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华
目的:对生化检验质量予以严格控制,提升其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3年10间在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一般的临床生化检验,对观察组患者的生化检验过程予以严格的质量控制,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加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相比,观察组的结果更加及时、正确度更高、完整性更强,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加强其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其检验结果的时效性、正确性与完整性,对于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耀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社区医院治疗的急性期 COPD 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沙丁胺醇+氨溴索+氯化钠吸入治疗,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氯化钠吸入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自行缓解。结论: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 COPD,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李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患者不同皮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疼痛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5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为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做好局部皮肤护理、全身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0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俞卡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通过将奈达铂+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与卡铂+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治疗Ⅲ、Ⅳa 期鼻咽癌相比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评价奈达铂+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治疗Ⅲ、Ⅳa 期鼻咽癌的局控率、生存率和毒副反应。在Ⅲ、Ⅳa 期鼻咽癌治疗中联合使用奈达铂与氟尿嘧啶进行同期放化疗,不仅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轻,而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冰(综述);司勇锋(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初产妇采用舒适护理在改善分娩疼痛、焦虑抑郁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初产妇10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由患者或者家属代为抽取,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实验组,都是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则从心理护理、产时护理、产后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舒适化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的治疗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比护理前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比对照组轻,其焦虑、抑郁评分也比对照组低。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数据存在着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初产妇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了产妇的疼痛感,应该推广。
作者:王红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接触点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和体会。方法:把120名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分成两组。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儿科护理带教模式进行学习,研究组实习生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用接触点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比较两组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结果:研究组实习生的毕业实习模式、实习计划、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基础学科考试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触点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医院儿科临床护理的带教质量。
作者:陈秋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卡贝缩宫素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72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在宫腔填纱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卡贝缩宫素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的产后10min、20min、30min 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采用卡贝缩宫素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止血快,能有效缩短产妇产后的出血时间及减少出血量,有利于保障产妇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朱冬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回顾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骨科在2010年-2012年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人。共42例全膝关节置换病例,回访3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大79岁、小50岁。假体类型:限制性膝关节假体(铰链膝)1例、非限制行膝关节31例。32例病例中骨性关节炎2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骨巨细胞瘤1例。结果术后成功30例(93.8%),术后病人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地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恢复其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作者:王斌;李智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的结局影响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180例发生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将其分成2组,90例孕妇给予黄体酮口服治疗(口服组),90例孕妇给予黄体酮肌注治疗(肌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治疗有效能继续妊娠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本院120例未发生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对照组)与之对照,比较两组围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肌注组与口服组孕妇治疗后血清孕酮水明显升高(P <0.05),但治疗前后无差异(P >0.05);肌注组与口服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在围生儿的妊娠结局方面无差异(P >0.05)。结论:对于先兆流产产妇来说,口服或肌注黄体酮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好临床结果,且对围生儿的影响均较小。
作者:丛柏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讨论研究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对促进肠瘘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肠瘘患者0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肛肠科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进行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况、感染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情况无显著差异(P >0.05)。联合系统体能锻炼与营养支持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P <0.05)。联合护理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人数均少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结论:肠瘘患者恢复期进行系统体能锻炼能够有效减少压疮情况发生,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丁敏青;郑伶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芬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收集84例行无痛人流术孕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丙泊芬麻醉;观察组给予芬太尼与丙泊芬麻醉。结果:观察组镇痛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及丙泊芬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 <0.05);在 T2、T3、T4时刻时,观察组的 MAP、HP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芬静脉麻醉,镇痛与麻醉效果显著,且能减少丙泊芬的用量,有利于维持孕妇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医药是由我国历代以来的医药学家在不断的实践后总结出来的精华,故而应用于诸多疾病的治疗中。下文将详细阐述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使用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形式下护理人员所产生的压力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分析压力原因,找到解决压力的方法,使护士正确面对压力并掌握应对技巧减少压力源。结果:通过认真了解护士的形成压力的原因,采取有效解决对策,改善了护士压力状态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益。
作者:张菊梅;刘青莉;马永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将当前的科研结论、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与患者需求完美结合,制订护理计划。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的开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很大的提高[1],提高老龄患者的口腔护理质量问题日益被重视。年龄的增加,使老年人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对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等等,这些疾病常伴有口腔不同程度的损害。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口腔疾病者高达873%,约为正常人口腔疾病患者的2-3倍[2]。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遇到口腔护理的患者因病情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不同方法的获得直接的是通过循证护理。我们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50例老年患者的口腔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考察宫外孕保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4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独采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菲司酮与宫外孕Ⅱ号进行联合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血β-HCG 值转阴以及包块消失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3.8%,对照组治愈率为7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7.467,P =0.000)。结论:联合用药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仁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移动医疗逐渐被人们所熟识,它不仅代替人工完成诸多临床诊疗工作,同时还兼具移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点。虽然移动医疗具备了诸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移动医疗的建设和推行,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困扰:无线网络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受干扰性差;诊疗信息系统与诊疗设备的接口融合;各个诊疗关系链中利益群体的冲突关系;以及国家政策法规对移动医疗技术的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作者:黄和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治疗中中医泻下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2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通塞脉片口服治疗,14例治疗组患者接受中医泻下法治疗,即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6%),两组相比,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经皮氧分压、足背温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足治疗中,中医泻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刘耀文;刘耀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高血压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由于高血压早期通常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大量证据阐明生活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明翠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在收缩压(SBP)、24h 蛋白尿、血浆白蛋白指标方面,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 <0.05),组间比较160m g 缬沙坦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另外2组(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缬沙坦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对具有良好的降压,降低蛋白尿,维持血浆白蛋白和清除血清肌酐的作用。
作者:张秋莲;王留针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检验技术也向着高度自动化发展,但是传统的手工的形态学检验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形态学检验在医学检验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血液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寄生虫学检验中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如骨髓细胞检验能直观、准确、快速、可靠地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检验科常做的血涂片检查、尿沉渣检查也能给许多疾病提供重要线索。寄生虫形态的辨别为临床的确诊起着关键的依据。检验形态学检查是检验技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图片库的建立是集综合检验一体,依托显微互动系统、校企合作开展检验专业课各学科形态学的建立,同时根据教学的特点建立形态教学库和形态考核库。该项目的建立有利于检验形态学网络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利于检验形态学实验考核统一考核标准;有利于实现检验形态学图片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改革教学方式,大大增强检验形态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该库的建立为检验及相关行业师生及行业在职人员提供较为完善的检验形态学图片资源。
作者:华玉凤;汤立旦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