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及对策探讨

欧阳培英

关键词:门诊输液, 护患纠纷, 原因,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对护患双方提供的陈述材料和处理记录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结果 50711例次输液治疗患者中,共发生各类护患纠纷、投诉19起,占0.04%.原因依次为服务态度差、穿刺不成功、输液前评估及解释不到位、环境因素及液体外渗未及时发现.结论 医院应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完善各项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建设,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给予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这样才能将易产生护患纠纷的各种因素降到低,让患者达到满意医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包括齿线到乙状结肠直肠交界之间的癌变部位[1].目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术式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而这个手术的要求是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2].肠造口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是挽救、延续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生活模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3-4].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妇科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引发的血栓性疾病进行探讨和临床诊治.方法 对我院11名患有妇科肿瘤患者以及18名有血栓性疾病倾向的患者进行研究,运用对分析其临床的特点、治疗、诊断以及预防的方法.结果 血栓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对象为肥胖患者、中老年妇女以及原发病是恶性盆腔肿瘤患者,尤其是子宫内膜癌,通过低分子肝素或者肝素对其进行避凝抗凝化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结论 肥胖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中老年妇女患者是术后引发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在手术前后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作者:何浏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脐环缝扎术治疗小儿脐疝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脐环缝扎术治疗小儿脐疝的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选取由我院收治的脐疝患儿66例,36例进行腹腔镜脐环缝扎术治疗的患儿为手术组.30例不愿接受腹腔镜或要求接受保守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 36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手术组脐疝全部治愈,对照组治愈24例.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脐环缝扎术治疗小儿脐疝相比保守疗法,具有复发率低、安全有效、微创美观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罗高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对策探析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注射室收集的128例行头皮静脉穿刺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穿刺方法随机分为经改进后头皮静脉穿刺,辅助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头皮静脉穿刺的对照组,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经额前正中静脉部位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头皮部位(P<0.05).观察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操作、患儿因素等是造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经额正中静脉粗直部位穿刺的同时,辅助实施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作者:蔡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少年斜视手术中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少年斜视手术中使用何种麻醉手术效果更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少年斜视患者48例,分成2组,每组24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采取局部麻醉和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和氟哌啶来辅助镇痛镇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实验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5.8%,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7.5%,对于两种麻醉方式在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比较,实验组的显效例数更多,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少年斜视的手术中在采取局麻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和氟哌啶镇痛效果更明显,手术后的临床治愈率更高.

    作者:黄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学生对亚健康的认知情况——以川北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为例

    目的 通过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对亚健康的认知情况,从而提高学生健康意识,用以促进学生健康.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川北医学院护理专业2010级、2011级、2012级学生共9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结果 900名护理专业学生中对亚健康全部不了解的有64人,占7.1%;有初步认识的有747名,占83.0%;对亚健康有深入认识的89名,占9.9%.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对亚健康认知情况普遍较差,大多对亚健康有个初步认识,真正深入认识的不到10%,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

    作者:卢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先天性梅毒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从而总结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措施,提高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给予水剂青霉素10万U/kgd.每天2次分2次静滴,连续14天,同时保肝治疗.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应通过防止感染、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喂养指导、出院指导以及预防接种等多方面完成.结果 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经上述治疗及护理方法,于4天后皮疹消退,住院23天后抗体滴度下降至正常水平,准予出院,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现象,出院12个月后随访未发生转阴现象.结论 先天梅毒治疗应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患儿,因母亲可经胎盘将非螺旋体及螺旋体IgG抗体传递给胎儿使先天梅毒诊断变得复杂,所以对有梅毒,接受过青霉素不规则治疗或青霉素以外的药物母亲,婴儿一出生即使无症状也应纳入治疗范围.对于难以确认的婴儿皮疹,应提高警惕,必要时作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和治疗.

