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瑛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提高其依从性提供合理护理对策。方法:对100例鼻咽癌患者的各项治疗依从性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可能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对疾病的认知、治疗的毒副反应、社会支持水平等密切相关。结论: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力度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指导来提高各项治疗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曾满萍;陈庆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佳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并发生静脉炎症状的血液病病人32例,在对其引发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佳护理对策。结果:经护理后,所有病人的静脉炎症状均得以有效控制。结论: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涉及各个方面,这就需要临床医师与护理深入研究各种引发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大限度提升其治疗效果。
作者:王维静;史秀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直肠癌术后放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行放化疗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治疗依从性、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按时维护、医护满意度、顺利完成治疗、口腔黏膜炎、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毒性、放射性直肠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直肠癌术后放化疗中较常规护理更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岳争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方桑忍颗粒熏洗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软组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冷感型好及施予以外部敷贴,观察组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予以外部熏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的观察组其于治疗过程中,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这之中瘀斑、肿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压痛改善情况却补给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有助于改善瘀斑、肿胀状况,且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剑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比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的妊高征患者11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结果:麻醉后2min,研究组 HR 较于麻醉前无明显变化,DBP 及SB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麻醉前(P <0.05)。对照组 HR 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患者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势,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工作的职业危害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2013年本科室仅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供应室职业危害进行相关防护;2014年初本科室分析职业危害发生原因并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完善的、针对性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记录2013年、2014年供应室职业危害发生率、供应室工作人员负面情绪及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3年职业危害发生率高达28.57%,显著高于2014年供应室职业危害发生率4.76%;2013年供应室工作人员焦虑、抑郁程度均显著高于2014年,而其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则显著低于2014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给予全面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可显著降低其职业危害发生率,改善其心理负面情绪及满意度,保障其工作安全性。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曾几何时许多著名中医学家行医救人的故事,如李时珍尝百草治病救人、华佗刮骨疗伤,葛洪炼丹等等,他们用的都是中医的诊疗方法及中药的神奇运用,中医诊病的四字原则"望,闻,问,切",凝聚了多少情感、体验及交流的人性内容,中医的神奇陶冶了我对祖国医学的深切向往,使我步入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殿堂。
作者:杜星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研究乳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子机制对于后期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发现与鉴定及临床应用等相关方面做了简要概述:乳腺癌细胞中有一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特点,同样也是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主要原因;针对乳腺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是预防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蓉;苏丽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用药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疗效、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高敏促甲状腺素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更加确切,安全性能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靖洁;张栋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在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典型的就是焦虑反应,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有效的进行术前焦虑状况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崔菲菲;袁慧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龄患者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分布、治疗情况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文100例妇科肿瘤的高龄患者中,恶性肿瘤者达到48%,其中以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主。结论:只要做好护理和监测工作,可以对妇科肿瘤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海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全程营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全程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BMI 指数、Hb、Alb 及 PG-SGA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营养管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对同步放化疗的耐受能力,改善治疗效果,为一种有价值的护理方法。
作者:杨玉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我们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每一项工作几乎都会涉及"沟通",可见有良好的沟通对于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对于提高工作质量及管理效率,减少医疗纠纷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每一名护士必备的技能,是取得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在医疗形势险严峻,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日,重视护患沟通,再现仁爱救治,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谈谈自己多年临床工作中的体会。
作者:彭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急救的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急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救治的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急诊抢救的效果作出评价。结果:50例患者中经抢救后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经救治后患者的心率、血压、PaO2、PaCO2、SpO2相比救治前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方案,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为提高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内蒙古三所大学其中包含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共5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牙龈出血、牙齿龋坏、牙齿松动等口腔健康问题存在,而且学生对口腔健康重视不够。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改善有积极作用。
作者:文秋妹;王继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防止手术室病人发生坠床的方法,杜绝手术期间病人发生坠床。方法:针对手术期间病人坠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多环节控制与管理来达到彻底杜绝坠床的发生。结果:从2011年以来加强了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未发生手术病人坠床,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结论:正确运用多环节控制与管理,杜绝了手术病人坠床的发生,减少了医患纠纷。
作者:许红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查阅医学文献,了解乳腺癌手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查阅中外医疗文献,了解该进展的前沿信息。结果: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该方法对患侧上肢功能的保护意义重大。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有代替大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趋势,但要有学习曲线的过程。
作者:麻鹏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经阴道超声结合 X 线检查能准确判断节育器异位及数目。方法:经阴道超声检查判断节育器位置,如疑异常结合 X 线检查。结果:12例节育器异位(和或2枚节育器)10例经取环或腹腔镜手术证实,2例因年龄较大放弃手术。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 X 线诊断节育器异位位置、形状及数目,更加准确。
作者:唐文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长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s -CRP、IL -6、TNF -α、Hcy、24hmALB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标志物 hs -CRP、TNF -α、Hcy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效果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减少尿 mALB 的排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丁建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检验的免疫检验血液样本110份,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份,对照组55份。观察组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后接收,而对照组的血液样本则是在实施质量控制前接收。比较分析两组血液样本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并且分析两组血液样本的检验效果。结果:主要从 C 肽、血清胰岛素、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以及Ca199等这些方面进行检查然后对比效果,观察组的血液样本的变异指数要明显的小于对照组,两组血液样本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 P <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临床免疫检验的过程中,血液样本的采集、试剂的选择以及检测的仪器等都会影响到检验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实施质量控制,全程控制检验样本,这样才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检验数据。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