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联合化疗引起3度手足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林雅芳

关键词:手足综合症, 多柔比星脂质体, 希罗达, 护理
摘要:科室收入一例采用希罗达和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引起3度手足综合征的患者,双足皮肤可见大小不等水泡破溃,大直径达5 cm,件有溢液,无流脓,压痛明显,活动轻度受限.经予心理护理、局部用药,患处护理、饮食指导等精心护理,两周后3度手足综合征愈合良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血库供血室血液储发管理体会

    血液是维持生命起着重要作用的无可替代的物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资源,血液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患者和生命,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运行,确保血液安全、有效、及时的输注,是当前我们血液工作高度重视的问题.

    作者:黎小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看病难、看病贵”谈医疗收费的审计监督机制

    由于医疗收费与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医疗收费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的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加强和规范医疗收费的合理性,不仅可以保证医院正常有效地为患者服务,还可以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本文阐述了医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收费的管理.解决医疗审计监督问题是减轻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之一.医疗收费中重点问题在于各项医疗费用的收费是否合理、合法.医疗收费审计监督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必须处理好相应的关系,规范医院收费的政策.

    作者:赵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手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观察

    目的 研究并探讨手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手术治疗,观察患者在采用该种治疗手术的效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收治的40例患者中(共40下肢),有22条属于髂内动脉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有18条属于单纯性球囊导管扩张.结论 对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手术治疗,一方面具有手术创伤比较小,手术较为安全等特点,另一方面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小等优势,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分子聚乙烯颗粒负荷对体外培养滑膜细胞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高分子聚乙烯颗粒对界面滑膜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正常人膝关节滑膜细胞系为模型,加入高分子聚乙烯颗粒,观察滑膜细胞的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及其对颗粒的毒性反应.结果 与空白对照相比,高分子聚乙烯颗粒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倍增时间220.2 h(空白对照为253.1 h),至第8天细胞全部死亡,其毒性作用与颗粒浓度有关.结论 高分子聚乙烯颗粒促进体外滑膜细胞的生长.

    作者:庞显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合理分娩方式.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羊水过少的产妇80例,同时收集同期羊水正常的产妇80例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情况:羊水过少组剖宫产66例,顺产14例,对照组剖宫产32例,顺产48例.两组产妇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中产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并发症分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顺产中产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并发症分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羊水过少组羊水污染≥2度、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新生儿缺氧、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羊水过少组剖宫产方式与顺产方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并无明显影响,羊水过少是选择分娩方式的重要指标.

    作者:吕和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抽取我院70例妇产科患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的教育方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路径进行护理.并以产妇的满意度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路径的应用能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产妇的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外胆管癌淋巴结转移分析

    目的 深入分析和总结肝外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与病患生存率、转移等有关因素的联系.方法 收集1990年2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癌病患15例为研究对象,15例病患当中,属于胆总管中段癌的病患有9例、属于远端癌的病患有6例.在15例病患当中除1例病患进行癌肿局部切除手术外,其余14列病患都采用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法进行手术,并例行清扫区域淋巴结.分析手术后病患淋巴转移部位、转移数目、病患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中段胆管癌转移的病患有9例,占总比例的160%;远端胆管癌转移的病患有6例,占总比例的250%.无转移现象的病患有7例,生存率为72.0%,具有1~2个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病患有4例,生存率为18.0%;具有3~9个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病患有的病患有3例,生存率为8.0%,具有10个或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病患有1例,生存率为2.0%.有淋结受侵现象的有7例,其中肝转移现象的病患4例,肺转移现象的2列病患、脑转移现象的1例病患.结论 肝外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现象在远端胆管癌发生概率较高,且在转移当中多发生在肝脏部位,病患生存率与淋巴结转移数量成正比关系.

    作者:何增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股骨干骨折牵引术后的系统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牵引手术后系统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牵引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措施实施后,实验组的HAMA和PISQ的得分分别为5.18±2.33和12.56±1.45,对照组得分分别为为9.17±1.37和9.14±1.41,实验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干骨折牵引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付启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到本院治疗的120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保妇康栓阴道给药,洗净后将栓剂置于引道深部,每晚1粒,1天1次,连用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霉唑栓500 mg/片,阴道给药,洗净后将栓剂置于引 道深部,每晚1粒,1天1次,连用7天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60例,治愈59例,治愈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60例,治愈45例,治愈率为75.00%.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未治愈患者,进行白带涂片镜检发现念珠菌仍阳性,霉菌(+),然后医生均采取治疗组治疗方法加用给药1个疗程,待下次月经干净后回院复查,取白带涂片直接镜检念珠菌呈阴植.结论 保妇康栓用于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对于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患者来说为行之有效的临床的护理体会,为后期临床手术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开展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我院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患者终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胃癌急性穿孔患者明确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并加以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比例.