    作者:潘艺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肠外伤手术后肠内营养68例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在胃肠外伤手术后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就诊的腹部受伤确诊为胃肠道外伤的患者68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为23 ~64岁,平均年龄为36.2岁,68例患者全部实施肠内营养.结果 68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以及有关并发症,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对比都有明显改善,患者经过肠内营养治疗加快了排气时间,所需静脉输液的时间明显减少,疾病治疗费用明显减少,手术后机体各项蛋白水平有所升高,总体效果较佳.结论 手术后实施肠内营养可增加药物的吸收率,药物能够充分的发挥药效,减少营养素的流失,有利于病情的康复,肠内营养还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患者手术后实施肠内营养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是较好的营养方式.

    作者:邹长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79例绝经妇女宫内取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取环时间对妇女宫内取节育器(IUD)困难度和术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本计生服务所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施行的宫内取节育器的绝育妇女进行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整理妇女取节育器时间和节育器位置与取器难易程度的关系.结果 取节育器时绝经时间越长,取器难度越大,出血天数越长.结论 节育器应在绝经后及时到相关计生服务所或者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取摘,减少取器难度和痛苦.

    作者:谢翠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据国家卫生局2010年的一份调研统计,我国各大医院的血液检查科室的血液检查结果误差率一般都高于35%,因此如何尽大可能消除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成为各家医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样本采集前、样本采集中以及样本采集后这三个环节入手,分析血液样本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以确保血液检验的质量.

    作者:王有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针对性康复护理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早期针对性康复护理在治疗脑梗死患者方面的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在病情变化,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后,患者在病情好转,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并且并发症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常规护理相比,早期针对性康复护理更加的人性化,在患者恢复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部外科手术并发切口裂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腹部外科手术并发切口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患者经过手术减张缝合、多次换药等,并配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切口均已痊愈.结论 切口裂开的并发症治疗配合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加快患者切口愈合.

    作者:张绍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脱毛基本法

    过多的毛发会使人产生焦虑、沮丧的情绪,从而影响生活质量.脱毛术用于去除面部或躯干的多余毛发,传统的脱毛方法包括漂白法、剃毛法、石蜡脱毛法、电解法等,新型的有激光、强脉冲光和光动力疗法.现将各种常见的暂时性脱毛法及永久性脱毛法进行一综述.

    作者:张化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02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人数1∶1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患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明显更加遵循医嘱,两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邱思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对重症胰腺炎手术护理的探讨

    重症急性胰腺炎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致死率高,其病情变化莫测,死亡患者多死于多系统器官衰竭及继发严重感染,是极为复杂的一类急腹症,对患者危害极大[1].尽管在现代医学条件下,对该病的治疗手段及治愈率在逐年提高,但总体上死亡率还是很高.

    作者:史戎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数字化是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医疗机构数字化后,将实现信息采集储存与传输的自动化、信息综合分类与加工处理方式集约化.

    作者:杨亦君;胡玉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A12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诊疗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水平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为卵巢肿瘤的诊断与病情监测提供新方法.方法 用ELISA法分别检测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患者术前及化疗前血清CA125水平.结果 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良性肿瘤患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CA125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无差别.结论 血清CA125水平可作为卵巢癌诊断与监测病情变化的临床指标.

    作者:冯丽艳;高艳敏;吕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中医门诊诊治的96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3000U、黄体酮20mg,均肌肉注射液,1次/d,用药至孕90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安胎方,两组均用药至孕90d.结果 观察组48例中治愈37例,显效8例,有效2例,失败1例,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48例中治愈21例,显效14例,有效3例,失败10例,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成功率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断肢再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断肢再植的临床效果及肢体成活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35例断肢再植患者手术及术后的复健.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对照组12例,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观察组加用中药口服.治疗后按照MRC系统神经损伤评定标准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再植全部成活,MRC评价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减少术后高凝状态、吻合血管的应激性收缩、感染和局部血栓的形成作为断肢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利勇;李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臭氧治疗仪在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仪在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念珠球茵、细菌性阴道炎患者5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5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臭氧治疗仪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念珠茵性阴道炎和细茵性阴道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97%,对照组分别为92%、93%,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臭氧治疗仪可以有效降低阴道炎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春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