伟;钮桂琴;李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在收缩压(SBP)、24h 蛋白尿、血浆白蛋白指标方面,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 <0.05),组间比较160m g 缬沙坦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另外2组(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缬沙坦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对具有良好的降压,降低蛋白尿,维持血浆白蛋白和清除血清肌酐的作用。

    作者:张秋莲;王留针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大株红景天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应用大株红景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高、低切变率全血黏度,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株红景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有效降低全血黏度,减少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脉血流,改善心电图缺血样改变,缓解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嘉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科超声在胎儿胸部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胸部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集承德市妇幼保健院超声产前检查及会诊2655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将阳性胎儿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26552例孕妇中共检出胸部畸形48例,漏诊5例。结论:超声在产前检查能较准确的诊断胎儿胸部畸形,对降低畸形儿出生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振花;冷淑莲;王俊良;陆晓美;戴莹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在血生化检验时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开展血生化检验的3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病例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引发原因以及处理措施。结果:本组328例患者中胆固醇异常表现者共76例(23.2%),其中7例患者为胆固醇偏低,69例患者为胆固醇升高,两种不同异常表现患者的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在胆固醇升高病例中原发性原因与继发性原因占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生化检验中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发生率较高,临床针对存在肝脏病变、糖尿病及肾功能障碍等患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合理控制高胆固醇的发生。

    作者:张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癌症终末期患者临终关怀的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研究对癌症末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照顾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癌症晚期病人50例为常规组,50例宁养疗护的患者为宁养疗护组。其中,常规组应用常规临终关怀;宁养疗护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完善的临终照顾。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死亡时间以及家属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宁养疗护组患者经宁养疗护照顾后其死亡时间(5.1±1.2)个月显著多于常规组(2.3±2.1)个月(P <0.05)。宁养疗护组经过完善的临终关怀照顾后其对宁养服务非常满意及满意人数显著多于常规组,一般及不满意人数少于常规组(P <0.05)。结论:临床对癌症终末期患者进行临终照顾可针对其特殊的身心状态提供完善、综合的临终关怀与照顾,提高其临终前生活质量,大程度的减轻疾病病痛并减轻心理负担,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及生活需求,给予其支持安抚,维护其生命尊严并帮助其安详、平静地走完人生后一程。

    作者:张晨芳;沈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多西环素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43例非淋菌性宫颈炎的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者应用多西环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 <0.05)。结论:多西环素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耐受性佳,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杨国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6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自拟利胆清毒汤与消炎利胆片对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 P <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可明显改善患者右胁痛、口苦、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临床疗效确切,收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曲红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 MRI 诊断价值(附15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 MRI 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进行 MRI 检查,回顾性分析他们的 MRI 征象及与病理状态的关系。结果:脑海绵状血管瘤的 MRI 表现具有特异性,呈爆米花样或桑葚状、结节状高低混杂信号并伴有 T2WI 周围低信号环是其特征性表现,T2*及 DWI 可以增加病灶的检出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MRI 平扫并结合 T2*或 DWI 序列对准确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宁川;任龙;王杜春;姜丹;杨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影响因素的探究

    目的:研究探索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寻找积极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3月的47名肺出血的新生儿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没有发生肺出血的新生儿47名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命名为对照组。从两组新生儿的性别、体重、出生胎龄、并发症疾病等因素上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影响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新生儿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的新生儿的体重,体温,胎龄都明显比对照组的新生儿低(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的并发疾病有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新生儿多伴有循环衰竭、严重感染、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等疾病。结论:影响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主要因素有新生儿的体重、胎龄和循环衰竭、严重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低血糖等疾病。要尽早的发现并预防这些因素,避免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王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质疏松在青年人群中的研究

    骨质疏松症被视为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在50岁以上人群以及绝经后女性中被广泛研究,但在青年人群(22-50岁)中鲜有讨论。本文通过探讨青年时期骨质的变化以及骨质疏松在青年人群中的现状,旨在为青年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

    作者:邹瑞;林颖;朴正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26例疗效观察

    头痛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头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笔者在2010---2013年间采用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香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20例围术期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进行有效的护理。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通气120例患者做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120例胸外科围术期老年患者存在不良心理状态103例,经过有效护理后全部康复。对照组的不良心理为104例,在常规护理之后减少至12例。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胸外科老年患者在围术期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且容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和消除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测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用于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60例自然分娩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受损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法国 PHENIX)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并结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一个疗程(12次),对照组患者自行在家中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又称 Kegel 运动进行盆底肌锻炼[1])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肉张力、持续时间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脏器脱垂(POP)好转比例、性生活质量提高率。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改善率(86.25%)、盆底脏器脱垂(POP)好转比例(72.5%)要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并结合盆底功能锻炼能显著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并且有效地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症状,减轻盆底脱垂程度。

    作者:李景会;赵永萍;孙倩倩;李红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冠心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冠心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焦虑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达标率为74.0%,对照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达标率为26.0%,两组差距明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改善了病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李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12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15天内出血停止者为4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死亡率3.2%低于对照组17.5%,护理满意度92.1%高于对照组5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建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