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西沙星致全身不良反应一例

李丽

关键词:莫西沙星, 抗菌谱,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通过具体病例介绍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依据参考文献,对比近年来国内应用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注射液在本病例应用中确实出现多方面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中要多观察。结论:莫西沙星作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掌握其抗菌谱特点的同时还要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所引起的危害,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职能的探讨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充分利用资源提升服务工作质量。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在人员配置、服务内容等方面都要进行创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积极有效的卫生服务。

    作者:孙一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50例 COPD 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社区医院治疗的急性期 COPD 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沙丁胺醇+氨溴索+氯化钠吸入治疗,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氯化钠吸入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自行缓解。结论: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 COPD,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李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调查显示,患者绝大部分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只占一小部分。此外,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转为正常,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童全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由于疾病、手术、化疗对机体的打击,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甚至因自我形象的改变影响患者对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知和需要。因此,及时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和功能康复锻炼等身心全方面的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帮助她们正视现实,积极参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康复活动,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段文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记录书写缺陷及对策探析

    目的: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12月全院归档病历每年开展两次抽查、评比、竞赛活动,表扬优胜集体,对检查中存在的缺陷及时反馈,寻找对策,持续改进质量。结果: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护理记录书写中缺陷的种类和发生的频率明显减少。结论: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是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翠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察重症吸入性肺炎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沐舒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新生患儿8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7%;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明显减少,机械通气的情况也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重症吸入性肺炎的新生患儿实施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实用性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创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同步枸橼酸抗凝与无肝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究对比同步枸橼酸抗凝与无肝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合并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同步枸橼酸抗凝,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肝素抗凝治疗,对比应用情况及护理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滤器寿命和管道寿命都明显长于对照组,更换管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WBACT 滤后较滤前延长时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有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枸橼酸抗凝的效果肯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同步应用。

    作者:林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教学问题与方法

    目的:解决临床护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处理方法,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对临床护理教学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应对方法,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结果:针对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理念缺乏、护理教学查房水平低、实习生理论知识欠缺和学习主动性差、实习生理论联系实践及心理应对能力差等诸多问题,促进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结论:重视临床教学,并根据该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设备和条件,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多样化,使学生更加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适应当代护理模式。

    作者:申梅利;田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营养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指标观察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术后营养状态评估指标效果,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同时收集患者营养护理干预前后营养状态评估指标数据并运用SPSS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50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通过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后,其营养状态评估指标与干预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指标并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素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致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

    目的:对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致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实施治疗的12例输尿管结石所致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对其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本次患者的结石排净率达到91.67%。结论: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致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孟凡喜;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液净化中男护士的作用分析

    由于人们经济水平的一再提高与医护事业的进展,男性投身护理领域逐步凸显出自身的优势。而医院也渐渐地意识到男护士的进入必定会对往常女护士的处事态度与工作形式有所影响,有益于组建一支稳定、和谐、效率高的护理队伍。男护士在血液净化工作中有显著的优势,获得了科室与病人的高度认同。基于此,本文特别对血液净化中男护士的作用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李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站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

    血站检验人员每天都要检测血液标本,存在着极大的生物安全风险。职业暴露风险主要来自于检测血液标本时皮肤受到各种损伤以及血液飞溅等因素所致;血站检验人员在检测血液标本时要采取佩戴防护设备、检测完毕要及时洗手冲洗、保持实验室清洁、规范检测流程等预防措施;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认真做好现场处理、对接触病原生物阳性血液标本人员要定期行病原学或相应抗体检测并行特异性预防、完善安全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等工作。

    作者:沈建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物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

    目的:探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7.14%vs74.29%),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志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利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心绞痛病患100例。100例病患均符合心绞痛临床诊疗相关标准,病患的 ECG 出现缺血性 ST -T 改变迹象。病患平均年龄65.2岁,平均病程2.2年。将100例病患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患相关医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实验组50里病患利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后,相关医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相关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该药物能够在根本上降低病患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利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心绞痛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将银杏达莫注射液应用于临床辅助治疗中,未见异常情况发生。因此该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加强管理提高医院办公室工作效率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医院办公室作为医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医院办公室不仅仅关系到医院的有效运行,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提高医院信誉度、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部分。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办公室工作效率,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发展,各大医院就要不断的加强管理。本文就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医院办公室的工作效率进行了一些研究讨论,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王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分析小儿热性惊厥的特征及其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热性惊厥患儿经治疗后均在3-7d 后康复出院,均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对所有患儿进行长期随访发现,10例有复发史或具有较为严重的病情的患儿中病情转为癫痫1例。结论:有效降温、惊厥的治疗和护理、吸氧护理、对症治疗和护理能够有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关月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八段锦康复功效研究综述

    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来探讨八段锦功法对多种系统疾病的康复功效。对现代研究的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们对八段锦的康复功效越来越重视。研究人员将药物、手法、理疗等多种治疗手法与该功法结合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作者:商强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肺隐球菌病 CT 表现(附17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 CT 表现,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隐球菌病术前胸部 CT 表现。结果:病变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肿块,单发7例,多发10例,单发或多发合并斑片状影7例,病灶中边缘光整3个,模糊或不规则28个,9个伴有晕圈征,6个伴有坏死或空洞,4个见支气管充气征。结论:肺隐球菌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与 CT 不符,多个病灶有集中趋势,结节与斑片并存,边缘有晕圈征时应考虑到本病可能。

    作者:杨一春;陈潭辉;李燕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关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危害及临床处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危害以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到2014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60例进行分析,其中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127例,经阴道分娩剔除23例。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正常产妇相比妊娠期间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产妇,采取分娩过程中剔除肌瘤的方法可成功剔除肌瘤。结论:子宫肌瘤对于产妇妊娠过程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直径〉10cm 的肌瘤应及时剔除以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安全。

    作者:封晶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经我院治疗的89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片与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仅服用二甲双胍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8.37%(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在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吉米兰木.麦麦提明;赵红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