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敏青;郑伶燕
目的:分析总结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病患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在2013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病患进行随机性抽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析两组护理方式产生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由于采用了特殊的优质护理而在患者并发症情况上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结果,护理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病患的护理中采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病患术后护理效果,让病患可以尽早康复出院,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可能性,其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作者:蔡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30例,依照 Rainkin 量评分分为良好组12例和不良组18例,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溶栓前NISS 低、溶栓前血糖低以及发病急等因素。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存在溶栓前血糖低以及 NIHSS 低的患者需要重点对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丹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者血清肌钙蛋白含量差异。结果: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血清肌钙蛋白含量<1.0mg/L 者14例(14%)、1.0~1.5mg/L 者68例(68%)、>1.5mg/L 者18例(18%),与对照组42例(84%)、8例(16%)、0(0)相比较,差异显著,比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含量随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增加而升高,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患者出血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作者:程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到心室。房室阻滞可以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1]。阻滞可以是部分性的(第一度或第二度),也可能为完全性的(第三度)[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传导速度减慢,激动通过房室传导延迟,但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到心室。
作者:袁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02年3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间收治的78例患有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选择保守治疗,实验组选择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短,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也明显比对照组少,且两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甘伟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2011年3月19日-4月28日,青海省海晏县县城小学发生一起水痘爆发,共有62人发病,患病率375%,涉及六个班,围绕此次疫情,我们开展了疫情调查。
作者:鲍金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骨质疏松症被视为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在50岁以上人群以及绝经后女性中被广泛研究,但在青年人群(22-50岁)中鲜有讨论。本文通过探讨青年时期骨质的变化以及骨质疏松在青年人群中的现状,旨在为青年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
作者:邹瑞;林颖;朴正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护理干预是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系统阐述了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采取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鲁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带状疱疹患者24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3例,对照组采取纯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4.18,P <0.05),差异显著,不良反应差异比较(X2=0.13,P >0.05),差异并不显著。结论:采取中西医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王鑫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龄患者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分布、治疗情况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文100例妇科肿瘤的高龄患者中,恶性肿瘤者达到48%,其中以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主。结论:只要做好护理和监测工作,可以对妇科肿瘤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海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脑梗死的相关性,并深入探究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就医的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实验组,记为 A 组,另选62例体检健康者(诊断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记为 B 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维生素 B12、叶酸(FA)等,并将测试结果做比对分析。结果:A 组患者重血浆 Hcy 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的比例(41.9%)要明显高于 B 组健康者的(8.06%)(P <0.05),就平均血浆 Hcy 水平,A 组也要明显高于 B 组。关于 Hcy 血症的严重程度,A 组的中型和重型比例明显较高(P <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脑梗死有较密切的关系,是促使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关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诱因主要为叶酸和维生素 B12的缺乏。
作者:那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42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22例选择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1.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患综合护理,可提高抢救效果,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身体情况,值得推荐。
作者:李海燕;张会文;李兰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观察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自拟利胆清毒汤与消炎利胆片对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 P <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可明显改善患者右胁痛、口苦、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临床疗效确切,收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曲红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低钾血症常见于临床各科,可由多种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轻者四肢酸软无力,重者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及时发现和恰当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杜素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由于疾病、手术、化疗对机体的打击,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甚至因自我形象的改变影响患者对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知和需要。因此,及时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和功能康复锻炼等身心全方面的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帮助她们正视现实,积极参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康复活动,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段文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探讨其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各项监测及相关制度的管理,预防院内感染。通过相关知识培训,改变医务人员对控制制度执行中的抵触情绪,增强感控意识。结论:通过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院内感染率下降,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495例进行资料回顾,对这些病人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等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出院随访,发现4例患者出现关节积液肿胀,10例患者切口区疼痛(采用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余皆获满意疗效。结论:科学、合理、程序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海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该立即将病情告知医生,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及时的治疗之后,全部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成功抢救,抢救成功率为95.0%,共有2例死亡,死亡率为5.0%。本组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各项并发症得到减少,使死亡率得到相应的降低,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红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2012-2013年我院门诊药房妇科药物使用状况及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我院门诊药房2012-2013年妇科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品种、用药频度、日均用药费用等情况。结果:我院门诊药房妇科药物使用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2年间妇科用药品种有所变化,主要是抗细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有所减少而激素及相关药和抗病毒药有所增多。外用药品种前五位变化不大。结论:我院妇科门诊用药以抗细菌、抗病毒和激素药物为主,剂型以栓剂为主。外用药 DDDs 前5名分别为保妇康栓、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霉唑阴道片、康妇消炎栓、纳米银抗菌凝胶。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开环式痔微创吻合术(TST)治疗Ⅱ-Ⅲ度痔病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01月收治的16例Ⅱ-Ⅲ度痔病患者行 TST 术,比较患者术前和随访终点(2014年6月)的脱出、出血情况、排便情况。结果:电话随访,少数患者随访时有便血或脱出表现,无排便困难,其余恢复良好,满意度较高。结论:TST 术对于以非环状脱垂为主要症状的痔病患者,特别是Ⅱ-Ⅲ度痔,远期疗效较为肯定,是治疗痔病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葛永盛;严姝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