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

翁红林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腹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例确诊的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疝修补手术,分析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手术实施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接受传统疝修补术的对照组患者均有减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CT 和 X 线诊断效果对比

    目的:通过对 CT 与 X 线诊断结果的比较,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佳诊断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1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病患均接受 CT 与 X 线两项检查,分别比较其临床诊断效果并予以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所有病变髋关节中 CT 检查的准确率为78.07%,明显高于 X 线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不同分期中,CT 对Ⅰ期与Ⅱ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也明显高于 X 线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Ⅱ期或以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 CT 检查可充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程度,应用效果好于 X 线,但病患逐渐进展至Ⅲ期后两者并无显著差异,可采用 X 线方式简化诊断程序。

    作者:赵昌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对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肺炎型肺癌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23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10例为腺癌;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7例为单纯磨玻璃密度影、8例为磨玻璃伴结节影、肺段与肺叶分布实变影为7例、肺段与肺叶突变伴随空泡且呈现有蜂窝状阴影为5例、肺部实变纤维化并肿块为5例、1例为混合阴影。结论:对于肺炎型肺癌患者而言,其影像学类型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病理变化予以反映,若对影像变化予以观察则具有特征性,且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陆应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高质量护理总结经验。方法:以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分别以优质护理服务方式和常规护理进行,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一定时间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5%,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1%,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提高心血管内科的医疗质量,能够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利于患者病症后续恢复,有效缓解护患关系,是一种值得推广普及的护理方法。

    作者:吴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8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保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都具有明显的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痛经、盆腔疼痛、不孕症、性交疼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与对照组的患者的33.33%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的临床诊治中,对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实施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王秀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冠心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冠心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焦虑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达标率为74.0%,对照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达标率为26.0%,两组差距明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改善了病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李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地佐辛与丙泊酚合用对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麻醉的效果评价

    目的:针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探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医治的待行人工流产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例数均等的 A、B 两组。A 组患者术中麻醉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B 组患者单独采用丙泊酚,A、B 组其他手术操作完全相同。结果:统计结果可知 A 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 B 组,A 组优效90.7%明显高于 B 组的79.6%的(P <0.05),关于 VAS痛觉评分,A 组也要明显低于 B 组(P <0.05)。结论:对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剂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可以获得较好的镇痛和麻醉效果,是值得推广的安全麻醉方法。

    作者:乔海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大株红景天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应用大株红景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高、低切变率全血黏度,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株红景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有效降低全血黏度,减少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脉血流,改善心电图缺血样改变,缓解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嘉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ELISA 检测乙肝两对半的影响因素

    目的:对 Elisa 法对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产生的影响,做有关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我院自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接收的乙肝两对半检测患者124例,根据其相关的资料分析 Elisa 对乙肝两对半检测产生的影响。结果:得出 Elisa 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影响因素有试剂盒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检测人员和采集的标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加样过程中的影响、药物的影响等。结论:对于乙肝两对半的检测,采用 Elisa 法检测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影响因素,排出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陈金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晚期癌症患者消除癌因性疲乏的处理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对晚期癌症伴有癌因性疲乏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4例于前两年在宁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将这64例被研究的晚期癌症病人平均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32例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常规癌因性疲乏护理,护理组32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针对性、全面的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护理后,护理组35例癌症患者的 PFS 评分较对照组要低,同时较护理前有所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要高(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叫护理前前有所降低。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针对性、全面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癌因性疲乏程度,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吕晓霞;曹彩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一起小学生水痘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1年3月19日-4月28日,青海省海晏县县城小学发生一起水痘爆发,共有62人发病,患病率375%,涉及六个班,围绕此次疫情,我们开展了疫情调查。

    作者:鲍金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胃肠麻痹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对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胃肠麻痹患者采用新斯的明联合清胰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48例 SAP 并发胃肠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联合清胰汤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4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持续时间、血淀粉酶升高持续时间、血钙恢复正常时间及 ICU 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SAP 并发胃肠麻痹患者采用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联合清胰汤治疗,能快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长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呋塞米静脉注射,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持续静脉泵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SBP、体重下降、LVEF 显著高于对照组,而 BNP 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利尿剂抵抗率以及肾功能恶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后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分析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式与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儿科收治的11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儿与家长均采用针对性的沟通技巧,在患儿出院时,使用我院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家长满意度,满分为100分。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10例患儿家长平均满意度得分为96.5分。结论: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患儿年龄小,他们理解能力差,治疗依从性差,很容易由于紧张、焦虑、疼痛而哭闹不止,将沟通技巧应用在儿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该种方式是值得在儿科病房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朱秋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近况及展望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探讨研究近况和展望。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3年06月本社区卫生机构将社区内4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列为观察研究对象,将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1例。仅对对照组患者自己控压的结果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包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其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结果: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为8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控制率51.9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水平对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本次选取糖尿病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抽取空腹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就临床结果与同期选取的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50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脂异常率为54%,明显高于对照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含胆固醇量均居较高水平(P <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所含胆固醇量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重视糖尿病患者血脂定期检验,对疾病诊治和并发症的预防意义重大,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

    作者:蒙正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22例护理体会

    目的: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方法:我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22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并分析。结果:2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中,剖宫产18例(81.8%)、自然分娩4例(18.2%);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4.5%)、新生儿重度窒息0例(0%);22例孕产妇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母婴均平安顺利出院。结论:经健康指导、严密监护、规范诊治、有效护理,可以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作者:叶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脑梗死的相关性,并深入探究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就医的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实验组,记为 A 组,另选62例体检健康者(诊断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记为 B 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维生素 B12、叶酸(FA)等,并将测试结果做比对分析。结果:A 组患者重血浆 Hcy 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的比例(41.9%)要明显高于 B 组健康者的(8.06%)(P <0.05),就平均血浆 Hcy 水平,A 组也要明显高于 B 组。关于 Hcy 血症的严重程度,A 组的中型和重型比例明显较高(P <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脑梗死有较密切的关系,是促使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关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诱因主要为叶酸和维生素 B12的缺乏。

    作者:那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及安全管理治疗措施

    目的:观察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及安全管理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放疗的宫颈癌患者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剂安全管理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3例患者中,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患者2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1例。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采用综合辅助疗法,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可收到较好的预后,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中的有效应用

    众所周知,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医患矛盾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90%是由于沟通不良造成的。巧妙运用沟通的技巧,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成就护理事业。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进行一下探讨。

    作者:吴卫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新进展

    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工气道在各种高危的抢救和医疗手术中被广泛的应用。主要保障了手术患者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正常运行,在高危手术治疗和抢救中对病人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然而其对原呼吸道的破坏也对患者丧失加湿、加温、过滤等呼吸道功能,自身防御功能的减弱对患者造成隐性威胁,所以做好对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吕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