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胡燕

关键词:胰岛素, 2 型糖尿病,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7-14天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理想的患者83例,血糖控制并不理想的患者27例;其中发生1-2次低血糖的患者11例,皮下产生硬结、针眼处发红4例。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需要注意置泵前与置泵后的护理全面而专业,以保证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人院宣教、提高病人对病人的认知、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改变不良行为指导、运动指导等方面实施优质护理。结果:患者对本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100%,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善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通过优质护理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不良生活行为等方面的改善,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者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手术及护理之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2%,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71.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6.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时,结合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低致残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穆翠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产妇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的妊高征患者11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结果:麻醉后2min,研究组 HR 较于麻醉前无明显变化,DBP 及SB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麻醉前(P <0.05)。对照组 HR 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妊高征患者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势,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职能的探讨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充分利用资源提升服务工作质量。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在人员配置、服务内容等方面都要进行创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积极有效的卫生服务。

    作者:孙一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3.2mm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3.2mm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短期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87例(眼)白内障患者施行3.2mm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测量术后角膜散光度。结果:术后角膜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在术后1周达到大,在术后1月时稳定。结论:3.2mm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产生的术源性角膜散光小,在术后1月时达到稳定。

    作者:梁正刚;陈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观察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在小儿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在小儿急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儿科急诊收治的危重患儿40例,统计紧急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一次完成插管需要的时间和次数进行分析。结果:行紧急气管插管术后,插管成功率高达97.5%。且插管越早越能提高挽救生命的成功率,插管需要的时间越短越能减少患儿的死亡率,同时有效避免了未能预见的病情变化。结论: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患儿的有效急救措施,成为了挽救危重患儿生命的为有效的方法,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儿科急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宫颈癌108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甲组54例和乙组54例手术治疗,并对甲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优质心理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患者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毕淑红;邹晓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1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117例肾结石,一期取石102例,二期取石15例;手术时间45~215min,平均105min。一期清除结石81例,清除率79.42%,二期取石或配合体外碎石的结石清除率23例,总结石清除率为88.89%(104/117);术后出血13例,经输血600~1800ml 后病情稳定,顺利出院;无结肠损伤、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金山;孟俊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20例围术期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进行有效的护理。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通气120例患者做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120例胸外科围术期老年患者存在不良心理状态103例,经过有效护理后全部康复。对照组的不良心理为104例,在常规护理之后减少至12例。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胸外科老年患者在围术期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且容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和消除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方法:将临床确诊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盐、β-阻滞剂、钙拮抗剂和他丁类)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口服,0.9%氯化钠加红花黄色素15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 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加红花黄色素150 mg 静滴,用法、疗程同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郝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如何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

    目的: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提高疾病的药疗效果。方法:剖析用药缺乏依从性的原因,探寻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的途径。结果:简化药疗方案,选择适宜的药品剂型规格与包装,多与病人沟通,做好用药指导,引导病人科学看待药品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均有利于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结论:简化药疗方案并做好用药指导是医务人员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的根本途径。

    作者:朱德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龄患者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高龄患者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分布、治疗情况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文100例妇科肿瘤的高龄患者中,恶性肿瘤者达到48%,其中以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主。结论:只要做好护理和监测工作,可以对妇科肿瘤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海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水平对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本次选取糖尿病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抽取空腹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就临床结果与同期选取的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50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脂异常率为54%,明显高于对照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含胆固醇量均居较高水平(P <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所含胆固醇量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重视糖尿病患者血脂定期检验,对疾病诊治和并发症的预防意义重大,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

    作者:蒙正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糖尿病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将 AMI 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 AMI 各80例分为临床组与对照组进行 TNF -α与 IL -1β的测定。结果:⒈临床组 TNF -α、IL -1β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有显著性差异;⒉临床组冠脉多支病变77.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p <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MI 合并糖尿病 TNF -α、IL -1β明显升高,冠脉病变更重。

    作者:冯静;杨国政;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数据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唇腭裂患儿18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费用开支显著少于对照组,家长焦虑、敌对评分都较对照组更低;患儿出血、营养不良及呼吸道阻塞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爱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对症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7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急救的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急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救治的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急诊抢救的效果作出评价。结果:50例患者中经抢救后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经救治后患者的心率、血压、PaO2、PaCO2、SpO2相比救治前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方案,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自拟中药灌肠汤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医辨证中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中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6.1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邢海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对多排螺旋 CT 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多排螺旋 CT 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疑问泌尿结石患者中选取66例随机分成三组,即实验组、对照 A 组与对照 B 组。其中实验组采用非增强多排螺旋 CT 扫查,对照 A 组采用 B 超检查,对照 B 组采用 KUB +IVP 检查。对比三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查之后,实验组有19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经手术或治疗已得到证实;对照 A 组有14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假阳性的有1例;对照 B 组有12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假阳性的有2例。结论: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多排螺旋 CT 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效果显著,是现阶段诊断泌尿系结石中效果较好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28例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呼吸道护理、预防感染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马兰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