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李永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医院办公室作为医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医院办公室不仅仅关系到医院的有效运行,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提高医院信誉度、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部分。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办公室工作效率,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发展,各大医院就要不断的加强管理。本文就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医院办公室的工作效率进行了一些研究讨论,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王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使用脚圈对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病人的足部进行支持减压,预防足部压疮的发生。方法:选择100例老年病房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使用气垫床的病人,Brand 评分都在15分以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病人的左右脚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左脚用"C"形脚圈抬高足跟的作为实验组,右脚使用小枕或气圈垫高足跟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足跟,内踝,外踝是否有压红甚至是否有压疮的形成,同时发放调查表,了解病人使用的舒适满意度情况。结果:病人作为实验组的左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右脚,足跟,内外踝的压红和压疮发生率左脚明显少于右脚,病人的舒适满意度也明显是左脚高于右脚,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C"形脚圈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茂;于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眼科手术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进行缝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对切口愈合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眼科120例使用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进行皮肤缝合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96例普通丝线缝线进行皮肤缝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感染、伤口恢复及瘢痕遗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具有减少伤口感染、促进组织修复且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对眼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正向作用,值得进行普及推广。
作者:高晨明;张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氨磺必利治疗)32例,对照组(利培酮治疗)32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 SANS 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 <0.05或 P <0.01),而研究组数据更有统计学意义(P <O.01)。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安全性好,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利培酮。
作者:焦安华;胡雅伟;孔祥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直肠癌术后放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行放化疗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治疗依从性、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按时维护、医护满意度、顺利完成治疗、口腔黏膜炎、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毒性、放射性直肠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直肠癌术后放化疗中较常规护理更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岳争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远端 C 型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07月在我院接受股骨远端 C 型骨折治疗的36例患者,对其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 X 线进行统计分析,随访1年后统计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6min ~190min,平均时间102min;患者术后的骨折对位线好,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为3个月~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5.5个月。按照 Kolmenn 评价标准,评分>85分以上的患者24例,>75分的患者7例,>60分的患者4例,<60分的患者1例,优良率为86.11%。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 C 型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血生化检验时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开展血生化检验的3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病例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引发原因以及处理措施。结果:本组328例患者中胆固醇异常表现者共76例(23.2%),其中7例患者为胆固醇偏低,69例患者为胆固醇升高,两种不同异常表现患者的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在胆固醇升高病例中原发性原因与继发性原因占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生化检验中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发生率较高,临床针对存在肝脏病变、糖尿病及肾功能障碍等患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合理控制高胆固醇的发生。
作者:张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174例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无发生电切综合征、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护理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恰当、合理的护理是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获得理想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颈椎骨折脱位伴四肢瘫合并脑脊液漏相对少见,此类患者除了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外,对呼吸道护理、脑脊液漏护理的要求很高,因此全面的观察、正确的护理意义重大。2012年7月7日,我科收治一名颈6、7骨折脱位伴四肢瘫痪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经过急救、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针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对应的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或对策。结论:门急诊输液室通过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周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侧 LCP 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上粉碎骨折30例。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12~18个月的回访,依据 Rorabeck 和 Aitken 标准对患者功能进行了评定,其中优17例,良7例,可6例,差0例,总体优良率达到了80%。结论:通过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粉碎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患者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蒋磊;马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芬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收集84例行无痛人流术孕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丙泊芬麻醉;观察组给予芬太尼与丙泊芬麻醉。结果:观察组镇痛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及丙泊芬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 <0.05);在 T2、T3、T4时刻时,观察组的 MAP、HP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芬静脉麻醉,镇痛与麻醉效果显著,且能减少丙泊芬的用量,有利于维持孕妇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人院宣教、提高病人对病人的认知、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改变不良行为指导、运动指导等方面实施优质护理。结果:患者对本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100%,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善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通过优质护理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不良生活行为等方面的改善,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4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给予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6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62 min,平均55.3 min。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有序的护理措施是保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和安全的有力措施。
作者:艾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通过回顾医院病区两年的护理不良事件,从管理、人员、物品等方面正确分析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李秀芳;强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我们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每一项工作几乎都会涉及"沟通",可见有良好的沟通对于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对于提高工作质量及管理效率,减少医疗纠纷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每一名护士必备的技能,是取得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在医疗形势险严峻,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日,重视护患沟通,再现仁爱救治,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谈谈自己多年临床工作中的体会。
作者:彭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的病因诊断及急救措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昏迷患者200例,对其抢救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00例昏迷患者当中,急性中毒患者占35%,其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占25%,而且多以40岁以下人群为主;脑卒中患者占44.5%;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占33%,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急诊内科患者发生昏迷的主要病因是:青年人中毒比例多,中老年人脑卒中比例大,糖尿病并发症比例也占较大比例。结论:参考患者发生昏迷的原因,可以使主治医生尽快明确病因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杨健;徐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乳腺癌术后化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6例进行全面的临床护理,临床护理措施包括化疗前心理护理和做好各项护理准备工作,化疗过程中进行的环境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各种不良反应护理和化疗后的出院指导护理等。结果:106例乳腺癌患者均以积极态度全部完成化疗,化疗成功率为100%,化疗期间19例出现轻度胃肠不适,3例出现骨髓抑制,2例出现静脉炎,5例患者出现轻度脱发,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疾病信心,预防和减少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翠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危害以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到2014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60例进行分析,其中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127例,经阴道分娩剔除23例。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正常产妇相比妊娠期间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产妇,采取分娩过程中剔除肌瘤的方法可成功剔除肌瘤。结论:子宫肌瘤对于产妇妊娠过程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直径〉10cm 的肌瘤应及时剔除以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安全。
作者:封晶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9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切口疼痛、肩背部疼痛的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和疼痛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