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职能的探讨

孙一新

关键词:家庭医生, 服务团队工作职能
摘要: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充分利用资源提升服务工作质量。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在人员配置、服务内容等方面都要进行创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积极有效的卫生服务。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间接蓝光照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93.33%)与对照组(91.7%)相比,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儿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占5.0%,对照组有8例占13.33%,两组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20例围术期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进行有效的护理。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通气120例患者做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120例胸外科围术期老年患者存在不良心理状态103例,经过有效护理后全部康复。对照组的不良心理为104例,在常规护理之后减少至12例。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胸外科老年患者在围术期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且容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和消除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5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的研究与探讨。方法:对本院2008年至2009年间的15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在这152例临床资料中有127例是顺利完成了分娩,成功率约为百分之八十三;其中有25例从妊娠分娩改成了剖宫产;由于胎儿头部俯屈导致旋转不易而造成滞产的病例有十例;胎儿宫内窘迫有八例;上一次的分娩没有进入产程而导致这次的剖宫产失败的病例有四件;还有两例是子宫下段压痛而考虑到子宫先兆破裂;后一例是因为孕妇无法忍受分娩前的宫缩疼痛而选择剖宫产。结论:综上所述,孕妇在剖宫产后再次怀孕,并且此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因此必须要掌握引导分娩的禁忌证以及适应证,不要盲目进行剖宫产,避免一系列危险因素。

    作者:褚同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份到2013年12月份在我站进行上环术的10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患者在上环术后,采取常规护理,不给药;对实验组患者在上环术后6d 连续口服宫血宁胶囊。之后3个月内,每次月经期口服宫血宁胶囊3d,并采取与对照组一致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红蛋白量和月经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红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月经血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另外,在两组中均6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情况较轻。结论:宫血宁在质量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时,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妍;姜林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该立即将病情告知医生,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及时的治疗之后,全部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成功抢救,抢救成功率为95.0%,共有2例死亡,死亡率为5.0%。本组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各项并发症得到减少,使死亡率得到相应的降低,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红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痔疮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轻中度痔疮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维生素 C +维生素 B2,混合痔及外痔者加用消炎痛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及坐浴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红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方法:将临床确诊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盐、β-阻滞剂、钙拮抗剂和他丁类)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口服,0.9%氯化钠加红花黄色素15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 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加红花黄色素150 mg 静滴,用法、疗程同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郝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

    本文主要针对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进行的相关记录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孕期营养对母亲与孩子的影响,其次介绍了孕期体重管理的方法和目的,后分析并讨论我院的孕妇经过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护理之后的结果。我院对2000名孕妇进行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指导,本文意在基于临川实践探究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的重要性。

    作者:余云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例确诊的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疝修补手术,分析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手术实施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接受传统疝修补术的对照组患者均有减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翁红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7-14天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理想的患者83例,血糖控制并不理想的患者27例;其中发生1-2次低血糖的患者11例,皮下产生硬结、针眼处发红4例。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需要注意置泵前与置泵后的护理全面而专业,以保证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胡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2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一年中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比索洛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05);治疗组患者心率、血压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05)。结论:了解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有利于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且对患者的生存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庞希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分析探讨女性慢性子宫颈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女性慢性子宫颈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按就诊顺序号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女性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则接受 LEEP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经治疗后,对照组共治愈15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共治愈2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结论:女性慢性子宫颈炎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典型症状并结合妇科检查进行诊断,采用 LEEP 术治疗该病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亓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7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47,P <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手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结论: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促进银屑病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观察中医清利湿热法为主治疗肾炎蛋白尿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医清利湿热法为主治疗肾炎尿蛋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肾炎蛋白尿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0例,通过强的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通过中医清利湿热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中医清利湿热法治疗肾炎蛋白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练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X 线平片与 CR 在诊断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 X 线平片与 CR 在诊断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我院诊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 X 线平片和 CR 诊断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隐匿性骨折的分辨能力以及检查出阴阳性率。结果:X线平片诊断方法的隐匿性骨折检查出阳性率为29.10%,CR 诊断方法的隐匿性骨折检查出阳性率为94.55%,且 CR 诊断方法的图像清晰,对骨折的辨识度比 X 线平片诊断方法的辨识度高,两种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P <0.05)。结论:CR 诊断出隐匿性骨折的阳性率高。且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在诊断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的运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174例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无发生电切综合征、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护理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恰当、合理的护理是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获得理想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建立静脉双通道,安置留置针。遵医嘱静滴,为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尿量,协助辅助检查,并作健康指导。结果:肝硬化伴腹水的病人,经治疗和护理,呕血停止,防止肝昏迷发生。2列酒精肝的患者便血停止,无一列死亡。结论: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治疗和护理,防止呕血时窒息的发生。清除口腔积血,消除口腔异味,避免了因异味而引起的欧吐。

    作者:殷加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检验的免疫检验血液样本110份,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份,对照组55份。观察组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后接收,而对照组的血液样本则是在实施质量控制前接收。比较分析两组血液样本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并且分析两组血液样本的检验效果。结果:主要从 C 肽、血清胰岛素、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以及Ca199等这些方面进行检查然后对比效果,观察组的血液样本的变异指数要明显的小于对照组,两组血液样本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 P <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临床免疫检验的过程中,血液样本的采集、试剂的选择以及检测的仪器等都会影响到检验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实施质量控制,全程控制检验样本,这样才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检验数据。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术前焦虑的护理进展研究

    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在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典型的就是焦虑反应,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有效的进行术前焦虑状况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崔菲菲;袁慧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