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查志华;芮雪

关键词:阑尾炎, 疼痛,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施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阑尾炎患者术后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术后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加强疼痛预防,必要时给予止痛方案。结果: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仅为16.67%,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93.36%,临床成效明显。结论: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舒适护理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舒适护理措施,并研究这些措施对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3月这段时期内接收诊断、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依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家属或本人抽取后,奇数为对照组,偶数归为实验组,均是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则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通畅气道、合理氧疗、预防感染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舒适护理。然后收集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2±0.8)d,明显要比对照组的(13.7±1.1)d 少,同时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仅为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应该推广。

    作者:苏美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一例单孔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对一例泌尿外科单孔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护理配合做个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病史、手术方法及手术护理配合、体会。结果: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康复状况良好。结论:对泌尿外科单孔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密切的手术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汤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4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给予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6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62 min,平均55.3 min。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有序的护理措施是保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和安全的有力措施。

    作者:艾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胸痹心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达89.2%,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达8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2%,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疗效确切,与西药联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师慧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米非司酮流产的有效率及副反应。方法:对67例药物流产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药物流产患者出现5种副反应,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其次为月经恢复延迟、流产不全、药物流产失败,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验证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49d 妊娠在临床上的实用性。同时掌握了药物流产患者发生的副反应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所决定的,因此服用后随诊是必要的。

    作者:王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CDR、WMS -RC、FMA、ADL、FAQ 等指标测评方面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测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尹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关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危害及临床处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危害以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到2014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60例进行分析,其中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127例,经阴道分娩剔除23例。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正常产妇相比妊娠期间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产妇,采取分娩过程中剔除肌瘤的方法可成功剔除肌瘤。结论:子宫肌瘤对于产妇妊娠过程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直径〉10cm 的肌瘤应及时剔除以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安全。

    作者:封晶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用药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疗效、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高敏促甲状腺素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更加确切,安全性能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靖洁;张栋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带状疱疹患者24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3例,对照组采取纯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4.18,P <0.05),差异显著,不良反应差异比较(X2=0.13,P >0.05),差异并不显著。结论:采取中西医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王鑫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自由体位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医院足月胎膜早破孕妇400例进行分析,一半为实验组采取自由体位分娩,另一半为对照组采取卧床体位,结合两组孕妇临床资料,考察不同体位的影响。结果:两组分析后均无难产或脐带脱落现象。由此表明自由体位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实验组。结论:综上,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能提高顺产成功率,并可以减少孕妇的疼痛及压力。

    作者:付文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临床特点讨论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02年3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间收治的78例患有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选择保守治疗,实验组选择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短,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也明显比对照组少,且两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甘伟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2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一年中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比索洛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05);治疗组患者心率、血压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05)。结论:了解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有利于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且对患者的生存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庞希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重症医学科护理的风险管理

    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是危重患者及各种尖端抢救、治疗器械相对集中的场所,患者病情突变快速,导致护理工作复杂、任务繁重,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就要求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风险发生的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管春霞;王正银;杨瑞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其体内存在形式、致病机制及其与 AMI 的关系和治疗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李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均为75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天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实施氯胺酮小儿麻醉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实施氯胺酮小儿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诱发原因,探寻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实施氯胺酮小儿麻醉140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针对其中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8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积极分析诱因,采取有效对策,手术麻醉效果满意。8例患儿不良反应症状得以消除。结论:针对不良反应,积极有效进行防护,尝试联合用药,可保证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吉同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中的有效应用

    众所周知,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医患矛盾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90%是由于沟通不良造成的。巧妙运用沟通的技巧,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成就护理事业。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进行一下探讨。

    作者:吴卫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预防泌尿系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分别在护理第7天和14天的留取晨尿进行尿沉渣镜检和尿培养,并观察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循证护理干预组泌尿系感染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干预,能更好的预防脊髓损伤后泌尿系的感染。

    作者:冯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莫西沙星致全身不良反应一例

    目的:通过具体病例介绍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依据参考文献,对比近年来国内应用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注射液在本病例应用中确实出现多方面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中要多观察。结论:莫西沙星作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掌握其抗菌谱特点的同时还要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所引起的危害,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是由我国历代以来的医药学家在不断的实践后总结出来的精华,故而应用于诸多疾病的治疗中。下文将详细阐述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使用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