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婷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02年3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间收治的78例患有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选择保守治疗,实验组选择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短,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也明显比对照组少,且两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甘伟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糖尿病是由于精神因素、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等诸多原因所导致患者的胰岛功能减退以及胰岛素抵抗等而造成的机体内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糖等发生病变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该病成为慢性病中常见的多发病,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的发病率也在提升。
作者:闫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外科术后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其疼痛程度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单位2014年1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8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均行临床常规护理;综合组:40例,对照组基础之上,予以行为干预、舒适护理、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综合组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统计学意义;且患者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外科术后患者采取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既可以为患者术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还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季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将当前的科研结论、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与患者需求完美结合,制订护理计划。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的开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很大的提高[1],提高老龄患者的口腔护理质量问题日益被重视。年龄的增加,使老年人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对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等等,这些疾病常伴有口腔不同程度的损害。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口腔疾病者高达873%,约为正常人口腔疾病患者的2-3倍[2]。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遇到口腔护理的患者因病情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不同方法的获得直接的是通过循证护理。我们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50例老年患者的口腔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充分利用资源提升服务工作质量。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在人员配置、服务内容等方面都要进行创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积极有效的卫生服务。
作者:孙一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脏外科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146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3例,进行护理分析。结果:经临床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满意度评分(91.15%)明显优于对照组(78.08%)常规护理(P <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73例患者压疮、角膜炎、管线脱落以及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3例患者(P <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脏外科手术应用循征护理,可使患者满意度达90.05%,并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雄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肿瘤患者体外高频热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体外高频热疗的肿瘤患者7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运用于肿瘤患者体外高频热疗中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满意度,为优秀的护理方法之一。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大中专护生对安乐死的态度、意向及二者的差异情况,为护理伦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长沙市某职业学院的中专护生二年级学生共231例,大专护生二年级学生200例,共431例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431名大中专护生中,67.1%的学生赞同安乐死,64.0%的护生表示如果自己患不治之症愿意选择安乐死,如果亲人要求安乐死,仅有48.9%的护生会同意。大专护生较中专护生更赞同安乐死,也更愿意自己选择安乐死和赞同亲人安乐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绝大多数大中专护生支持安乐死,且对安乐死意向较明确。应加强死亡教育和伦理教育,积极正确引导,提高大中专护生对安乐死的科学认识。
作者:李莉;李永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本文主要针对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进行的相关记录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孕期营养对母亲与孩子的影响,其次介绍了孕期体重管理的方法和目的,后分析并讨论我院的孕妇经过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护理之后的结果。我院对2000名孕妇进行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指导,本文意在基于临川实践探究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的重要性。
作者:余云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加冰生理盐水联合泮托拉唑治疗 Cushing 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 Cushing 溃疡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静脉滴注泮托拉唑80mg,每日2次,并口服(或鼻饲)云南白药0.5g 加冰生理盐水50ml,每日4次。对照组58例静脉滴注泮托拉唑80mg,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对照组为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云南白药加冰生理盐水联合泮托拉唑治疗 Cushing 溃疡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祖坤;戴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工气道在各种高危的抢救和医疗手术中被广泛的应用。主要保障了手术患者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正常运行,在高危手术治疗和抢救中对病人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然而其对原呼吸道的破坏也对患者丧失加湿、加温、过滤等呼吸道功能,自身防御功能的减弱对患者造成隐性威胁,所以做好对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吕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及安全管理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放疗的宫颈癌患者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剂安全管理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3例患者中,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患者2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1例。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采用综合辅助疗法,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可收到较好的预后,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12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15天内出血停止者为4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死亡率3.2%低于对照组17.5%,护理满意度92.1%高于对照组5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建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对降低儿童死亡率的作用。方法:比较分析2012年、2013年两年在我院接受保健服务的儿童,对其保健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在我院接受保健服务的儿童其保健系统管理率较2012年明显提高,两年之间的保健系统管理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医院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提高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同时应不断扩展儿童保健的服务内容,开展专业的技术业务,为儿童提供全面、高质量、多层次的保健服务,强化对儿童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作者:段兰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6和12周,患者的 SBP 和 DBP 均有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本组共38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33%。共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结论: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临床疗效显著,控制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明显减少脑疝、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是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程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横纹肌溶解是指横纹肌细胞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损害,改变了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使得大量蛋白、离子以及酶类自细胞内释放入血液,终经尿液排出,严重危害机体[1]。横纹肌溶解的原因主要是药物和毒物,其中他丁类调脂药引起的病例多发生在肾功能不全患者,目前文献有少许报道。
作者:曾六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务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患者胰岛功能出现减退以及胰岛素抵抗所引发的体内蛋白质、糖、水、脂肪以及电解质等出现代谢紊乱的一种病症,在临床表现上多以血糖升高为主。糖尿病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进行饮食、心理、足部以及皮肤等方面的合理用药,从而让患者的病症得以缓解和控制,本文主要结合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实际状况,对几个主要治疗误区进行探讨,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糖尿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者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手术及护理之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2%,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71.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6.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时,结合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低致残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穆翠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抢救成批外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流程,强化医护配合理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抢救收治的23批次外伤病人,总结抢救措施以及医护配合流程。结果:在处理成批次外伤病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相互配合,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可以有效的缩短抢救病人的时间,提高处理疾病的有效性,增强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制定科学有效的成批次外伤病人急救护理流程,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吴思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