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玉华
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致使医患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病源复杂、人流量大、人员素质高低不一的门诊输液室沟通也就尤为重要.能否做到有效的沟通,怎样去沟通更能事半功倍,这就是本文要论述的内容.
作者:行艳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常规X线胸片检查中,对漏诊的肺结核病理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被误诊为非肺结核病,后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X线胸片结果表现正常的8例(17.0%),被误诊是肺部感染的18例(38.3%),X线胸片结果显示为胸腔积液的10例(21.3%),显示为肺门增大增浓的2例(2.1%),显示为胸膜增厚钙化的2例(4.3%),被误诊是肺癌的5例(10.6%),怀疑是肺泡癌的2例(4.3%),以上漏诊的后确诊均为肺结核.结论 要加强综合医院对肺结核病的预防知识学习,提高诊断水平,专科医生应详细收集患者病史、认真细致的痰检、必要时利用CT检查、结合菌素试验等.
作者:孙曙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廇行不同方式处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廇患者28例,其中初产妇,经产妇例年龄23 ~ 38岁,平均年龄28.7岁,瘤体直径3~10 cm,平均4.9 cm.选择同期单纯剖宫产病例50例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组手术时间为(70.1±5.3) min,术中出血量为(218±50.4)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0.7)d,术后患病率为3.6%,单纯剖宫产组手术时间为(51.9±6.8) min,术中出血量为(190±52.3)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0±0.7)d,术后患病率为2.0%,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患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同时剔除肌瘤并不增加手术风险,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血浆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有关血浆瘦素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探究体育运动时间对瘦素的影响.
作者:于世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研究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经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精心的治疗和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 74例患者中3例肝性脑病死亡,自动出院1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细致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吕慧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药物治疗化疗所致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科30例因确诊恶性肿瘤行化疗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分别取其双侧内关穴、足三里穴,采用5ml注射器,上述穴位局部消毒后将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穴位后予以提、插、捻、转,使患者得气,后将胃复安注射液10mg平均分别注入两侧足三里穴、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平均分别注入两侧内关穴(即5mg/穴),1-2次/日,若效果不理想,可于第二日重复以上治疗.结果 30例患者经过以上治疗三日:痊愈20例,约占66.7%,好转8例,约占26.7%,无效2例,约占6.6%,总有效率约93.4%.结论 穴位注射是治疗化疗所致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纪士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在人类的基本人权中,健康是很重要的部分.卫生院作为治病、防病,对人民健康加以保障的卫生医疗机构,是健康产业在投资上的主体.卫生院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其发展和管理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从新时期卫生院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英解决和改革创新途径进行分析.
作者:舒廷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收治3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利普刀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其中35例有效,有效率为97.2%,33例治愈,治愈率为91.67%.全部患者都一次完成手术,在四周内愈合的患者占大多数.术后的3个月,宫颈恢复光滑32例,达88.89%的一次治愈率.结论 采用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手术时间,费用较低,减少出血量,恢复快,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丁亚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诊断胰腺炎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CT诊断效果.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有10例为A级,13例为B级,12例为C级,8例为D级,7例为E级,即23例为水肿型,占总数的76.7%;7例为出血坏死型,占总数的23.3%.结论 临床应用CT诊断胰腺炎效果显著,正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全山;刘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及总结体会.方法 将我院2012年5月~ 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例,其中实验组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而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结果 20例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18例显效,2例有效,而对照组中,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对青、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适用.
作者:吴明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足三里艾炷灸对缓解慢性肾脏病患者胃肠道症状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科确诊为慢性肾脏病并且胃肠道症状严重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艾炷灸足三里.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的症状均得到了改善,组间比较后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足三里艾炷灸有助于缓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成本低,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使用推广.
作者:王洪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管状骨骨折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63例下肢管状骨骨折经带锁髓内钉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适应症选择不当(20.6%)、手术操作不当(28.6%)、内固定失败(7.9%)、术后功能锻炼不当(42.6%).结论 术前选择好适应症,提高医者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固定装置,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晓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本文从分析血站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详细地阐述了血站文化建议的基本途径和血站文化的作用.
作者:刘燎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缓释剂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药理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0例,电脑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硝苯地平的药理性质进行分析性讨论.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上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较常规硝苯地平更加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MEBO治疗烧伤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 应用MEBO时156例不同烧伤面积患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抗生素支持治疗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 156例烧伤患者通过上述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在配合其他支持疗法和护理的前提下,MEBO治疗烧伤病人不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淑琴;杨丰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经验,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5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本组15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5~78岁,平均(60.5±16.3)岁.血清CA199值23~ 108 KU/L,平均(65.5±24.2)KU/L,CEA值均正常.患者术前常规行B超和CT或MRI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10例行ERCP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增大和粘液溢出者6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4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肿瘤切除术1例.术后病理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腺癌4倒、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腺瘤伴局部癌变5例、导管内孔头状粘液性腺瘤6例.随访3个月-8年,患者均健在,长1例已生存8年.结论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有囊性占位伴胰管全程扩张的患者应考虑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术前要鉴别良恶性较困难,积极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张月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野与术后眼压的关系,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1例(40眼)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根据对其实施手术方式的不同,检测其眼压值,将其分为3组.一组13眼,眼压高于18mmHg;二组,15眼,眼压在12~18mmHg中间;三组,14眼,眼压在5~12mmHg中间.比较31例患者的视力、MD值及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眼压不同.其中一组患者手术前后其视野平均缺损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野缺损有所提高,数据没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视野较术前有所好转,平均视野缺损有所回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术后眼压的下降,可以缓解患者视野的继续发展,减缓恶化程度;术后眼压控制在一定范围,患者的视野将会有一定的改变,对患者视野变化有指导意义.
作者:楚艳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肉芽肿性乳腺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国内外报道较少.1972年Kessler和WOolloch对本病首先发现并命名,国内曹月敏首先报道6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及间接激素的摄入不断增加,不断有新病例报道,本病在逐年增加.我院自1991年至2011年间共收治本病15例,其中1998年前收治7例,1998年至今收治8例,均经手术切除、充分切开引流、抗生素的应用配合少量皮质醇激素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痈疽是中医外科主要病症.本文对历代各医书中有关痈疽文献进行整理,拟对其概念范围等演变进行讨论,以期对外科病证的认识有所廓清.
作者:周兴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肺阻性疾病(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肺阻性疾病病人40例,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体位、睡眠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再住院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活动耐力、睡眠质量、再住院率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慢性肺阻性疾病病人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邵志书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