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陆佳玉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心理障碍分析, 心理护理对策
摘要:慢性前列腺炎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现代人的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调理,缺乏运动等使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递增化的趋势。由于前列腺的解剖位置特殊及血-前列腺屏障作用的影响,导致该病治疗效果不确定。患者由于长期的身体不适、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可引发多种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产生不仅不利于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康复,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病情恶性循环,经久不愈。现对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因素和对策

    目的:探索影响临床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因素,提倡建立个体化输血的治疗策略,并就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临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与其年龄、性别、病种、输血次数、既往输血史的关系。结果:2146例患者中,实行了4302次输血治疗中出现了620次红细胞输注不佳。患者的年龄、性别对红细胞输注效果影响不大,而病种、输血次数、既往输血史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对红细胞输注效果有明显影响。对于恶性肿瘤性疾病和血液病的患者,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相比其他患者而言,其输血次数和输血量增加的可能性更大,另外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导致输血治疗效果不良。结论:红细胞临床输注效果与患者免疫状况有密切关系,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安全、有效、独立的个体化输血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提高临床输血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王志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形脚圈对老年人足部减压效果的研究

    目的:使用脚圈对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病人的足部进行支持减压,预防足部压疮的发生。方法:选择100例老年病房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使用气垫床的病人,Brand 评分都在15分以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病人的左右脚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左脚用"C"形脚圈抬高足跟的作为实验组,右脚使用小枕或气圈垫高足跟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足跟,内踝,外踝是否有压红甚至是否有压疮的形成,同时发放调查表,了解病人使用的舒适满意度情况。结果:病人作为实验组的左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右脚,足跟,内外踝的压红和压疮发生率左脚明显少于右脚,病人的舒适满意度也明显是左脚高于右脚,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C"形脚圈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茂;于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12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15天内出血停止者为4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死亡率3.2%低于对照组17.5%,护理满意度92.1%高于对照组5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建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形式下护理人员压力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

    目的:探讨新形式下护理人员所产生的压力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分析压力原因,找到解决压力的方法,使护士正确面对压力并掌握应对技巧减少压力源。结果:通过认真了解护士的形成压力的原因,采取有效解决对策,改善了护士压力状态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益。

    作者:张菊梅;刘青莉;马永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分析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造成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近3年内我院发生不良反应和未使用国头孢菌类药物的患者二百例进行分组对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未使用过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涉及到不同品种,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过敏反应、肾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虽然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种类也过于繁多,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大学生口腔健康情况调查及改善设想

    目的:为提高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内蒙古三所大学其中包含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共5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牙龈出血、牙齿龋坏、牙齿松动等口腔健康问题存在,而且学生对口腔健康重视不够。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改善有积极作用。

    作者:文秋妹;王继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6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研究16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分析我院就诊的83例患者的16排螺旋扫描以及三维重建影像结果。结果:83例患者经16排螺旋扫描以及三维重建,诊断为泌尿系结石30例,肾输尿管肿瘤21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1例,肾位置异常13例,腔静脉后输尿管8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一致。结论:将16排螺旋扫描以及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疾病诊断时,效果可靠,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全尿路三维图像,对于疾病诊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失为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无创影像学方法。

    作者:陈志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检验的免疫检验血液样本110份,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份,对照组55份。观察组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后接收,而对照组的血液样本则是在实施质量控制前接收。比较分析两组血液样本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并且分析两组血液样本的检验效果。结果:主要从 C 肽、血清胰岛素、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以及Ca199等这些方面进行检查然后对比效果,观察组的血液样本的变异指数要明显的小于对照组,两组血液样本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 P <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临床免疫检验的过程中,血液样本的采集、试剂的选择以及检测的仪器等都会影响到检验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实施质量控制,全程控制检验样本,这样才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检验数据。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对其即将踏上的护理岗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一特殊阶段的特点,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理念进行训练,促进临床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证护理事业的发展与壮大。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从护理不良事件谈病区护理安全管理

    通过回顾医院病区两年的护理不良事件,从管理、人员、物品等方面正确分析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李秀芳;强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准确率,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3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23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且对23例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了解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正确率。结果: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准确率为95.7%,误诊率为4.3%。结论: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准确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实际的诊断中,针对于疑点通过反复诊断及研究,能够进一步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确保诊断的质量。

    作者:张睿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试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措施研究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相应解决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对实习生加强岗前培训,强化实习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在儿科护理实践中总结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在短时间内,实习生基本掌握了儿科临床护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不断分析和总结临床带教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提升医院儿科临床护理的质量。

    作者:唐莉;杜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调查显示,患者绝大部分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只占一小部分。此外,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转为正常,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童全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现状及进展

    目的:通过查阅医学文献,了解乳腺癌手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查阅中外医疗文献,了解该进展的前沿信息。结果: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该方法对患侧上肢功能的保护意义重大。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有代替大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趋势,但要有学习曲线的过程。

    作者:麻鹏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良好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在我们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每一项工作几乎都会涉及"沟通",可见有良好的沟通对于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对于提高工作质量及管理效率,减少医疗纠纷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每一名护士必备的技能,是取得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在医疗形势险严峻,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日,重视护患沟通,再现仁爱救治,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谈谈自己多年临床工作中的体会。

    作者:彭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制剂使用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使用的特点,探讨中药制剂在我院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特点加以分析,制定科学规范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并使用中药制剂治疗的患者病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将520例患者依照就诊时间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使用中药制剂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情况与患者投诉率。结果:对全部患者进行用药后检测和记录,对两组进行不良反应发生率、给药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中药制剂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不良的反应率发生,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提升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用药安全,促使中药制剂的使用良性发展。

    作者:胡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1例诊治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胸腔镜下肺硬化性血管瘤切除术,并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体检发现左肺上叶结节入院。胸部增强 CT 发现左肺上叶舌段可见一结节灶,边界清楚,约11×9mm。患者在全麻下接受胸腔镜手术切除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报告肺硬化性血管瘤。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主要方法,术后预后良好。

    作者:吴伟彬;张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物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

    目的:探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7.14%vs74.29%),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志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佳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并发生静脉炎症状的血液病病人32例,在对其引发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佳护理对策。结果:经护理后,所有病人的静脉炎症状均得以有效控制。结论: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涉及各个方面,这就需要临床医师与护理深入研究各种引发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大限度提升其治疗效果。

    作者:王维静;史秀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分析探讨女性慢性子宫颈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女性慢性子宫颈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按就诊顺序号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女性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则接受 LEEP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经治疗后,对照组共治愈15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共治愈2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结论:女性慢性子宫颈炎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典型症状并结合妇科检查进行诊断,采用 LEEP 术治疗该病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亓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