    作者:朱双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60例已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 探究已婚妇女在避孕过程中使用避孕药具的临床效果观察,从而帮助发现有效提高药物使用效果的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均是自愿接受我街道问卷调查,其中选取本街道260例已婚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然后针对其文化水平、避孕药具使用和药具效果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结果 260例已婚女性中,在采用避孕措施以及文化水平这两个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调查发现大部分妇女都是采用避孕套措施帮助避孕,了解到避孕失败不同种原因中因为擅自停用避孕药具而造成避孕失败的占34.2%,因为使用方法不正确而造成避孕失败人数占19.2%,这两者造成避孕失败的重要因素.结论 重视科学避孕方法的相关健康知识宣传,使人们深入了解优生优育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高避孕具的临床效果,减少避孕失败情况.

    作者:潘华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43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结果 43例病患术后进行8~12个月的随访,所有病患的伤口皆愈合,并无出现感染情况;骨折的愈合时间为2.5~4.6个月,平均为12周;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为29例优秀、10例良好、4例可,总体优良率为90.70%.结论 对于四肢骨折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少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效果探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或COPD)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在我国每分钟有2.5人死于慢阻肺.对慢阻肺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导致慢阻肺呼吸衰竭,主要是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而呼吸机使用,增加通气量,减少呼吸功能量消耗,改善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维持酸碱平衡.

    作者:许科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21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孕产妇1570例中发生产后出血21例,其发生率为1.34%.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16例(76.19%),其次胎盘因素3例(14.29%)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和软组织损伤.结论 要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严密观察产程,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正确及时处理极为重要.

    作者:王义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野改变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野与术后眼压的关系,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1例(40眼)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根据对其实施手术方式的不同,检测其眼压值,将其分为3组.一组13眼,眼压高于18mmHg;二组,15眼,眼压在12~18mmHg中间;三组,14眼,眼压在5~12mmHg中间.比较31例患者的视力、MD值及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眼压不同.其中一组患者手术前后其视野平均缺损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野缺损有所提高,数据没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视野较术前有所好转,平均视野缺损有所回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术后眼压的下降,可以缓解患者视野的继续发展,减缓恶化程度;术后眼压控制在一定范围,患者的视野将会有一定的改变,对患者视野变化有指导意义.

    作者:楚艳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与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漏尿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产生漏尿的患者出现漏尿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干预前后发生漏尿率、尿道感染率、压疮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老年患者发生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老年患者生理结构的变化、生理功能的降低、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心理不适感等;在实施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漏尿率、尿道感染率、褥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老年患者生理结构的变化、生理功能的降低、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心理不适感等原因导致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导尿管漏尿的发生率增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漏尿的发生,终降低漏尿率、尿道感染率、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淑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MMP-1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根据2002年全球肿瘤发病率报告,胃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1].尽管外科手术和放化疗技术不断发展,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居于各种肿瘤之首,5年生存率仍低于40%,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是Ⅱ或Ⅳ期,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0%~75%.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MMPs (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了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比如基质降解、组织重塑、炎症反应以及肿瘤转移[3].MMP-11属于基质溶解素亚族,MMP-11不能降低这些经典的MMP基质,相反,它却能够催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α1抗胰蛋白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1等的降解[4].MMP-11先在乳腺癌的间质细胞中被发现的[5].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恶性肿瘤的进展过程中MMP-11起重要作用,比如肺癌、头颈癌、乳腺癌[6-10]发现MMP-11在结肠癌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MMP-11在结肠、泌尿及卵巢癌中也高表达.MMP-11有望成为一个新的预后标记物.

    作者:董建华;李克军;姜文礼;王元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临床医学外科教育方法的探讨

    目的 对新形势下临床医学外科教育的方法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 选取20例临床医学外科学员为研究对象,将学员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例学员,其中观察组学员通过对教员进行培训、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临床教学方式等措施对学员进行教学;对照组教员则采用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观察两组学员临床理论考核的情况及对外科技能掌握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员课程结束后临床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5.5 ±5.5)分,均为优良以上的成绩,对照组学员课程结束后临床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72.4±6.5)分,两组学员对外科技能掌握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在新形势下通过对临床教员进行培训、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临床教学方式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学员对外科理论及实操的掌握水平,从而为临床外科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

    作者:谢燕萍;孟桂荣;崔瑞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议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

    人事档案管理属于特殊专门档案,是对了解个人依据的全面性、历史性的诠释,是党组织、人事工作中及人事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强化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使其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清楚可信的信息可提高医院选拔人才优秀率.

    作者:汤尔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心功能受不同全身麻醉药物诱导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全麻醉物导高患的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腹部择期手术的高龄患者44例,选择的高龄病情(ASA)均为Ⅰ~Ⅱ级.将所选择的44例高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静脉诱导组和七氟醚吸入诱导组.结果 七氟醚吸入诱导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显著低于丙泊酚静脉诱导组(P<0.01),而插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置喉镜前,两组高龄患者基础性指标DBP、SBP、HR等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但是,其他阶段两组基础性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起效快、麻醉效能强、持续时间短、苏醒快并且平稳、不良反应少等,但其对高龄患者具有很强的循环抑制作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的效果很快,而且意识消失时间及插管时间均较短,但是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插管反应.

    作者:吴飞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