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目的: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的8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选入研究的患者都使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进行两年的随访。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820例患者中,生殖道感染的患者478例,人乳突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有76例,发生癌前病变的患者有71例,已发生原位癌的患者有24例。根据检查结果,对95例发生癌前病变以及原位癌的患者进行治疗,随访跟踪两年,只有1例患者复发宫颈癌,复发率为1.05%。结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在发生宫颈癌前病变以及早期宫颈癌的患者的检查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这样就可以做好早期的预防、发现以及治疗,极大地减少了宫颈癌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宫颈癌死亡率。所以,应该对育龄妇女做好宫颈病变筛查,值得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致呃逆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对20例地塞米松致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口服巴氯芬片治疗,呃逆症状均在1-2天有效缓解,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巴氯芬片对地塞米松致呃逆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地塞米松的使用指征以减少相关性呃逆发生。
作者:查艳;韩桂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12例患者,对其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年龄、教育水平、家族史、吸烟、饮酒、超重、饮食、运动等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重视疾病危险因素,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作者:李国芹;丛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观察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自拟利胆清毒汤与消炎利胆片对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 P <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可明显改善患者右胁痛、口苦、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临床疗效确切,收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曲红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原因及相应防范对策,以提高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发生情况及原因,继而提出有效地防范对策。结果:100例重症医学科插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12例(12%),主要原因为:导管固定不牢2例、镇静效果不足3例、护理不到位1例、舒适改变因素3例、时间因素3例。结论: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发生几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防范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推动重症医学科临床治疗工作进一步发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全程营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全程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BMI 指数、Hb、Alb 及 PG-SGA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营养管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对同步放化疗的耐受能力,改善治疗效果,为一种有价值的护理方法。
作者:杨玉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通过将奈达铂+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与卡铂+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治疗Ⅲ、Ⅳa 期鼻咽癌相比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评价奈达铂+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治疗Ⅲ、Ⅳa 期鼻咽癌的局控率、生存率和毒副反应。在Ⅲ、Ⅳa 期鼻咽癌治疗中联合使用奈达铂与氟尿嘧啶进行同期放化疗,不仅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轻,而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冰(综述);司勇锋(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3例慢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9例,占52.9%,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5例,占31.3%,治疗总有效率为68.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荣伟;钮桂琴;李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胶质瘤术后呕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进行经验总结。方法:通过对2006-2013年我科收治的60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呕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分颅内、颅外两大块因素,通过对呕吐原因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大限度地降低呕吐发生率。结论:胶质瘤术后呕吐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可大限度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冠心病诊疗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多层螺旋 CT MSCT(Multi-slice 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以其无创性、经济、低危、快速的优点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超敏 C 反应蛋白(hs_CRP)也以其高敏感性越来越广泛地成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有效指标。本文重在阐述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超敏 C -反应蛋白检测对于提高冠心病诊断及判断预后敏感性方面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红梅;顾燕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例确诊的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疝修补手术,分析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手术实施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接受传统疝修补术的对照组患者均有减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翁红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建立静脉双通道,安置留置针。遵医嘱静滴,为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尿量,协助辅助检查,并作健康指导。结果:肝硬化伴腹水的病人,经治疗和护理,呕血停止,防止肝昏迷发生。2列酒精肝的患者便血停止,无一列死亡。结论: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治疗和护理,防止呕血时窒息的发生。清除口腔积血,消除口腔异味,避免了因异味而引起的欧吐。
作者:殷加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比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的妊高征患者11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结果:麻醉后2min,研究组 HR 较于麻醉前无明显变化,DBP 及SB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麻醉前(P <0.05)。对照组 HR 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患者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势,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16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分析我院就诊的83例患者的16排螺旋扫描以及三维重建影像结果。结果:83例患者经16排螺旋扫描以及三维重建,诊断为泌尿系结石30例,肾输尿管肿瘤21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1例,肾位置异常13例,腔静脉后输尿管8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一致。结论:将16排螺旋扫描以及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疾病诊断时,效果可靠,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全尿路三维图像,对于疾病诊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失为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无创影像学方法。
作者:陈志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芬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收集84例行无痛人流术孕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丙泊芬麻醉;观察组给予芬太尼与丙泊芬麻醉。结果:观察组镇痛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及丙泊芬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 <0.05);在 T2、T3、T4时刻时,观察组的 MAP、HP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芬静脉麻醉,镇痛与麻醉效果显著,且能减少丙泊芬的用量,有利于维持孕妇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于口腔诊疗感染控制工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8例口腔诊疗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作2组,观察组64例接受常规与细节护理,对照组64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64例患者的护理优秀率81.25%(52/64)、非常满意率分别为64.06%(41/64),对照组则均为39.06%(25/64)。观察组两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人员为口腔诊疗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口腔感染,提高护理满意率,改善护理效果。
作者:胡学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现代的工矿业及机器制造行业中,手指皮肤软组织完全脱套伤在现在的临床上较为常见,该外伤在手外科中也是一种损伤较为常见的损伤,在临床上的修复方法较多,但大多数修复方法效果及功能较差,我院创伤科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以来,在局部麻醉下应用髂腹股沟修薄皮管对12例手指单指皮肤完全套脱伤患者进行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兴建;李祥;王晓雁;王海兵;徐义虎;李琼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7.14%vs74.29%),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志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方法预防便秘。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为观察组7.5%,对照组为45%,并发症发生例数观察组20%,对照组为5%,健康知识掌握例数,观察组45%,对照组为95%,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园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间接蓝光照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93.33%)与对照组(91.7%)相比,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儿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占5.0%,对照组有8例占13.33%,两组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