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玉凤;汤立旦
目的:研究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5例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具体的治疗方法。结果:在10例完全截瘫患者中,有6例患者逐渐恢复,好转率为60.0%。在55例不完全截瘫患者中,有54例患者逐渐恢复,好转率为98.2%。完全截瘫患者的好转率明显低于不完全截瘫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需以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和骨折类型为依据,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刘永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高血压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由于高血压早期通常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大量证据阐明生活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明翠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方法:对95例经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老年人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发生106例次(57.2%),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35例次(13.9%)。窦性心动过缓11次(5.9%),交界性心律失常10例次(5.1%)。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查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临床上发现老年人心律失常重要的有效的诊断工具。
作者:钱婕;严文芹;苑广梅;程改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9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组:采用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固定。观察2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 <0.05);治疗组优良率和并发症率分别为87.76%(43/49)、6.12%(3/49)与对照组75.51%(37/49)、22.45%(11/49)比较(P <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速患者骨折愈合,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秀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务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患者胰岛功能出现减退以及胰岛素抵抗所引发的体内蛋白质、糖、水、脂肪以及电解质等出现代谢紊乱的一种病症,在临床表现上多以血糖升高为主。糖尿病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进行饮食、心理、足部以及皮肤等方面的合理用药,从而让患者的病症得以缓解和控制,本文主要结合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实际状况,对几个主要治疗误区进行探讨,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糖尿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7-14天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理想的患者83例,血糖控制并不理想的患者27例;其中发生1-2次低血糖的患者11例,皮下产生硬结、针眼处发红4例。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需要注意置泵前与置泵后的护理全面而专业,以保证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胡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方法预防便秘。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为观察组7.5%,对照组为45%,并发症发生例数观察组20%,对照组为5%,健康知识掌握例数,观察组45%,对照组为95%,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园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医院足月胎膜早破孕妇400例进行分析,一半为实验组采取自由体位分娩,另一半为对照组采取卧床体位,结合两组孕妇临床资料,考察不同体位的影响。结果:两组分析后均无难产或脐带脱落现象。由此表明自由体位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实验组。结论:综上,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能提高顺产成功率,并可以减少孕妇的疼痛及压力。
作者:付文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患者出现脑梗死症状后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期临床表征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0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并对这些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这些患者在患有脑梗死后出现的情感障碍因素。同时,还要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临床表征等。结果:脑梗死后,患者出现的情感障碍因素诸多,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炉、抑郁、心情烦躁等症状,在临床中主要出现了晕厥、头昏、呕吐等表征。结论:脑梗死后患者的情感障碍因素诸多,临床表征不尽相同,给与患者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后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等情绪,提高恢复的总有效率。
作者:陆钦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护理干预是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系统阐述了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采取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鲁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全程营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全程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BMI 指数、Hb、Alb 及 PG-SGA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营养管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对同步放化疗的耐受能力,改善治疗效果,为一种有价值的护理方法。
作者:杨玉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致呃逆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对20例地塞米松致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口服巴氯芬片治疗,呃逆症状均在1-2天有效缓解,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巴氯芬片对地塞米松致呃逆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地塞米松的使用指征以减少相关性呃逆发生。
作者:查艳;韩桂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探讨常见的并发症及骨水泥渗漏问题的预防。方法:对77例88个椎体进行椎体成形术 PVP 治疗,并观察总结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结果:将 PVP术中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总结如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性骨折术中操作需要密切注意操作方法及操作选择的时机,可以大程度地避免各种并发症。
作者:王加波;成业东;高超;冯海波;姜鹏;王昌超;吴荣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 HPV 检测和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实施治疗的120例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患者,并对其分别实施 HPV 检测、宫颈刮片以及 TCT 检测,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20例患者的检测中,和宫颈刮片检测阳性符合率以及检测敏感度均明显低于 HPV 检测和 TCT 检测,差异显著(P <0.05);HPV 检测和 TCT 检测两者检测阳性率和敏感度差异不大(P >0.05)。结论: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HPV 和 TCT 检测均具有较高检测阳性率和敏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冠心病诊疗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多层螺旋 CT MSCT(Multi-slice 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以其无创性、经济、低危、快速的优点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超敏 C 反应蛋白(hs_CRP)也以其高敏感性越来越广泛地成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有效指标。本文重在阐述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超敏 C -反应蛋白检测对于提高冠心病诊断及判断预后敏感性方面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红梅;顾燕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自拟中药灌肠汤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医辨证中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中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6.1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邢海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颈椎骨折脱位伴四肢瘫合并脑脊液漏相对少见,此类患者除了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外,对呼吸道护理、脑脊液漏护理的要求很高,因此全面的观察、正确的护理意义重大。2012年7月7日,我科收治一名颈6、7骨折脱位伴四肢瘫痪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经过急救、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恢复期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32例生活能自理,占80%,31例身体活动能力正常,占77.5%,30例人际交往能力正常,占75%,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期加强患者整体干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理、心理素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牟奇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的8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选入研究的患者都使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进行两年的随访。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820例患者中,生殖道感染的患者478例,人乳突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有76例,发生癌前病变的患者有71例,已发生原位癌的患者有24例。根据检查结果,对95例发生癌前病变以及原位癌的患者进行治疗,随访跟踪两年,只有1例患者复发宫颈癌,复发率为1.05%。结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在发生宫颈癌前病变以及早期宫颈癌的患者的检查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这样就可以做好早期的预防、发现以及治疗,极大地减少了宫颈癌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宫颈癌死亡率。所以,应该对育龄妇女做好宫颈病变筛查,值得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采取措施,减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加强护士法律法规的学习,改善医院环境和配套设施。结果: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和防范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顾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