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李霞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临床实习护生, 心理调适
摘要: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对其即将踏上的护理岗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一特殊阶段的特点,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理念进行训练,促进临床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证护理事业的发展与壮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致全身不良反应一例

    目的:通过具体病例介绍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依据参考文献,对比近年来国内应用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注射液在本病例应用中确实出现多方面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中要多观察。结论:莫西沙星作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掌握其抗菌谱特点的同时还要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所引起的危害,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大丰市城东社区2008-2013年肺结核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2008年-2013年大丰市城东社区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和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城东社区2008-2013年肺结核登记、管理及服药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3年共登记管理120例肺结核,城东社区活动性肺结核、涂阳肺结核、涂阴肺结核登记率分别由2008年的52.92/10万、48.11/10、4.81/10万下降为2013年的22.27/10万、4.96/10万、22.31/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75岁,男女性别比为2:1,职业以农民为主,复治病人多为50岁以上。结论: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防治技术水平,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规范管理现症病人,以控制我社区的结核病疫情。

    作者:沈向辉;陆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泊酚和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并探讨泊酚和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自愿行人工流产的孕妇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及阵痛效果、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症以及宫颈松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较好,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麻醉诱导及患者苏醒迅速,十分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髓炎和恶性骨肿瘤软组织改变的影像分析

    目的:研究软组织改变在鉴别恶性骨肿瘤与骨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5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与50例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 MRI 与 CT 对界定患者疾病,观察软组织改变在鉴别恶性骨肿瘤与骨髓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①在50例骨髓炎患者中,有3例患者密度显示为均匀。在5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中,有43例患者可观察到软组织肿块。②两组患者在 CT 上的肿胀程度方面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瘤软骨钙化或肿块内肿瘤钙化、残留骨壳钙化、肿块上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恶性肿瘤患者均高于骨髓炎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恶性骨肿瘤与骨髓炎疾病的诊断中,软组织肿块与肿胀程度在两者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便于及时确诊患者疾病,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程龙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分析 HPV 检测和 TCT 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 HPV 检测和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实施治疗的120例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患者,并对其分别实施 HPV 检测、宫颈刮片以及 TCT 检测,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20例患者的检测中,和宫颈刮片检测阳性符合率以及检测敏感度均明显低于 HPV 检测和 TCT 检测,差异显著(P <0.05);HPV 检测和 TCT 检测两者检测阳性率和敏感度差异不大(P >0.05)。结论: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HPV 和 TCT 检测均具有较高检测阳性率和敏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关于消毒供应的管理和知识培训与控制院内感染相关性

    目的: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探讨其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各项监测及相关制度的管理,预防院内感染。通过相关知识培训,改变医务人员对控制制度执行中的抵触情绪,增强感控意识。结论:通过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院内感染率下降,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术前焦虑的护理进展研究

    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在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典型的就是焦虑反应,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有效的进行术前焦虑状况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崔菲菲;袁慧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份到2013年12月份在我站进行上环术的10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患者在上环术后,采取常规护理,不给药;对实验组患者在上环术后6d 连续口服宫血宁胶囊。之后3个月内,每次月经期口服宫血宁胶囊3d,并采取与对照组一致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红蛋白量和月经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红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月经血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另外,在两组中均6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情况较轻。结论:宫血宁在质量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时,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妍;姜林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重症医学科护理的风险管理

    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是危重患者及各种尖端抢救、治疗器械相对集中的场所,患者病情突变快速,导致护理工作复杂、任务繁重,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就要求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风险发生的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管春霞;王正银;杨瑞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侧 LCP 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上粉碎骨折30例。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12~18个月的回访,依据 Rorabeck 和 Aitken 标准对患者功能进行了评定,其中优17例,良7例,可6例,差0例,总体优良率达到了80%。结论:通过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粉碎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患者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蒋磊;马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8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保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都具有明显的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痛经、盆腔疼痛、不孕症、性交疼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与对照组的患者的33.33%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的临床诊治中,对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实施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王秀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与研究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共103例纳入研究,对其各项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进行综合性分析,总结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103例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均得到及时控制,无一例出现其他并发症,未发生产妇死亡现象。结论:对产后发生大出血的产妇实施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控制产妇出血量,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护理工作推广。

    作者:贾慧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外洗在痔疮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在痔疮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痔疮患者8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洗方法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8.56,P <0.05),疼痛情况比较(X2=4.28,P <0.05),差异均显著。结论:采取中药外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痔疮术后的康复,应用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宋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形式下护理人员压力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

    目的:探讨新形式下护理人员所产生的压力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分析压力原因,找到解决压力的方法,使护士正确面对压力并掌握应对技巧减少压力源。结果:通过认真了解护士的形成压力的原因,采取有效解决对策,改善了护士压力状态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益。

    作者:张菊梅;刘青莉;马永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风险管理在内镜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而内镜护理管理也存在诸多风险,因而只有对护理管理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落实和实施于临床实践管理中,才可以防止内镜护理管理风险的产生。文章把内镜护理面临的风险总结为三大类:管理性风险、技术性风险以及服务性风险,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实施适应的防范对策,可以缩小内镜护理管理的风险范围。

    作者:刘健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50例 COPD 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社区医院治疗的急性期 COPD 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沙丁胺醇+氨溴索+氯化钠吸入治疗,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氯化钠吸入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自行缓解。结论: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 COPD,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李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泻下法在糖尿病足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治疗中中医泻下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2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通塞脉片口服治疗,14例治疗组患者接受中医泻下法治疗,即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6%),两组相比,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经皮氧分压、足背温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足治疗中,中医泻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刘耀文;刘耀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素钠在预防颅脑外伤患者气管插管阻塞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与研究肝素钠在预防颅脑外伤患者气管插管阻塞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气管插管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肝素钠稀释冲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血性痰液附着情况、凝血功能情况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性痰液附着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良好,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肝素钠应用于预防颅脑外伤患者气管插管阻塞中,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对其即将踏上的护理岗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一特殊阶段的特点,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理念进行训练,促进临床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证护理事业的发展与壮大。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晚期癌性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加以护理干预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56例于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宁养院和肿瘤科病房收治的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对照组28例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护理组28例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护理后,护理组28例晚期癌症伴疼痛患者的有效率较对照组要高,分别为75.0%和42.9%,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采用系统、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舒适的度过后的时光。

    作者:曹彩芳;吕晓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