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对策探析

蔡红霞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一次成功率,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注射室收集的128例行头皮静脉穿刺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穿刺方法随机分为经改进后头皮静脉穿刺,辅助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头皮静脉穿刺的对照组,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经额前正中静脉部位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头皮部位(P<0.05).观察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操作、患儿因素等是造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经额正中静脉粗直部位穿刺的同时,辅助实施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58例手足口病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予抗生素抗茵、利巴韦林抗病毒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支气管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董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7例结肠癌患者行结肠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57例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肠粘连5例.随访6 ~32个月,平均20个月,除1例患者于术后15个月复发并肝转移外,其余均无复发、转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降低结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程海英;严雪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心理护理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3月~ 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脑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状态明显减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能够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小青;陈师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目前,伴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界中逐渐提高并被广泛的使用,β-HCG放射对免疫敏感性测定的逐渐提高,及相关工作人员提高孕妇出现异位妊娠状况的警惕性,在早期可以有效地诊断出大部分患有异位妊娠疾病的患者,进而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提供一定的基础,也为患者减轻了病痛和经济负担[1].因此,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2].

    作者:朱广双;唐华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麝香救心丸联合治疗慢性心绞痛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麝香救心丸佐治心绞痛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0.6g,每日1次;麝香救心丸200mg/kg,静点加10%葡萄糖200 ml静点,每日1次,疗程14天;对照组给极化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 10%氯化钾10 ml+胰岛素6U)静脉滴注,每日1次;能量合剂(10%葡萄糖+ATP40mg+肌苷100mg),疗程14天.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具有明显可比性.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具有改善心肌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有利于心肌缺血的恢复.麝香救心丸可减轻急性缺血时的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和磷酸肌酶与三磷酸腺苷含量减少,保持缺血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邢胜娟;王淑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索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小切口组与常规组各36例,常规组行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小切口组行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判断两种术式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优劣.结果 两组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小切口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出血量小,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调查,小切口组发生并发症2例,少于常规组5例.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明显优于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叔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嘱注意休息,充足饮水.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口服氨咖黄敏口服液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牛黄清心散口服.结果 对照组热退率60.00%,总有效率为90.00%;治疗组热退率92.5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治愈率为65.00%,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退热效果和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许仁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借助积极的护理手段和措施,3例患者因为消化道出血后进行止血没有效果而去世,另外37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预定的时间下实现了出院而后进行自我调养.结论 临床护理如果有小的花,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再次发生出血症状的几率就可以予以大大的降低.

    作者:胡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情感激励在1.5~3岁幼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总结情感激励在1.5~3岁幼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静脉穿刺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激励、表扬、暗示等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穿刺成功率和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1.5 ~3岁幼儿静脉穿刺中应用情感激励可有效提高患儿的合作程度及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黄颖媚;赖雪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婴幼儿牛奶过敏与胃肠道表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婴幼儿牛奶过敏时胃肠道的表现,分析其中的关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儿科诊断为牛奶过敏的婴幼儿40例.患儿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代替牛奶哺乳,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患儿治疗前后外周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患儿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结论 婴幼儿牛奶过敏的主要胃肠道表现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中分层护理引导与研究

    探讨优质护理中分层护理引导研究.医院对护理工作与优质服务结合,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势在必行,只有合理配置护士资源才能满足病人多方位需求,给病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明确各护士职能,逐层管理,使各级护士发挥大作用,使得人力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同时实施分层护理也可以拓展护士职业生涯空间,确立主管护士可为专业护士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作者:农春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外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外伤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总结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外伤患者38例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强迫、抑郁、焦虑及偏执心理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的日常活动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的功效是能够改善脑外伤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作者:张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液标本采集程序与注意事项研究探讨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标本采集程序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各种采血方法的主要程序以及采血过程的注意事项.

    作者:杜兰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并进行总结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系统性的帮助新生儿患者护理,总结其护理方法和心得.结果 我院80例患儿经过严格治疗和关怀备至的护理,78例患者均健康出院,2例新生儿患者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治愈率为97.5%.结论 实施有效的个性化护理能够加快新生儿患者的恢复,降低新生儿患者的疼痛,减少痛程,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故预防与积极的护理能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痛发率.

    作者:骆淑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08例初产妇头位难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头住难产病例中行剖宫产术82例,胎头吸引助产26例.新生儿娩出轻度窒息23例,重度窒息2例.结论 头位难产发生率高,及早识别,及时正确处理可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黄桂瑛;黄伟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临床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及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关于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对策.方法 对本院2009年~2010年收治的120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肠内引流术出现感染21例,发生率46.7%,T管引流术出现感染17例,发生率43.5%,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出现感染8例,发生率22.2%,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的感染率低于其它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构成有残余结石41%、伤口感染18.1%、电解质紊乱15.2%.术中辅以B超检查的患者出现感染11例,未辅以B超检查的患者出现感染3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残余结石出现多,采用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以及术中采用B超辅助可以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此外还应改良手术及护理方式,降低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二胜;王保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完善病案、缓解医患矛盾

    病案作为解决医疗纠纷和判定的法律责任依据,其真实性、可靠性如何直接影响着医疗纠纷进程.目前来看,因病案的不完善而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这不仅会影响医院声誉,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多麻烦或损害.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出现,需要强化病案管理,以提高病案真实性和可行性,从而使病案证据价值得以实现.

    作者:汤尔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经皮Sp02值及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吸痰.观察病人吸痰前后spO2值、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吸痰后sp02值,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吸痰过程中Sp02下降的发生率、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安全感.

    作者:李萍;戴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分享护理缺陷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通过分享护理缺陷来降低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护士把护理缺陷在晨交班、个人交班、集体会议甚至护理学术交流中拿来和同仁们一起分享.结果 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结论 分享护理缺陷是降低护理差错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春花;梅铟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水疗法

    本文以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主要特征为出发点,介绍国内外现有的治疗方法、诊断标准,阐述水疗治疗的特点,旨在为减轻FMS、慢性肌肉疼痛、睡眠障碍以及缓解抑郁焦虑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痛苦寻求一种更好的、有效的康复理疗方法.

    作者:宋名;颜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