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胆囊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对术前焦虑的影响

李蕾

关键词:胆囊结石, 人性化护理, 术前焦虑,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6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6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缓解术前焦虑,而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 得分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前 SAS 得分为68.3±2.9、护理后 SAS 得分为43.2±2.6,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 <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 SAS 得分为67.3±3.6、护理后 SAS 得分为61.2±1.7,前后对比无差异显著(P >0.05);但护理组患者护理后 SAS 得分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 SAS 得分对比显著差异(P <0.05);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总满意度86.05%;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总满意度58.1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4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给予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6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62 min,平均55.3 min。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有序的护理措施是保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和安全的有力措施。

    作者:艾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导乐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的方式方法,观察其对于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8例初产妇划分为导乐分娩组与常规分娩组,每组人数64例。根据组别,对导乐分娩组产妇实施导乐分娩护理措施,对常规分娩组产妇实施常规的分娩护理措施。结果:导乐分娩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5.00%(16例),常规分娩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43.75%(28例),对比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导乐分娩组产妇的各个产程时长以及产后2小时的阴道出血量,也明显的低于常规分娩组产妇,对比差异同样呈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常规分娩护理措施而言,导乐分娩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并且能明显加快产程,减少产妇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郜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施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阑尾炎患者术后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术后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加强疼痛预防,必要时给予止痛方案。结果: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仅为16.67%,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93.36%,临床成效明显。结论: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查志华;芮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提高其依从性提供合理护理对策。方法:对100例鼻咽癌患者的各项治疗依从性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可能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对疾病的认知、治疗的毒副反应、社会支持水平等密切相关。结论: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力度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指导来提高各项治疗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曾满萍;陈庆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建立静脉双通道,安置留置针。遵医嘱静滴,为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尿量,协助辅助检查,并作健康指导。结果:肝硬化伴腹水的病人,经治疗和护理,呕血停止,防止肝昏迷发生。2列酒精肝的患者便血停止,无一列死亡。结论: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治疗和护理,防止呕血时窒息的发生。清除口腔积血,消除口腔异味,避免了因异味而引起的欧吐。

    作者:殷加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份到2013年12月份在我站进行上环术的10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患者在上环术后,采取常规护理,不给药;对实验组患者在上环术后6d 连续口服宫血宁胶囊。之后3个月内,每次月经期口服宫血宁胶囊3d,并采取与对照组一致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红蛋白量和月经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红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月经血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另外,在两组中均6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情况较轻。结论:宫血宁在质量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时,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妍;姜林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妇科肿瘤患者 PICC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妇科肿瘤患者 PICC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提高 PICC 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本科室2012年10月-2013年12月 PICC 拔管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33例 PICC 拔管患者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37例。结论:PICC 置管及维护过程、维护环境、患者置管侧肢舒适度及心理活动、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及对疾病、导管的认知均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作者:王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对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肺炎型肺癌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23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10例为腺癌;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7例为单纯磨玻璃密度影、8例为磨玻璃伴结节影、肺段与肺叶分布实变影为7例、肺段与肺叶突变伴随空泡且呈现有蜂窝状阴影为5例、肺部实变纤维化并肿块为5例、1例为混合阴影。结论:对于肺炎型肺癌患者而言,其影像学类型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病理变化予以反映,若对影像变化予以观察则具有特征性,且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陆应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恢复期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恢复期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32例生活能自理,占80%,31例身体活动能力正常,占77.5%,30例人际交往能力正常,占75%,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期加强患者整体干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理、心理素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牟奇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乳腺癌术后化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6例进行全面的临床护理,临床护理措施包括化疗前心理护理和做好各项护理准备工作,化疗过程中进行的环境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各种不良反应护理和化疗后的出院指导护理等。结果:106例乳腺癌患者均以积极态度全部完成化疗,化疗成功率为100%,化疗期间19例出现轻度胃肠不适,3例出现骨髓抑制,2例出现静脉炎,5例患者出现轻度脱发,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疾病信心,预防和减少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翠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米非司酮流产的有效率及副反应。方法:对67例药物流产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药物流产患者出现5种副反应,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其次为月经恢复延迟、流产不全、药物流产失败,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验证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49d 妊娠在临床上的实用性。同时掌握了药物流产患者发生的副反应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所决定的,因此服用后随诊是必要的。

    作者:王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95例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方法:对95例经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老年人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发生106例次(57.2%),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35例次(13.9%)。窦性心动过缓11次(5.9%),交界性心律失常10例次(5.1%)。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查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临床上发现老年人心律失常重要的有效的诊断工具。

    作者:钱婕;严文芹;苑广梅;程改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方法预防便秘。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为观察组7.5%,对照组为45%,并发症发生例数观察组20%,对照组为5%,健康知识掌握例数,观察组45%,对照组为95%,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园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于精神因素、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等诸多原因所导致患者的胰岛功能减退以及胰岛素抵抗等而造成的机体内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糖等发生病变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该病成为慢性病中常见的多发病,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的发病率也在提升。

    作者:闫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产妇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的妊高征患者11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结果:麻醉后2min,研究组 HR 较于麻醉前无明显变化,DBP 及SB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麻醉前(P <0.05)。对照组 HR 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患者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势,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该立即将病情告知医生,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及时的治疗之后,全部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成功抢救,抢救成功率为95.0%,共有2例死亡,死亡率为5.0%。本组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各项并发症得到减少,使死亡率得到相应的降低,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红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形脚圈对老年人足部减压效果的研究

    目的:使用脚圈对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病人的足部进行支持减压,预防足部压疮的发生。方法:选择100例老年病房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使用气垫床的病人,Brand 评分都在15分以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病人的左右脚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左脚用"C"形脚圈抬高足跟的作为实验组,右脚使用小枕或气圈垫高足跟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足跟,内踝,外踝是否有压红甚至是否有压疮的形成,同时发放调查表,了解病人使用的舒适满意度情况。结果:病人作为实验组的左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右脚,足跟,内外踝的压红和压疮发生率左脚明显少于右脚,病人的舒适满意度也明显是左脚高于右脚,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C"形脚圈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茂;于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28例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呼吸道护理、预防感染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马兰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实效性。方法:将12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和常规放化疗,两组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化疗后手术前治疗无效人数3(4.68%)例,总有效率为95.32%,术后排便功能优26(40.62%)例,良21(32.81%)例,中17(26.56%)例,差0(0.00%)例,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手术效果好,化疗不良反应少,患者预后好,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黎峰;黄超;韦庆权;郖锦峰;龚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预防措施以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溶栓和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长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