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远端 C 型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07月在我院接受股骨远端 C 型骨折治疗的36例患者,对其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 X 线进行统计分析,随访1年后统计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6min ~190min,平均时间102min;患者术后的骨折对位线好,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为3个月~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5.5个月。按照 Kolmenn 评价标准,评分>85分以上的患者24例,>75分的患者7例,>60分的患者4例,<60分的患者1例,优良率为86.11%。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 C 型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采取措施,减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加强护士法律法规的学习,改善医院环境和配套设施。结果: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和防范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顾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大进步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极大的幸福感,原因就是人的心态起到了关键作用。拥有积极的健康的心态的人,就会获得更大的幸福感。本文拟从积极心理学的涵义、如何塑造阳光心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周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66例病人,在分析与评估其原有护理程序的基础上优化护理流程,查看优化护理流程之后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优化护理流程之后,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已有明显提升,管道脱落与伤口渗血的发生几率均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研究发现,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能有效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者应用多西环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 <0.05)。结论:多西环素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耐受性佳,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杨国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3月至6月就诊于我科的病例303例,其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就诊病例162例,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基础护理工作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服务满意率及基础护理满意度综合评分,制定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患者基础护理满意度评分、基础护理满意率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开展前后各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在广泛推广的同时应注意个性化实施。
作者:赵洪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联合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医学效果,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这段时期内接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80例,依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家属或本人抽取后,奇数为对照组,偶数归为实验组,均是9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措施,实验组则给予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基础上,18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收集所有患者的治疗资料,从护理前后的 PH、PaO2以及 Paco2等数据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经过为期半个月的治疗之后,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6%,且实验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情况要明显比对照组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联合雾化吸入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各种症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应该推广。
作者:贾仙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放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结果:观察组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出院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老年骨性关节炎是多发病于中老年人骨关节疾病。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软骨中硫酸软骨素含量逐渐减少,致使胶原微纤维分解,发生骨骼的退行性变化,在外力的作用下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治疗上单一选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彻底,副反应大。近年来,我院依据中医"肝主筋、肾主骨"的理论。采用中西结合用药的疗法,以及针灸、推拿等综合手段,起到了"散寒解痉止痛、滋补肝肾、舒筋通络"的显著疗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作者:胡占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血透患者从遵医嘱服药、充分透析(每周三次或两周五次)、饮食控制、定期抽血复查四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设定目标值,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前血透患者各项平均依从性为42.57%,实施后提高至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运用于血透患者依从性的管理中,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血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程辉;黄秋鹏;庞晴;何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恢复期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32例生活能自理,占80%,31例身体活动能力正常,占77.5%,30例人际交往能力正常,占75%,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期加强患者整体干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理、心理素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牟奇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高血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90d 的预后。结果:90d 时对照组预后良好的比例高于高血糖组(P <0.05)。结论:入院高血糖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作者:包黎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胸部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集承德市妇幼保健院超声产前检查及会诊2655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将阳性胎儿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26552例孕妇中共检出胸部畸形48例,漏诊5例。结论:超声在产前检查能较准确的诊断胎儿胸部畸形,对降低畸形儿出生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振花;冷淑莲;王俊良;陆晓美;戴莹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住院的泌尿科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服务态度满意率95.0%、沟通技巧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潘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妇科肿瘤患者 PICC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提高 PICC 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本科室2012年10月-2013年12月 PICC 拔管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33例 PICC 拔管患者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37例。结论:PICC 置管及维护过程、维护环境、患者置管侧肢舒适度及心理活动、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及对疾病、导管的认知均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作者:王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舒适护理措施,并研究这些措施对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3月这段时期内接收诊断、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依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家属或本人抽取后,奇数为对照组,偶数归为实验组,均是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则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通畅气道、合理氧疗、预防感染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舒适护理。然后收集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2±0.8)d,明显要比对照组的(13.7±1.1)d 少,同时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仅为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应该推广。
作者:苏美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原因及相应防范对策,以提高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发生情况及原因,继而提出有效地防范对策。结果:100例重症医学科插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12例(12%),主要原因为:导管固定不牢2例、镇静效果不足3例、护理不到位1例、舒适改变因素3例、时间因素3例。结论: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发生几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防范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推动重症医学科临床治疗工作进一步发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42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22例选择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1.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患综合护理,可提高抢救效果,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身体情况,值得推荐。
作者:李海燕;张会文;李兰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索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寻找积极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3月的47名肺出血的新生儿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没有发生肺出血的新生儿47名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命名为对照组。从两组新生儿的性别、体重、出生胎龄、并发症疾病等因素上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影响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新生儿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的新生儿的体重,体温,胎龄都明显比对照组的新生儿低(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的并发疾病有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新生儿多伴有循环衰竭、严重感染、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等疾病。结论:影响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主要因素有新生儿的体重、胎龄和循环衰竭、严重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低血糖等疾病。要尽早的发现并预防这些因素,避免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王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4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给予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6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62 min,平均55.3 min。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有序的护理措施是保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和安全的有力措施。
作者:艾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