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贤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冠心病诊疗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多层螺旋 CT MSCT(Multi-slice 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以其无创性、经济、低危、快速的优点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超敏 C 反应蛋白(hs_CRP)也以其高敏感性越来越广泛地成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有效指标。本文重在阐述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超敏 C -反应蛋白检测对于提高冠心病诊断及判断预后敏感性方面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红梅;顾燕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措施与体会。方法:对25例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积极开展抗休克处理并尽快手术,同时在术中充分回输自体血。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救治,其异位妊娠均获得术后病理证实,术后排气时间(11.2±3.6)h,住院时间(6.2±1.5)d,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妥善进行抗休克处理以及充分利用自体血回输等均为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获得成功救治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的全程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将174例接受 EUS 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接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与检查前、中、后开展全程化的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咽部黏膜损伤、中途中止、患者配合率、术后咽痛以及患者满意率等5项既定考察指标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结论:全程护理配合是确保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更好地接受 EUS 检查的必要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02年3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间收治的78例患有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选择保守治疗,实验组选择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短,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也明显比对照组少,且两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甘伟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应用阿司匹进行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68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把68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各为3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予以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来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射血与凝血功能评分对比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来治疗心肌梗死,所获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室射血评分以及凝血功能,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的研究与探讨。方法:对本院2008年至2009年间的15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在这152例临床资料中有127例是顺利完成了分娩,成功率约为百分之八十三;其中有25例从妊娠分娩改成了剖宫产;由于胎儿头部俯屈导致旋转不易而造成滞产的病例有十例;胎儿宫内窘迫有八例;上一次的分娩没有进入产程而导致这次的剖宫产失败的病例有四件;还有两例是子宫下段压痛而考虑到子宫先兆破裂;后一例是因为孕妇无法忍受分娩前的宫缩疼痛而选择剖宫产。结论:综上所述,孕妇在剖宫产后再次怀孕,并且此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因此必须要掌握引导分娩的禁忌证以及适应证,不要盲目进行剖宫产,避免一系列危险因素。
作者:褚同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察重症吸入性肺炎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沐舒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新生患儿8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7%;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明显减少,机械通气的情况也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重症吸入性肺炎的新生患儿实施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实用性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创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现代的工矿业及机器制造行业中,手指皮肤软组织完全脱套伤在现在的临床上较为常见,该外伤在手外科中也是一种损伤较为常见的损伤,在临床上的修复方法较多,但大多数修复方法效果及功能较差,我院创伤科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以来,在局部麻醉下应用髂腹股沟修薄皮管对12例手指单指皮肤完全套脱伤患者进行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兴建;李祥;王晓雁;王海兵;徐义虎;李琼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其体内存在形式、致病机制及其与 AMI 的关系和治疗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李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6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6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缓解术前焦虑,而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 得分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前 SAS 得分为68.3±2.9、护理后 SAS 得分为43.2±2.6,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 <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 SAS 得分为67.3±3.6、护理后 SAS 得分为61.2±1.7,前后对比无差异显著(P >0.05);但护理组患者护理后 SAS 得分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 SAS 得分对比显著差异(P <0.05);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总满意度86.05%;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总满意度58.1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氨磺必利治疗)32例,对照组(利培酮治疗)32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 SANS 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 <0.05或 P <0.01),而研究组数据更有统计学意义(P <O.01)。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安全性好,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利培酮。
作者:焦安华;胡雅伟;孔祥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血透患者从遵医嘱服药、充分透析(每周三次或两周五次)、饮食控制、定期抽血复查四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设定目标值,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前血透患者各项平均依从性为42.57%,实施后提高至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运用于血透患者依从性的管理中,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血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程辉;黄秋鹏;庞晴;何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软组织改变在鉴别恶性骨肿瘤与骨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5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与50例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 MRI 与 CT 对界定患者疾病,观察软组织改变在鉴别恶性骨肿瘤与骨髓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①在50例骨髓炎患者中,有3例患者密度显示为均匀。在5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中,有43例患者可观察到软组织肿块。②两组患者在 CT 上的肿胀程度方面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瘤软骨钙化或肿块内肿瘤钙化、残留骨壳钙化、肿块上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恶性肿瘤患者均高于骨髓炎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恶性骨肿瘤与骨髓炎疾病的诊断中,软组织肿块与肿胀程度在两者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便于及时确诊患者疾病,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程龙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例确诊的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疝修补手术,分析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手术实施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接受传统疝修补术的对照组患者均有减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翁红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全程营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全程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BMI 指数、Hb、Alb 及 PG-SGA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营养管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对同步放化疗的耐受能力,改善治疗效果,为一种有价值的护理方法。
作者:杨玉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轻中度痔疮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维生素 C +维生素 B2,混合痔及外痔者加用消炎痛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及坐浴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红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的8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选入研究的患者都使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进行两年的随访。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820例患者中,生殖道感染的患者478例,人乳突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有76例,发生癌前病变的患者有71例,已发生原位癌的患者有24例。根据检查结果,对95例发生癌前病变以及原位癌的患者进行治疗,随访跟踪两年,只有1例患者复发宫颈癌,复发率为1.05%。结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在发生宫颈癌前病变以及早期宫颈癌的患者的检查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这样就可以做好早期的预防、发现以及治疗,极大地减少了宫颈癌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宫颈癌死亡率。所以,应该对育龄妇女做好宫颈病变筛查,值得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米氮平治疗,对照组应用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周、2周、4周末 HAMD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6、8周末 HAMD 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 TES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6%,与对照组的90.48%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米氮平的起效速度更快,不良反应较少,更具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李国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胃肠麻痹患者采用新斯的明联合清胰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48例 SAP 并发胃肠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联合清胰汤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4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持续时间、血淀粉酶升高持续时间、血钙恢复正常时间及 ICU 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SAP 并发胃肠麻痹患者采用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联合清胰汤治疗,能快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长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495例进行资料回顾,对这些病人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等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出院随访,发现4例患者出现关节积液肿胀,10例患者切口区疼痛(采用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余皆获满意疗效。结论:科学、合理、程序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海俐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